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壳活性炭
椰壳活性炭以优质椰子壳为原料,经系列生产工艺精加工而成。外观为黑色,呈颗粒状,具有空隙发达、吸附性能好、强度高、易再生、经济耐用等优点。主要用于饮用水、纯净水、制酒、饮料、工业污水的净化、脱色、脱氯、除臭;也可用于炼油行业的脱硫醇等。
椰子壳活性炭采用进口椰壳炭化料经高效活化精制而成,具有极强吸附性能,理化指标超强!椰子壳活性炭外观为不定型破碎炭、无毒无味,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杂质含量低、,广泛应用于高纯度气体、液相吸附、脱硫、彻底清除家居,办公室,宾馆,公共场所,汽车内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袪味除毒。彻底清除家居,办公室,宾馆,公共场所,汽车内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袪味除毒
椰子壳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炭物质, 它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 是一种极优良的吸附剂, 每克活性炭的吸附面积更相当于八个网球埸之多. 而其吸附作用是藉由物理性吸附力与化学性吸附力达成. 其組成物质除了炭元素外,尚含有少量的氢、氮、氧及灰份,其結构则为炭形成六环物堆积而成。 由于六环炭的不规则排列,造成了活性炭多微孔体积及高表面积的特性。
椰子壳活性炭可由许多种含炭物质制成,这些物质包括木材、锯屑、煤、焦炭、泥煤、木质素、果核、硬果壳、蔗糖浆粕、骨、褐煤、石油残渣等。其中煤及椰子壳已成为制造活性炭最常用的原炓。活性炭的制造基本上分为两过程,第一过程包括脱水及炭化,将原料加热,在170至600℃ 的温度下干燥,並使原有的有机物大約80%炭化。第二过程是使炭化物活化,这是经由用活化剂如水蒸汽与炭反应来完成的,在吸热反应中主要产生由CO及H2组成的混合气体,用以燃烧加热炭化物至适当的溫度(800至1000℃),以烧除其中所有可分解的物质,由此产生发达的微孔結构及巨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椰子壳活性炭的孔隙按孔径的大小可分為三类。 大 孔:半径 1000 - 1000000 A。 过渡孔:半径 20 - 1000 A。 微 孔:半径 - 20 A。
由不同原料制成的活性炭具有不同大小的孔径。由椰壳制的活性炭具有最小的孔隙半径。木质活性炭一般具有最大的孔隙半径,它们用於吸附较大的分子,並且几乎专用于液相中。在都市給水处理领域中使用的第一种类型之粒状活性炭即是用木材制成的,称为木炭。煤质活性炭的孔隙大小介於两者之间。
在煤质活性炭中,褐煤活性炭比无烟煤活性炭具有较多的过渡孔隙及较大的平均孔径,因此能有效地除去水中大分子有机物。一般在水处理中使用的活性炭,其表面积不一定过大,但是应具有较多的过渡孔隙及较大的平均孔徑。日本市埸售一些液相用的活性炭具有以下特性:比表面积为850至1000m2/g,孔隙容积为0.88至1.5ml/g,平均孔隙半径為40至50A。
椰壳活性炭选用优质椰子壳或果壳为原料,具有孔隙发达,吸附速度快、比表面积大、强度高、抗摩擦、耐冲洗等特性。 椰壳活性炭规格齐全,有不规则破碎和小颗粒及粉状炭几个大类,目前椰子壳活性炭适用于食品酿造、防腐、电子业、触媒载体、炼油厂、防毒面具的防护吸附。椰壳活性炭还可以实现贵金属及黄金提取。亦可用于养殖业,海运等行业的水质净化,对各种有机溶剂的脱色、过滤、回收、提纯有显效作用。椰壳活性炭已被广泛应用。
椰壳活性炭
外观:黑色颗粒状
性能:产品选用优质椰子壳为原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强度高,吸附性能高等优点,产品规格齐全,有不规则破碎和小颗粒等几个大类。
用途:目前椰子壳活性炭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除氯、除藻、吸氧、催化载体方面效果最好的一种活性炭,可用于净水器、虑芯填充物等净水设备;可用于碳浆法,堆浸法和黄金提取以及冶金工业中贵金属的分离和提取,也可用于水质净化。
型号:活性碳的材质总分为两大类,一 木质活性碳、二 煤质活性碳,活性碳生产法有两种,一种是物理法,一种是化学法,两种材质类活性碳有很多种规则和型号,颗粒、圆柱状、圆球状、粉末状、片状、蜂窝状等,活性碳颗粒可按规格来加工。
规格:0.5-1mm 1-2mm 2-4mm 4-6mm 6-8mm 8-16mm 16-24mm 24-32mm
注意事项:1、活性炭在运输过程中,防止与坚硬物质混状,不可踩、踏,以防炭粒破碎,影响质量。2、储存 应储存于多孔型吸附剂,所以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都要绝对防止水浸,因水浸后,大量水充满活性空隙,使其失去作用。3、防止焦油类物质 在使用过程中,应禁止焦油类物质带入活性炭床,以免堵塞活性炭空隙,使其失去吸附作用。最好有除焦设备净化气体。4、防火 活性炭在储存或运输时,防止与火源直接接触,以防着火、活性炭再生时避免进氧并再生彻底,再生后必须用蒸汽冷却降至80℃以下,否则温度高,遇氧,活性炭自燃。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液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检验标准可按照中国国标GB,或按照其他国家标准,如:美国ASTM,日本JIS,德国DIN标准等。
活性炭吸附性
吸附性质是活性炭的首要性质。活性炭具有像石墨晶粒却无规则地排列的微晶。在活化过程中微晶间产生了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孔隙,假定活性炭的孔隙是圆筒孔形状,活性炭按一定方法计算孔隙的半径大小可分为二类:
(1) 按IUPAC分:
微孔 <1.0nm
中孔 1-25nm
大孔 >25nm。
(2) 按习惯分:
微孔 <150nm
中孔 150-20 000nm
大孔 >20 000nm。
由于这些孔隙,特别是微孔提供了巨大的表面积。
活性炭微孔的孔隙容积一般只有0.25-0.9mL/g,孔隙数量约为1020个/g,全部微孔表面积约为500-1500m2/g,通常以BET法测算,也有称高达3500-5000 m2/g的。活性炭几乎95%以上的表面积都在微孔中,因此除了有些大分子进不了外,微孔是决定活性炭吸附性能高低的重要因素。中孔的孔隙容积一般约为0.02-1.0mL/g,表面积最高可达几百平方米,一般只有活性炭总蚕种的约5%。其作用能吸附蒸汽,并能为吸附物提供进入微孔的通道,又能直接吸附较大的分子。
大孔的孔隙容积一般约为0.2-0.5 mL/g,表面积只约0.5-2 m2/g,其作用一是使吸附质分子快速深入活性炭内部较小的孔隙中去;二是作为催化载体时,催化剂常少量沉淀在微孔内,大都沉淀在大孔和中孔之中。
所提的活性炭表面积理应包括内表面积和外表面积,事实上吸附性质主要来自巨大的内表面积,因此不能误认为:把活性炭研碎磨细会明显提高表面积从而提高吸附力。
很多吸附是可逆的物理吸附,即被吸附物为流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被活性炭吸附,在高温低压下被吸附物又解吸出来,活性炭内表面恢复原状。这是广泛应用的物理吸附,学术上又称为范德华吸附。
活性炭外观为暗黑色,具有良好吸附性能,化学性质稳定,可耐强酸及强碱,能经受水浸、高温、密度比水小,是多空的疏水性吸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