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风机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增氧、曝气设备一般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
1、叶轮式、叶片式、水车式增氧机(接触式增氧)
2、搅拌式、转刷式增氧机(接触式增氧)
3、罗茨风机、射流、空气压缩机曝气增氧机(强制式增氧)
特点:
1、“接触式增氧”在水产养殖业、城市河道、人工湖中应用比较广泛,其方法是通过各种转动部件(如叶轮、叶片等)快速搅动水面使水花飞溅,增大水
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面,从而达到增加水中含氧量的目的,其主要缺陷为:
a、由于飞溅出的水花与空气接触时间极短,氧气根本无法立即渗入水中,水中实际所能得到的氧气量与产 品理论值相差甚远,实际效率非常低下。
b、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如温度、气压、晴雨天等变化都将直接严重影响增氧效果。
c、无搅拌上下水体功能,无法调节上下层水温,对鱼类(特别是虾类)生长极为不利。
d、叶轮、叶片等转动时产生震动噪音较大,此类噪音对鱼苗、虾类正常生长影响最大。
e、在同样输出功率情况下,增氧能力、动力效率差。
2、“强制式增氧”在各类城市污水处理、工业生产(制造)中应用比较广泛,新鲜空气通过曝气增氧专用风机进行加压,使曝气软管均匀扩张并达到设计值,大量微细气泡(直径:20--30UM)从管壁冒出,在水中处于烟雾飘散状态,上升速度极慢,溶氧效果显著,从而大幅度提高水中的含氧量,增加水的流动性,提高养殖密度。适用压力范围宽:10--80KPA,适用水深范围:1--5米;该软管可缠绕在钢丝盘上,配套相应塑料三通与管接件,可适用各类鱼池的布局,给养殖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我公司研制生产的RH型高效节能微孔增氧装置是利用罗茨鼓风机通过微孔管将新鲜空气在水深 1.5~ 5m均匀地在整个微孔管上以微气泡形式溢出,微气泡与水充分接触产生气液交换,氧气溶入水中,达到高效增氧目的,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减少用药,降低用药成本,提高养殖品种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养殖经济效益。
使用新一代抗菌纳米增氧管,能极大的抑制青苔水藻的生长不易堵塞气孔;产品广泛用于各类水产养殖、城市河道、人工湖泊、城市污水处理等水中增氧场合。
这种水底强制曝气可以使塘水上下水层对流,打破水体分层,将下水层危害养殖物的氨氮(NH3)及营养盐移到上水层,帮助藻类繁殖不仅增加生质(Bio Mass),强化光合作用也增加生物造氧能力,及天然饵料;再将上水层的高溶氧厚度的水及藻类移到下水层,既提高下水层溶氧厚度,解决氧债问题,又可加速硝化作用将有害氨氮(NH3)硝化成无毒的亚硝酸(NO2)、硝酸(NO3),增加养殖物的天然饵料(藻类);养殖物、藻类(藻相)、溶氧(水相)及底泥(有机物、分子氨及营养盐、菌相),取得巧妙又稳定的生化平衡,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减少换水、降低交叉感染之风险;
产品特点:
1、节能——微孔曝气软管防堵性好,污泥不会反渗入微孔曝气管内,气体运行阻力小,能提高氧利用率 1-3 倍,以 10亩水面养殖池为例:产品在水深 1.5 ~ 2m,在达到 10KgO2/h增氧能力时所耗功率仅为 1.5KW,而采用叶轮式增氧机则需 6~ 9 KW,按增氧日 200天计,每天 8小时运行则可节电达万度,运行费用节省 5000元以上。
2、高效——产品采用微孔管微气泡增氧,由于超微细孔曝气产生的气泡,在水体中与水的接触面极大,上浮流速低,接触时间长,微气泡可以迅速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改善水质,提高养殖密度,加速渔类生长,更有效的防止养虾过程中的死底症,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因此增氧效率高、增氧效果好。
3、静音——微孔管水下曝气增氧能使缺氧的水体下层较多的得到氧的补充,能使充入水体的空气均匀扩散到各个水层,能使底层在缺氧条件下耗痒因子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加速向空气中扩散,无振动低噪音的循环对鱼类正常活动无干扰,特别适合鱼、虾、蟹养殖。
4、活化水体:微孔曝气增氧装置,犹如将水体变成亿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足的溶氧使水体能够建立起自然的生态系统,让水活起来。
5、恢复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微孔曝气增氧是水底增氧,而其它增氧是表面增氧,而养殖水体主要是水底缺氧,水体底层沉积的肥泥,有机排泄物,剩余变质的饲料等难解的有机物,会消耗大量的氧,而充足的微孔曝气增氧,使其转化为微生物溶解分解的有机物,使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得以恢复。
6、实现生态养殖,保障养殖效益:持续不断的微孔增氧为水体提供了充足的溶氧,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得以恢复提升,菌相、藻相自然平衡,构建起水体的自然生态,养殖种群的生存能力稳定提高,充分保障养殖效益。
7、安全性,环保性: 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安装在岸上,安全性能好,不会给水体带来任何污染,其他增氧方式是在水中工作,容易漏电漏油,对人体和鱼虾有潜在危害。
8、维护方便: 本产品轻便、耐用,维护简单方便。
如有技术问题咨询,可拨打电话:闫小姐13961676876 0510-66817718,QQ:905619012 邮箱:yanweigao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