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P系列---后备浮充使用长寿命品
用途:大、中、小型UPS、通讯领域、医疗设备、安全系统等
特点:浮充期待寿命6年(25℃)/10年(20℃);
更高比能量;
采用优质阻燃材ABS槽壳,符合UL94V-0标准,降低壳体燃烧可能;
优质板栅合金、独特生产工艺,增强板栅抗腐蚀能力,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型 号
电压(V)
容量(Ah)
20小时率 20HR
外型尺寸(mm)
端子型号
单重
(约Kg)
长(L)
宽(W)
高(H)
总高(TH)
LC-P061R3
6
1.3
97
24
50
55
187
0.25
LC-P067R2
6
7.2
151
34
94
100
187& 250
1.30
LC-P0612
6
12
151
50
94
100
187& 250M
2.00
LC-P06200
6
200
407
173
210
250
M10 T
33.5
LC-P121R3
12
1.3
97
47.5
50
55
187
0.55
LC-P122R2
12
2.2
177
34
60
66
187
0.80
LC-P123R4
12
3.4
134
67
60
66
187
1.20
LC-P127R2
12
7.2
151
64.5
94
100
187& 250M
2.50
LC-PA1212
12
12
151
98
94
100
187& 250M
3.65
LC-PA1216
12
16
151
98
99
105
187& 250M
4.10
LC-PD1217
12
17
181
76
167
167
M5 L& M5 A
5.45
LC-P1220
12
20
181
76
167
167
M5 L& M5 A
5.80
LC-P1224
12
24
165
125
175
179.5/175
M5 L& M5 A
8.05
LC-P1228
12
28
165
125
175
179.5/175
M5 L& M5 A
9.40
LC-P1238
12
38
197
165
175
180/175
M6 L& M5 A
12.5
LC-P1242
12
42
197
165
175
180/175
M6 L& M5 A
13.5
LC-P1265
12
65
350
166
175
175
M6 L
19.0
LC-P1275
12
75
350
166
175
175
M6 L
21.5
LC-P12100
12
100
407
173
210
236
M8 L
29.0
LC-PB12100
12
100
407
173
210
236
M8 L
36.5
LC-P12120
12
120
407
173
210
236
M8 L
34.5
LC-P12150
12
150
532.4
183.3
209
235/214
M8嵌入式铜芯
45.0
LC-P12200
12
200
533
236.5
211
237/216
M8嵌入式铜芯
56.0
电池的能量是指在一定放电制度下,蓄电池所能给出的电能,通常用瓦时(Wh)表示。
电池的能量分为理论能量和实际能量。理论能量W理可用理论容量和电动势(E)的乘积表示,即
W理=C理E
电池的实际能量为一定放电条件下的实际容量C实与平均工作电压U平的乘积,即
W实=C实U平
常用比能量来比较不同的电池系统。比能量是指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的电能,单位分别是Wh/kg或Wh/L。
比能量有理论比能量和实际比能量之分。前者指1 kg电池反应物质完全放电时理论上所能输出的能量。实际比能量为1 kg电池反应物质所能输出的实际能量。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池的实际比能量远小于理论比能量。实际比能量和理论比能量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W实= W理·KV·KR·Km
式中 KV—电压效率; KR—反应效率; Km—质量效率。
电压效率是指电池的工作电压与电动势的比值。电池放电时,由于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和欧姆压降,工作电压小于电动势。
反应效率表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电池的比能量是综合性指标,它反映了电池的质量水平,也表明生产厂家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6、储存性能
蓄电池在贮存期间,由于电池内存在杂质,如正电性的金属离子,这些杂质可与负极活性物质组成微电池,发生负极金属溶解和氢气的析出。又如溶液中及从正极板栅溶解的杂质,若其标准电极电位介于正极和负极标准电极电位之间,则会被正极氧化,又会被负极还原。所以有害杂质的存在,使正极和负极活性物质逐渐被消耗,而造成电池丧失容量,这种现象称为自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