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乔木,高达45m,直径达2.5m;板根大;材表常见小沟槽。本属15种,非洲11种,分布于西非和中非地区。该种常从喀麦隆、加蓬、赤道几内亚进口,数量较多。
●树皮:厚1.0~1.5cm,质硬,不易剥离。外皮平滑;灰褐至浅灰黄色;易小薄片状脱落。内皮深褐色;韧皮纤维略发达。
黑檀茶盘
●横断面: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黄褐色至巧克力色,具黑色同心圆状条纹。边材黄白色至灰白色,宽5~9cm。生长轮略明显。
编辑本段宏观构造 散孔材。管孔肉眼下可见,略少,略大;主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管孔(2~3个);含深色树
●木材名称:黑酸枝
●地方名称:Pau preto、Grenadilla、Mojambique ebeny(莫桑比克),African Blackwood、Africanrose wood(英国),Mpingo、Mugembe(坦桑尼亚),Babanus(苏丹),Mukelete(津巴布韦、赞比亚),Ebene(塞内加尔),Mufunjo(乌干达),Ebene du mozambique(法国)。
●不规范名称:黑檀、乌木、黑紫檀。
●树木与分布:小乔木,枝桠多,高4~6m,胸径约0.2m,通常具空洞、深凹槽、弯曲及扭曲缺陷,有的材身布满树瘤。树干端面波浪形。本属约120种,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该种常从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进口,一般为长l米左右的小原木,出材率极低。
●树皮:厚0.3~0.5cm,质较硬,易条片状剥落。外皮浅黄白色,具有不规则浅纵裂,小片状脱落;具有细小的黑点状皮孔。内皮红褐色;韧皮纤维较发达,可层状分离。
●横断面: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深紫褐色至近黑色,带黑条纹。边材窄,2.0cm左右,浅黄色。生长轮略见。
●宏观构造:散孔材。管孔放大镜下明显,少而略小;主为单管孔,少量径列复管孔(2~3个);具丰富深褐色树胶和侵填体。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可见,发达,主为弦向细线状(波浪形,排列紧密),部分环管状、短翼状、聚翼状。木射线放大镜下可见,密而窄。
●木材材性:光泽弱;湿材具酸味;稍具油质感。纹理直;结构细而均匀;甚重硬;强度极高;干缩率小。刨锯加工难,极易钝锯,但切面光滑细腻。钉钉需先打孔。很耐腐。干燥缓慢,易开裂。气干密度1.32g/cm3。
●木材用途:适用于雕刻、工艺品、红木家具、镶嵌装饰品、棋子、毛笔杆、刀柄、拐杖和木管乐器等。材质优于乌木。
●识别要点:内皮黄白色和黑褐色相间层状排列。原木普遍存在空洞、弯曲、深凹槽、树瘤等缺陷。心材深紫褐色带黑条纹。材质甚重硬,结构极细,沉水。弦面可见波痕。
黑檀(乌木)
中文学名:东非黑黄檀.
科属:豆科黄檀属.
拉丁文学名:Dalbergia melanaoxylon Guill&perr.
英文及法文俗称:African blackwood,Grenadille afrique.
产地:东非.
气干密度:1.00-1.33g/立方厘米。(沉于水中)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心材黑褐至黄紫褐,有的近黑色或常带黑色条纹。原木杆形差,端面呈不规则状,极少呈正圆或椭圆状。空心较多,出材率极低,约为百分之十到十五。木材表面光泽好,手感润滑,摸上去缎子似的,亮里透光,颜色变化小,丝丝游动的黑色木纹若隐若现,含蓄而不张扬。
黑檀是世上名贵稀有的木材之一,产于热带雨林地区,生长期非常缓慢,木料极其珍贵,材质细腻,密度大,棕眼小而稀少,硬度最大。坚硬、滑润,其切面打磨后形成的包浆亮丽非常,似铜镜可鉴;又恰似缎子的表面,令人联想起美玉。这种视觉上的光洁如玉源于它肌理紧密,棕眼稀少,油质厚重。变化莫测的黑色花纹似名山大川,如行云流水,胜碧玉琼瑶,令印象派大师自叹不如。黑檀的魅力既在于目赏,更在于手抚。
1、木材气味很淡,就是有些干干涩涩的味道,用舌尖舔,木材无滋味;
2、 在白纸上稍微用力划,可以看到褐色的条纹;
3、 用水浸泡,可出茶褐色的色素;
4、 酒精浸泡,马上出一缕缕的黑褐色素,这些色素短时间内不会散开,非常清晰。
建议采用2、3种方法检验,这可是屡试不爽的宝贵方法。 用水浸泡,色素会因为木头油性的大小而或淡或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