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公司常年供应出口白皮大蒜种、紫皮大蒜种,有早熟、中晚熟品种可供选择,批发、零售均可,并面向全国诚招代理商,有意者随时联系,价格电(面)议。
金育3号”是在金乡红皮蒜SF-3生长优势基础上优先选育的最新大蒜新品种,属杂交系大蒜,耐寒、抗病、抗重茬。是金乡主要推广应用的大蒜新品种,推广速度快,推广面积大。该品种生育期226天左右,为蒜头和蒜薹兼用品种,蒜头大、蒜皮紫红色、蒜皮厚结实不宜散瓣,耐运输、蒜瓣夹心少,个头美观,品质优,氨基酸、大蒜素、维生素、明显优于普通大蒜,且不易感染病毒,商品性能好。种植后出苗齐,蒜杆粗壮,叶色浓绿,抽苔整齐,蒜薹青绿圆脆。该品种珠高80cm-90cm左右,根系发达,生长强势,假径粗大,一般2.5cm-3cm;叶片上冲,长相清秀,茎杆强壮,直立挺拔,叶片宽、厚、长,最大叶宽4.5-5cm,最大叶长70cm,在大蒜膨大期可保持9-10片功能叶,且叶尖无干枯现象,活杆、活叶、活根成熟;蒜苔产量高,抽苔齐,亩产蒜苔一般800斤到1000斤左右,最高可达1200斤;蒜头大,蒜头直径6-7.5公分左右,最大直径可达12.5公分。亩产鲜蒜3000公斤,最高产可达3500公斤以上。是目前国内产量最高、质量最好、推广面积最快的紫红皮大蒜新品种,市场需求大,是目前我国大蒜出口及内销的主要品种之一。
该品种蒜头大,蒜瓣大,皮厚不宜散瓣,种植后出苗齐均,壮,蒜杆粗壮青绿,抽苔早整齐,蒜苔粗,圆,脆,比常规紫皮蒜早抽苔3天左右,蒜头产量有明显提高。
选用优良品种
目前,我县主要推广应用的品种比较单一,自留种比较多,大蒜田连作重茬,地方品种退化严重,导致大蒜品质差、产量低、发病重、难抽薹但无论如何,都应选用正规公司达到种子质量标准的优良大蒜。该品种有润丰种业大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大蒜新品种种该品种蒜头大,蒜瓣大,皮厚不宜散瓣,种植后出苗齐均,壮,蒜杆粗壮青绿,抽苔早整齐,蒜苔粗,圆,脆,比常规紫皮蒜早抽苔3天左右,蒜头产量有明显提高。
合理轮作
大蒜忌连作,连作导致各种病害逐年加重,土壤养分比例失调,从而影响大蒜的产量及品质,应提倡分片轮作,2-3年全面轮作一次。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
大蒜适时播种,早生快发,蒜苔抽苔早,效益高。但违时早播,大蒜叶枯病发病率高,植株易早衰。适宜播种期为10月10日-----10月25日。播种原则是:温凉地区适当早播,温热地区适当延后。
合理密植,以采收蒜苔和蒜头为主,一般栽培密度为2.2----2.8万株/亩,亩播种量为130--150公斤,播种提倡浅播。据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浅播,可提高大蒜头,提高产量,故播后盖土深度应掌握在2.5cm。比较粘重的土壤盖土应浅些。
适时灌水,以水调肥,以肥促苗:
适时灌水:大蒜根系分布浅,不耐旱,也不耐涝,应根据土壤墒情和植株生长状况,适时灌水。
合理施肥:由于大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一般亩施优质底肥3000-4000公斤,特别是连作田块,更要增施有机肥料。无机肥的施用,N、P、K配比为:尿素40-60公斤,普通过磷酸钙15--30公斤,硫酸钾15-30公斤。基肥和普钙作底肥一次施用,尿素和硫酸钾分退母期(4-6片叶)和彭大期(9-10片叶)两次施,退母期施肥料用量占60%,彭大期占40%。 草害可在播种浇水后2---3天,禾草类草进行一次性茎叶处理,每亩用40%蒜草净110毫升或20%的绿麦隆300克/亩兑水喷雾。一次性除草效果均达90%以上,对大蒜生产安全有效,然后地膜覆盖。
适时采收
蒜苔的采收。在蒜苔花序的苞叶伸出叶鞘13-16cm时可采收蒜苔,采收时选晴天下午或阴天露水干后进行。
2、收蒜头。大蒜一般要求“九黄十收”,过于早收,蒜头嫩,水分重,晾晒后蒜皮起皱,过于迟收,蒜皮变色容易开裂,商品性差,产品质量降低。独蒜与分蒜应分批采收。掌握在蒜苔采收后20-30天,叶片发黄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去其泥、削根须、剪把,避免损伤。
大蒜栽培所需的环境条件
1、温度:大蒜喜好冷凉的环境条件。其适应温度,低限为-5℃,高限为26℃。大蒜通过休眠后,在3~5℃时即可萌芽发根。茎叶生长适温为12~16℃。花茎和鳞茎发育适温为15~20℃,当超过26℃以上时,植株生理失调,茎叶逐渐干枯,地下鳞茎也将停止生长,在冬季平均温度在-5℃以下的地区,秋播大蒜不能自然越冬。大蒜植株在0~5℃低温范围,经过30~40天完成春化作用。
2、光照:完成春化的大蒜在长日照及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才开始花芽和鳞芽分化。在短日照而冷凉的环境下,只适于茎叶的生长。鳞芽形成将受到抑制。所以无论春播或秋播,都要经过低温及长日照的条件。
3、水分:大蒜为浅根系作物,喜湿怕旱。在播种前后对土壤温度要求较高,使其迅速萌芽发根,幼苗前期要减少灌水,加强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展,防止种瓣湿烂。花茎伸长期和鳞茎膨大期,是大蒜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需水最多的阶段,要求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接近成熟期要求降低土壤湿度,以免因高湿、高温、缺氧引起烂脖散瓣、蒜皮变黑、降低品质。
土壤及营养:大蒜对土壤种类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的壤土为最好,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好,生态环境有利于鳞茎生长发育,蒜头大而整齐,品质好,产量高。土壤酸碱度最适值为pH5~6.0,过酸根端变粗,停止延长生长,过碱则种瓣易烂,小头和独瓣蒜增多,降低产量。
大蒜种植技术
一、整地:选择日照好、土层厚的肥沃土壤,深翻耙平然后开沟施肥,施肥沟宽35厘米,深30厘米,行距50厘米。亩施优质农家肥4方,速效氮磷钾复合肥80公斤。将肥施于沟中,加土拌匀、填平。 二、播种:巨型大蒜比普通大蒜生长周期长,需要早栽晚收。每年农历七月份开始播种,第二年的端午节以后收获。栽时先去掉蒜瓣底部的木质茎基,再将蒜瓣放于清水中浸泡24小时。在施肥沟的中间开一深6厘米的播种沟,灌水后播种,每窝放一瓣蒜种,株距30厘米,播后覆土将沟盖平。 三、分苗:巨型大蒜因蒜瓣较大,有极少量蒜瓣是由两个蒜瓣合并在一起的;还有些蒜内含有两个或多个芽胚,这样便出现了播后一瓣生双株或多株的现象。可用齐头刀在合并株中间竖直向下切开,留下1株,将多余株挖出,另行移栽。分苗移栽可在播种30天以后进行。 四、管理:出苗前每隔5天左右浇一次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出苗。齐苗后浅锄一遍,以后看情况适当浇水。入冬后,北方寒带地区要加盖稻草、玉米秆等防寒。最好在下面加一层羊、牛、马粪,然后再盖草。这样即可防寒,又增加了土壤肥力。开春后及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并作好田间杂草的清除工作。浇水后浅锄,可以提高地温,加速大蒜生长。 五、收获:巨型大蒜不宜收获过早,以免影响产量和质量,以在叶片变黄时收获为宜。收后及时晒干,存放通风干燥处,以备留种或食用。
大蒜种植时间|大蒜种植方法|大蒜种植面积|大蒜种植机|大蒜种类|大蒜种植基地|大蒜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