电子监管码的前世今生
随着2007年10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食品安全法(草案)》这一消息的发布,便成了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热点。在产品包装上使用电子监管码后,方可出厂销售这一规定的出台,更是从源头上确保食品的安全、可靠。
在2008年6月1日前,上述九大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入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在产品包装上使用统一标识的电子监管码后,方可出厂销售。那电子监管码到底为何物呢?可以这样说,监管码是中国政府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为每件产品赋予的标识。每件产品的监管码唯一,即“一件一码”,就好像商品的身份证。监管码可以实现对产口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实现产品真假判断、质量追溯、召回管理与全程跟踪等功能,可以方便为珠宝、农资等特殊产品赋码。目前监码已经从16位升级到20位,企业准确登记其产品的商品编码后,监管码可以建立与商品编码的对应关系,完成在零售领域的结算计价功能。
电子监管码又和原来产品包装上的13位商品条件有什么不同?它主要用于POS扫描结算,不能分辨真假和记录产品质量,不能实现产品流通跟踪,也不适用珠宝、农资等复杂价格或不在超市销售的产品。
电子监管网是根据胡总书记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源头治理、全程监管、预防为主”的指示精神,电子监管网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编码技术,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管的科学创新的产物。
而电子监管网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
(1)
一件一码。 突破了传统一类一码的机制,做到对每件产品唯一识别、全程跟踪,实现了政府监管、物流应用、商家结算、消费者查询的功能统一。
(2)
数据库集中存储动态信息。
为突破质量信息和流通动态信息无法事先印刷的局限,监管网对产品动态信息实时集中存储在超大规模监管数据库中,同时满足了生产、流通、消费、监管的实时动态信息共享使用需求。
(3)
全国覆盖。
由于产品一地生产、全国流通销售的特点,只有做到全国统
一、无缝覆盖的系统网络平台才能满足全程监管的要求。
(4)
全程跟踪。
监管网对产品的生产源头、流通消费的全程闭环信息采集,具备了质检、工商、商务、药监等各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和流程联动的技术功能,为实现对产品的质量追溯、责任追究、问题召回和执法打假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撑。电子监管码的用途,一般来说,生产企业通过监管码将产品的生产、质量等源头信息传输到监管网数据库中,流通企业通过监管码进行进货检查验收并将进货信息传输到监管网数据库中,在销售时将销售信息传输到监管网数据库中,这些数据信息可供消费者进行真假与质量查询,供政府进行执法打假、质量追溯和产品召回管理,供企业了解市场供求情况、渠道销售情况和涉假信息。
电子监管码是什么? 监管码是中国政府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为每件产品赋予的标识。每件产品的监管码唯一,即“一件一码”,好像商品的身份证。目前监管码已经从16位升级到20位,企业准确登记其产品的商品编码后,监管码可以建立与商品编码的对应关系,完成在零售领域的结算计价功能。监管码有什么用途? 生产企业通过监管码将产品的生产、质量等源头信息传输到监管网数据库中,流通企业通过监管码进行进货检查验收并将进货信息传输到监管网数据库中,在销售时将销售信息传输到监管网数据库中,这些数据信息可供消费者进行真假与质量查询,供政府进行执法打假、质量追溯和产品如回管理,供企业了解市场供求情况、渠道销售情况和涉假信息。监管码如何应用于产品? 每件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的监管码都不相同。在监管网上进行监管码的下载与解密后,将监管码文本文件交付印刷,监管码文本文件必须妥善保存,防止被非法盗用。监管码印刷规范可以在监管网网站上下载,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通过热转印、贴标等多种方式赋予在产品包装上。在产品上市时,将监管码激活,激活后的监管码可以被消费者查询。 产品类型:电子监管码通用标产品名称:监管码标签产品规格:2*2.9cm交货周期:目前我公司监管码通用标日产量达2000万枚,一般收到码当日或次日便可发货。产品描述:采用不干胶材料,适合贴标的企业,规格2*2.9不适合20位码。1大张内100小枚,适合16位码,产品且分类很多,整数便于统计和分类。推荐中小用量的企业选择通用标,价格便宜不受产品数量限制,就算企业只需要1枚标签也是可以发货。监管码赋码技术解决方案
应用在零售商品的13位商品条码(目前主要是EAN-13/8)是国际组织分布的非强制标准,是一类一码。
电子监管码的赋码方式,根据企业产品的特点,由企业自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