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钻机: 移动钻机,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5)清理桩间土
(1)步清土在灌压桩施工完毕7天后将钻渣弃出工作场地;
(2)清土采用小型机械设备及人工开挖、运输,避免断桩及对地基土的扰动严禁大型挖掘机及大型自卸车辆进入加固区段,造成浅层断桩;
(3)清土顶留至少20cm人工清除,找平;
(4)清槽后人工截桩,采用3根钢钎间隔120mm,楔入桩体,直至上部桩体断开,桩顶采用小钎修平。严禁用大锤直接击打桩体;
(6)因剔桩或施工原因造成桩顶断裂、浅层断桩,按桩基混凝土接桩规定,断面凿毛,清水冲洗干净后,用高一级混凝土填补并振捣密实。接桩直径应比设计桩径一侧加大不小于10cm; 6)成品保护
(1)、已成桩后严防重型机械行走或扰动,防止使桩头压松造成桩顶混凝土不成型、断桩。
(2)清土采用小型机械设备及人工开挖、运输,清土预留至少20cm人工清除、找平;避免断桩及对地基土的扰动。
三、质量控制: 1、凿除桩头时,应注意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设计桩顶标高以下的桩身断裂或拢动桩间土。
2、在工程暂停或料源中断后,要及时清洗砼输送管道。施工现场要及时向拌合站反馈信息,根据施工情况,使混合料配合比能够及时调整。
3、为保证桩长检测的准确度,对钻机的标尺、刻画要进行认真复核,并用反光贴条在钻机上进行标注,以利夜间识别。此外,钻机就位后应检查钻机是否水平,以保证垂直度不超允许偏差。
4、钻至设计深度后,应准确掌握拔杆时间,砼的泵送量应与拔管速度相配合,以避免由于拔管速度过快而造成断桩或缩径。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
5、施工时应选择合理的施打顺序,避免对已成桩造成损害,同时要防止窜孔。施打方法为顺打或隔行跳打,隔行跳打施工间隔应大于7天。
6、砼拌和用水应采用深层地下水,禁止使用地表水。
7、施工过程中,每个作业面每天应做一组试块,经标准养生后,测定其抗压强度,以此判定桩身的内在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四、安全措施: 1、建立安全组织,制定安全制度,实行安全责任管理。
2、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把安全重视起来。
3、加大安全投入,配备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和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