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景泰蓝《鼎盛中华》高52厘米,三足方耳圆身宝鼎造型。鎏金天坛为顶,上拱祥云元宝,精雕祥龙护足。鼎身一共镶嵌60颗宝石寓意祖国60华诞,鼎足鎏金龙头6颗玛瑙石为角,6颗木变石点睛。
藏品风貌:
60年一遇的首个十二生肖甲子循环,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何等重大的节庆,作为为祖国献礼的《鼎盛中华》景泰蓝十二生肖宝鼎,结合了景泰蓝技艺、鼎文化和生肖文化,是传统文化在大题材上的大制作,《鼎盛中华》十二生肖宝鼎亦因应运而生,由张同禄大师亲手设计和创制的十二生肖宝鼎,成为庆祝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最“鼎盛”的献礼。
此次为建国60周年铸造宝鼎,属于国庆重大献礼工程,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特决定由张同禄大师反复设计、论证,小心求证每一处细节,光线稿就设计了近百张。最终打破传统手法,设计出独一无二的” 十二生肖宝鼎造型。第一次把中华民族生肖瑰宝十二生肖和景泰蓝工艺完美结合,同时全部工序沿用明、清皇家制作绝技,纯手工完成。四次点蓝、八次进炉烧制,费时费工难以计量,它蕴涵的寓意和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艺术品本身。
藏品介绍
为献礼伟大祖国建国60周年,由中国唯一一位掌握景泰蓝制作全部绝技的国宝级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当代“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大师创制,采用濒临失传的“国宝”景泰蓝技艺,《鼎盛中华》景泰蓝十二生肖宝鼎首次对社会公开发行。
《鼎盛中华》景泰蓝十二生肖宝鼎经过塑形、铸造、雕錾、掐丝、点釉、烧结、磨光、鎏金、宝石镶嵌等近百道精致复杂的纯手工工序制成。其主题突出、寓意深远、造型端庄富丽、釉面莹润如玉,完美展现出铜与火的艺术魅力,代表了当代中国景泰蓝技艺的最高成就,并对我国传统景泰蓝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极高的收藏鉴赏价值。
鼎作为敬天礼地传国之重器,一直都象征着权威、统一、和平、昌盛。2009年,伟大的祖国迎来60华诞,又恰逢生肖甲子大轮回,采用代表最高规格的“宝鼎”体现,才足以见证这一伟大历史时刻,,首次采用景泰蓝皇家工艺铸造,将黄金、珐琅、宝石与天坛、生肖、祥龙形成“绝配”。鼎上金天坛承天启运;鼎身镶嵌 60颗天然宝石,寓意祖国60大庆;鼎足金龙寓意风调雨顺;十二生肖环绕鼎身,寓意人人鼎盛。
工艺流程
件件器物大师创制,全部工序纯手工完成,稍有疏忽就会报废,前功尽弃
《鼎盛中华》景泰蓝十二生肖宝鼎的工艺流程极其繁复,从制胎到鎏金,每个工序均手工完成。仅拿掐丝这一道工序来说,要将成千上万、像头发丝一样细的铜丝手工粘贴在设计好的花纹上,每件作品少则三个月,多则六个月才能完成。尤其是这种独特创新的器型,绝非一般工匠可以完成,制作难度极高,报废率高达30%。
釉料的成色、浓淡变化全靠大师的经验和感觉来决定,而配制方法一直是景泰蓝工艺的秘诀,至今仍然没有公开。《鼎盛中华》景泰蓝十二生肖宝鼎在明清釉料的基础上改进创新,加入天然玛瑙粉,共调制工艺流程。
建国60周年铸造宝鼎,国庆重大献礼工程,张同禄大师50年功力巨献
建国60周年铸造宝鼎为确保万无一失,特决定由张同禄大师反复设计、论证,小心求证每一处细节,光线稿就设计了近百张。最终打破传统手法,设计出独一无二的” 十二生肖宝鼎造型。第一次把中华民族生肖瑰宝十二生肖和景泰蓝工艺完美结合,同时全部工序沿用明、清皇家制作绝技,纯手工完成。四次点蓝、八次进炉烧制,费时费工难以计量,它蕴涵的寓意和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艺术品本身。经过塑形、铸造、掐丝、点釉、烧结、鎏金等100多道工序,铸造出尊崇华贵的造型、精美绝伦的图案、雍容典雅的气质,代表了当代中国景泰蓝技艺的最高成就,全面传承并超越了六百年的皇家工艺标准。
流程说明
型制作(制胎):将紫铜片按照图纸要求剪出各种不同形状,并用铁锤敲打成各种形状的铜胎,然后将其各部位衔接上好焊药,经高温焊接后便成为器皿铜胎造型。
掐丝:用镊子将压扁了的细紫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再蘸上白芨粘附在铜胎上,然后筛上银焊药粉,经900度的高温焙烧,将铜丝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点蓝:焊好丝的胎体经酸洗、平活、整丝后便可上釉了。所谓点蓝就是用金属小铲把各种珐琅釉料填入丝纹空隙中,经过800度的高温烧熔,将粉状釉料熔化成平整光亮的釉面。如此反复两次至三、四次的上釉熔烧,才能将釉面与铜丝相平,这样就使器皿披上了华丽典雅、五彩缤纷的漂亮外衣。
打磨:是用粗砂石、黄石、木炭分三次将凹凸不平的蓝釉磨平,凡不平之处都需经补釉烧熔后反复打磨,最后用木炭、刮刀将没有蓝釉的铜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
鎏金:将磨平、磨亮的景泰蓝经酸洗、去污、沙亮后,放入镀金液糟中,然后通上电流,几分钟后黄金液便牢牢附首在景泰蓝金属部位上了。再经水洗冲净干燥处理后,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便脱颖而出了。镀好金的景泰蓝再配上一座雕刻得玲珑剔透的硬木底托,更显出景泰蓝雍容华贵、端庄秀美的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