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81-A煤矿人员管理系统,是技术的煤矿人员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产品,它采用无线通信、地理信息、组态软件等前沿技术,实现井上计算机控制中心对井下人员或设定目标的信息采集、存储、传输、显示、查询、打印,完成井上对井下的定位、考勤、调度、管理、控制、应急指挥。
一、系统组成: 1、矿井地面监控中心 高性能的P4计算机与功能强大的软件数据库组合,完成数据的巡检、采集、处理、显示等功能。 支持WINDOWS2000及以上操作系统。 系统容量为64个询问接收站,可扩展到110个。 2、KJ81-J传输接口 KJ81-J与井下询问接收站通讯采用CAN总线。 有线传输距离可达10km。传输速率:4800bps,误码率小于10-8。 3、KJ81询问接收站 接收员工电子识别卡无线数据信号,采集环境数据传感器信号,并传送到井上中心站。每个询问接收站监控200m区域。接收灵敏度:-105dBm。 矿用本质安全型。工作频率433-434MHZ。 4、KJ81-K员工电子识别卡 写入员工特定编号,每一号码代表一名员工。 发射半径为大于80m,发射功率-55dBm+/-15dBm。工作频率433MHZ。 二、KJ81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功能: 井下人员动态跟踪监控,位置自动显示。 井下机车等移动目标跟踪监控。 井下人员(含机车等移动目标)运行轨迹回放。 井下环境参数(瓦斯、湿度、风速等)自动检测、报警。 定位目标的考勤、统计、存储、打印。 井下事故现场人员位置定位,为搜索救护提供可靠信息。 自诊断功能,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显示和报警。 双向通信、群发点名呼叫,危机报警 权限管理下的局域网资源共享。 三、系统特点及优势: 1.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金项目,技术、质量可靠、功能齐全 KJ81-A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金项目《矿山安全生产自动化监测、监控和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它涵盖了本领域诸多前沿技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各项功能全面达到或超过《AQ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 2. 真正的人员定位和调度系统 通过系统功能强大的软硬件设备,实现井下监控区域信号的完全覆盖,达到连续跟踪和寻呼调度的技术条件,保证对人员或设定目标的全程实时定位跟踪和无线寻呼指令送达,有效解决了信息丢失和唯一性识别,真正实现了人员定位和调度。 3. 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优势 与《矿山信息管理系统》链接,实现井上井下考勤联动 与《矿山地理信息系统》链接,实现资源规划,采掘自动监控等功能 与《矿山多媒体平台》链接,实现“不可知未可知,不可视为可视,不可控卫可控” 与《矿山局域网》链接,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管理 4. 实现为客户的量身定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本产品拥有软、硬件的自发知识产权,积近十年的行业经验,具备为客户量身定制的设计能力,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以系统解决方案达到客户人员安全管理的要求,成为客户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和井下人员的良朋益友。
四、系统主要参数
主要设备
容量:每个传输分站可接4路读卡器 通讯方式:RS485
与识别卡无线通讯 发射频率:433MHZ 与识别卡无线通讯距离:>80m 最大并发识别数量>100
发射半径:>80m 编码范围:0000-9999 电池寿命:>2年
最大中继传输距离:5K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