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ATA的特性 (收缩线) 尽管eSATA只是SATA接口的延伸,而且制造商并不需要对SATA的协议和处理芯片进行任何修改,但要确保将SATA安全地移到机箱外,并通过SATA-IO国际组织的审核,必然有许多地方需要加以改进。 eSATA接口首先需要提供的特性就是热插拔。当前除老旧的串口、并口等PC外部接口外,其他包括USB、IEEE1394在内的许多接口都支持热插拔技术,而eSATA这种专门为存储设备服务的接口支持热插拔的意义更加重要。你也许会问,SATA规范不是已经包含了热插拔技术了吗?为什么eSATA还需要增加同样的东西?事实上,现有许多主板上的SATA1.0标准控制器并不支持热插拔功能,当用户在系统运行的时候将SATA设备拔下时很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ATA2.5规范对热插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做了进一步的强化。
•eSATA能给人们带来什么•随着蓝光刻录机等设备的出现,原来的USB2.0、IEEE1394接口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刻录设备对数据传输的需求,产生刻录失败是常见的事。有了eSATA接口,外置的光驱也可以轻松获得和内置光驱一样的性能表现和稳定性,从根本上解决了外置光存储设备传输率不快、稳定性差等难题。•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eSATA安全热插拔特性还让SATA存储设备有机会凭借超大容量和极低的价格占领近线和离线存储市场。用户只需要在这些服务器上插上eSATA硬盘,就能将整体存储容量迅速增加500GB,甚至更多,而整个过程不必重新启动电脑。 •eSATA是伴随SATA接口衍生出来的新一代外置设备接口,虽然目前并没有USB2.0或IEEE1394更加普及,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eSATA接口也会不断地进行改进,届时eSATA标准将获得大量普及。小小改动使我们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可以说eSATA使用户连接外置设备更加简单,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飞”一般的传输速度。 •eSATA的优点• 连接组态直片插刀式L型避免无遮蔽的接头连接连接深度6.6mm 5mm避免静电放电所造成的损坏• 缆线增加额外的遮蔽层部份遮蔽提供电磁干扰保护并符合FCC和CE辐射规范连接器制动弹簧二种缆线类型:基本型连接器ClickConnect eSATA的制动弹簧和ClickConnect内部连接提供更安全的连接特性• 插拔耐用性5000次插拔50次插拔更耐用的连接特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一代的eSATA规范是由参与SATA-IO的会员厂商所拟定,而遵照规范开发方案的会员,可以使用eSATA标章做为识别。初期的外接SATA方案或许未能符合eSATA规范,而唯有取得eSATA标志认证的产品才代表其遵循最新的Serial ATA规范。 •eSATA是SATA的外接式接口,但是配备更耐用的缆线和连接器。eSATA可以达到如同SATA般的传输速度,例如SATA 1.5Gb/s或SATA 3Gb/s。eSATA 3Gb/s速度同样向下兼容于1.5Gb/s,与目前台式硬盘的情况相同。由于硬盘内部的数据持续传输率已高达75MB/sec,因此USB和1394的接口速率成为外接硬盘的瓶颈。同时eSATA外设还可以在主机内部的系统崩溃后作为启动盘引导,直接将系统恢复,进一步增大其备份功能的附加值。 • 相比之下,现在的PC电脑不太容易从IEEE 1394或USB接口的硬盘上启动。eSATA接口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RAID性能的发挥,在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简称PM)的帮助下,即使其接口带宽只有1.5Gbps,也足够让2个硬盘充分施展(譬如RAID 0),而如果是3.0Gbps,则可以驱动4个硬盘而不致成为瓶颈。• 和常见的USB2.0和IEEE1394两种常见外置接口相比,eSATA最大的优势就是数据传输能力。eSATA的理论传输速度可达到1.5Gbps或3Gbps,远远高于USB2.0的480Mbps和IEEE1394的400Mbps。在实际测试中,从电脑中复制一个1.36GB大小的文件到采用不同接口的外置存储设备中,eSATA接口的设备所耗费的时间远低于USB2.0或IEEE 1394设备,速度快了近一倍。随着eSATA的出现,外置接口的传输率也首次远远大于了硬盘等设备的内部传输率。 •eSATA的优点• 连接组态直片插刀式L型避免无遮蔽的接头连接连接深度6.6mm 5mm避免静电放电所造成的损坏• 缆线增加额外的遮蔽层部份遮蔽提供电磁干扰保护并符合FCC和CE辐射规范连接器制动弹簧二种缆线类型:基本型连接器ClickConnect eSATA的制动弹簧和ClickConnect内部连接提供更安全的连接特性• 插拔耐用性5000次插拔50次插拔更耐用的连接特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一代的eSATA规范是由参与SATA-IO的会员厂商所拟定,而遵照规范开发方案的会员,可以使用eSATA标章做为识别。初期的外接SATA方案或许未能符合eSATA规范,而唯有取得eSATA标志认证的产品才代表其遵循最新的Serial ATA规范。 •eSATA是SATA的外接式接口,但是配备更耐用的缆线和连接器。eSATA可以达到如同SATA般的传输速度,例如SATA 1.5Gb/s或SATA 3Gb/s。eSATA 3Gb/s速度同样向下兼容于1.5Gb/s,与目前台式硬盘的情况相同。由于硬盘内部的数据持续传输率已高达75MB/sec,因此USB和1394的接口速率成为外接硬盘的瓶颈。同时eSATA外设还可以在主机内部的系统崩溃后作为启动盘引导,直接将系统恢复,进一步增大其备份功能的附加值。 • 相比之下,现在的PC电脑不太容易从IEEE 1394或USB接口的硬盘上启动。eSATA接口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RAID性能的发挥,在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简称PM)的帮助下,即使其接口带宽只有1.5Gbps,也足够让2个硬盘充分施展(譬如RAID 0),而如果是3.0Gbps,则可以驱动4个硬盘而不致成为瓶颈。• 和常见的USB2.0和IEEE1394两种常见外置接口相比,eSATA最大的优势就是数据传输能力。eSATA的理论传输速度可达到1.5Gbps或3Gbps,远远高于USB2.0的480Mbps和IEEE1394的400Mbps。在实际测试中,从电脑中复制一个1.36GB大小的文件到采用不同接口的外置存储设备中,eSATA接口的设备所耗费的时间远低于USB2.0或IEEE 1394设备,速度快了近一倍。随着eSATA的出现,外置接口的传输率也首次远远大于了硬盘等设备的内部传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