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家用壁挂炉、家用中央空调、现代厨房用具及洁具大量推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对生活的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家用水处理的市场开始成长起来。这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用水处理设备及小区分质供水市场的发展。
水中钙镁离子的存在是当水温变化时形成水垢的主要原因,水垢的存在使对锅炉、热交换器等设备运行时的效率和安全性能都存在很大隐患,所以在国家强制性标准(工业锅炉水质标准等)中,对锅炉供水的硬度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锅炉软化水设备是锅炉配套的必需设备,同样其他很多设备(换热器、空调等)、生产工艺(化工、印染、食品等)也对供水的硬度有着很高要求,也需要有软化水设备配套对给水进行软化处理。
含钙镁离子较多的水称为“硬水”,钙镁离子的含量称为“硬度”,经过一定处理将水中硬度降低的过程叫做“软化”,软化后的含钙镁离子较少的水称为“软水(或称为软化水)”,可以完成软化处理的设备称为“软化水设备(或软化水器、软化器、软水机”等)。钠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是水质软化的主要方式,是目前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处理方式,其在技术实施成本、技术成熟稳定性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
水中钙镁离子的存在是当水温变化时形成水垢的主要原因。洁源通宇软化水设备以进口的多路阀及控制器为核心,配用国产的树脂罐、盐箱、管道等材料构成全自动软化水设备。
软化水处理的几个过程: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聚合物,带有相应的功能基团。一般情况下,常规的钠离子交换树脂带有大量的钠离子。
当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高时,离子交换树脂可以释放出钠离子,功能基团与钙镁离子结合,这样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降低,水的硬度下降。硬水就变为软水,这是软化水设备的工作过程。
当树脂上的大量功能基团与钙镁离子结合后,树脂的软化能力下降,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流过树脂,此时溶液中的钠离子含量高,功能基团会释放出钙镁离子而与钠离子结合,这样树脂就恢复了交换能力,这个过程叫作“再生”。
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软化水设备的标准工作流程主要包括:
工作(有时叫做产水,下同)、反洗、吸盐(再生)、慢冲洗(置换)、快冲洗五个过程。不同软化水设备的所有工序非常接近,只是由于实际工艺的不同或控制的需要,可能会有一些附加的流程。任何以钠离子交换为基础的软化水设备都是在这五个流程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其中,全自动软化水设备会增加盐水重注过程)。
反洗: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设备,会在树脂上部拦截很多由原水带来的污物,把这些污物除去后,离子交换树脂才能完全曝露出来,再生的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反洗过程就是水从树脂的底部洗入,从顶部流出,这样可以把顶部拦截下来的污物冲走。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5分钟左右。
吸盐(再生):即将盐水注入树脂罐体的过程,传统设备是采用盐泵将盐水注入,全自动的设备是采用专用的内置喷射器将盐水吸入(只要进水有一定的压力即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盐水以较慢的速度流过树脂的再生效果比单纯用盐水浸泡树脂的效果好,所以软化水设备都是采用盐水慢速流过树脂的方法再生,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0分钟左右,实际时间受用盐量的影响。
慢冲洗(置换):在用盐水流过树脂以后,用原水以同样的流速慢慢将树脂中的盐全部冲洗干净的过程叫慢冲洗,由于这个冲洗过程中仍有大量的功能基团上的钙镁离子被钠离子交换,根据实际经验,这个过程中是再生的主要过程,所以很多人将这个过程称作置换。这个过程一般与吸盐的时间相同,即30分钟左右。
快冲洗:为了将残留的盐彻底冲洗干净,要采用与实际工作接近的流速,用原水对树脂进行冲洗,这个过程的最后出水应为达标的软水。一般情况下,快冲洗过程为5-15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