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5 号伺服断线软件报警: 机床不能正常运行
维修步骤:
一是检查系统的硬件连接均正常, 但伺服电机的反馈值与光栅尺的反馈值偏差较大;
二是修改伺服调整画面的功能位参数No.2003.1=0, 取消伺服断线软件报警功能。这样就不再出现445 号伺服断线软件报警, 机床恢复正常运行。
当然, 这种方法只能在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使用, 因为它取消了全闭环和半闭环反馈的偏差监控功能, 彻底的解决方法还是要维修调整机械传动机构。
2、经三坐标机测量存在约8μm 的径向误差, 而且有过象限突起
调整步骤如下:
一是消除位置偏差的有用功能是位置前馈。使用该功能, 可以抑制由加/ 减速造成的延迟和伺服系统的延迟, 加工的轮廓误差可以降低。调整预读前馈系数参数No. 2092 由9000 调整为9500;
二是在伺服调整画面修改速度环增益参数125 为180,再微调预读前馈系数参数No. 2092 由9500 为9600。
3、在机床的运行过程中出现Z轴振荡的现象
维修步骤如下:
一是调整机床位置环增益No.1825 关于Z 轴的参数, 由3000 调整为2800, 机床运行时Z 轴振荡没有明显的效果, 再降低该参数, 机床则出现伺服报警;
二是经观察, Z 轴电机与丝杠间传动比为2: 1的皮带轮传动, 分析电机与Z 轴之间会有一定的
扭转和传动间隙, 难以稳定位置环功能。通过设置机床参数No.2012.1(MSFE) 为1, 使机械速度反馈补偿功能生效, 并设置机械速度反馈增益参数No.2088 为30, 重新开机, 运行Z 轴时振荡现象消失。
4、进给轴采用半闭环控制, 经机床定位精度检测发现各进给轴均存在约30~40μm 的超差。
维修步骤如下:
一是调整和预紧各进给轴丝杠螺母副, 再检测发现仍存在约10~20μm 的超差。
二是测定出各轴进给间隙补偿量, 将测定值补偿在机床参数1851 中, 测定出各轴快速进给间隙补偿量, 将测定值补偿在机床参数1852 中。
三是机床各进给轴重新回零, 再检测机床定位精度, 误差均在5μm 之内, 符合定位精度要求。
5、在某次开机后出现X 轴软件超程报警且正反向均无法开动, 按RESET 键、重新开机都不能消除该报警。
维修步骤如下:
一是把存储行程极限参数设定为无效, 即机床参数1320 设为99999999, 机床参数1321 设为- 99999999 。
二是系统重新上电开机, 该报警消除。再进行回参考点操作, 重新设定系统存储行程参数为原来的值, 机床即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