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食品用振动磨机/陶瓷粉特制振动磨机/超微粉振动磨机

一、工作原理
1. 工作原理
接通电源,驱动电机通过挠性联轴器带动激振器中的偏心块旋转,从而产生周期性的激振力,使磨机筒体在支承弹簧上产生高频振动,机体获得了近似于圆的椭圆形运动轨迹。随着磨机筒体的振动,使筒体内介质获得三种运动:强烈的抛射运动,可将大块物料迅速破碎;高速同向自转运动,对物料起研磨作用;慢速的公转运动,起均匀物料作用。磨机筒体振动时,粉磨介质强烈地冲击和旋转,进入筒体的物料在粉磨介质冲击和研磨作用下被磨细,并随着料面的平衡逐渐向出料口运动,最后排出磨机筒体成为粉磨产品。

2. 粉磨特性
振动磨机工作运转时,磨介的高频冲击和强烈的研磨作用将物料磨细,这个过程主要由于磨体内研磨体与物料的反复冲击致使颗粒疲劳破坏而粉碎。
所有固体(块、粒)都是具有显微裂缝所组成的缺陷体,其表现形式为胶体结构,这些显微裂纹的平均间距为0.01~0.1μm。在固体发生变形时,新的表面就以这些裂纹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卸载后,在分子力的作用下,它们又重新“愈合”,当个别最薄弱的地方也就是缺陷最大的地方发生突变时,固体就会产生宏观的破坏。而振动磨内研磨体对被磨物料高频的冲击作用,使这些超倍显微裂缝来不及“愈合”就受到连续不断的冲击,迅速扩大微细裂缝而破碎,因此用振动冲击来进行固体材料的细磨是最有效的。
振动磨的粉磨特性包括磨介共振频比、冲击频率、磨介冲击粉碎功等因素。因为冲击功反映了磨介给予被磨物料的粉碎能量,因此冲击功愈大,被磨物料所得的粉碎能量愈大,愈适宜于粗磨。而冲击频率反映了磨介给予被磨物的冲击次数,因此冲击频率愈高,磨介单位时间内的冲击次数愈多,这对物料的细磨有利。

二、食品振动磨机使用范围及使用形式
ZM系列振动磨机可振磨多种物料,其加工出的成品粒辛苦从中等粒度(0.3mm)到较细粒度(0.074mm)均可,其生产能力高,研磨性能好,最佳振磨物料为长石、镁、锰等,而对于石墨及其性质材料的粉磨加工效果可为目前国内外最理想的设备。
ZM系列振动磨机的使用形式及每种形式所适用的范围:
1、 串联形式
如图a所示,受磨材料从第一个筒体振磨结束后,进入第二个筒体继续振磨,这种形式适宜较硬物料及成品要求粒度最细的情况。
2、 并联使用
如图b所示,对两个筒体各自分别送料,分别出料。与串联形式相比,材料在筒体内的振磨距离减半,振磨时间也同样减半,材料的研磨作用减弱,机器的加工能力提高,适宜于非硬物料及非最细粒加工情况。
3、 中间进料
如图c所示,对两个振磨筒体分别从中间进料,每个筒体从两头出料。与并联形式相比,材料在振磨筒体内的振磨距离减半,振磨时间更短,该法适用于高生产率、粗粒物料生产。
4、 干法振磨
当物料含水量小于5%时,适用于在全干状态下进行振磨,此时振磨温度高,如果振磨物料耐温性差,而需在磨筒外加一水套,用循环水通过磨筒壁进行降温。
5、 湿法振磨
如果物料含水量大于40%时,可直接进入筒体振磨,称为湿法振磨。
6、 闭路方式
上面讲的几种方式,都是边进料、边出料,如果需要获得超细粒度,可把筒体的出料口堵住,使物料在振磨筒体内磨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筛分可得超细粒度的物料,此时,生产率最低。
图a 串联形式 图b 并联形式 图c 中间进料
三、食品振动磨机安装与调整
1、 将机架、电机座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机架、电机座下部各安装孔内穿上地脚螺栓并旋上螺母垫圈。根据机器的安装总图的要求调整好机架与电机座的相对位置,然后
基础地脚螺栓预留孔内进行二次灌浆,待混凝土将地脚螺栓牢固后,再行拧紧螺母,固定机架与电机座。
2、 本机电机支架用螺栓连接在底架上,安装时,校平机架后,把磨机的机体部分放置于弹性支撑上,把电机轴与机器主轴(激振器轴)校直在同一中心线上,中心线不同轴度不得大于2mm,可通过增减调整垫和移动电机座来实现。
3、 调整磨机水平度。在四个支承点的弹簧底座下面加调整垫来调磨筒的水平度,其不平度允许误差为±3mm。移动陆个下支座,使支撑弹簧上下中心的不同轴度在±2mm之内。调整好后联接挠性联轴节即可。
4、 打开磨机端盖,装填好磨破介质,固定磨机端盖。通常磨介填入量为50%~80%为宜,不装磨破介质万不可开机,以防机器重量太轻,造成飞车事故。
四、食品振动磨机技术参数
型号 2ZM-100 2ZM-200 2ZM-400 2ZM-800 2ZM-1200
粉磨方式 干法、湿法、开路、闭路
入料粒度 0-25
出料粒度 0.3-0.074
筒体容积(L) 100 200 400 800 1200
处理能力(t/h) 0.1-1.5 0.2-3 0.5-5 1-10 1-16
振幅(mm) 9-14 9-14 8-11 7-9 7-9
电机功率(kw) 17-22 22-37 45-55 55-75 75-90
振动频率(次/分)16.3 16.3 16.3 16.3 16.3
整体重量(t) 2.5 4 6.6 11.5 14
外形尺寸
(长×宽×高)2612×1654×2054 2900×1884×2378 3800×2350×24900 4843×2956×2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