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
美标硬密封球阀概述 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免维修期,将依赖以下几个因素:正常的工作条件、保持和谐的温度/压力比,以及合理的腐蚀数据
美标硬密封球阀注意 ●
美标硬密封球阀
●维修前,解除管线压力并使阀门处于打开位置
●维修前,断开电源或气源
●维修前,将执行机构与支架脱离
●必须先查明球阀上、下游管道确已卸除压力后,才能进行拆卸分解操作
●分解及再装配时必须小心防止损伤零件的密封面,特别是非金属零件,取出O 型圈时宜使用专用工具
●装配时法兰上的螺栓必须对称、逐步、均匀地拧紧
●清洗剂应与球阀中的橡胶件、塑料件、金属件及工作介质(例如燃气)等均相容。工作介质为燃气时,可用汽油(GB484-89)清洗金属零件。非金属零件用纯净水或酒精清洗
●分解下来的单个零件可以用浸洗方式清洗。尚留有未分解下来的非金属件的金属件可采用干净的细洁的浸渍有清洗剂的绸布(为避免纤维脱落粘附在零件上)擦洗。清洗时须去除一切粘附在壁面上的油脂、污垢、积胶、灰尘等
●非金属零件清洗后应立即从清洗剂中取出,不得长时间浸泡
●清洗后需待被洗壁面清洗剂挥发后(可用未浸清洗剂的绸布擦)进行装配,但不得长时间搁置,否则会生锈、被灰尘污染
●新零件在装配前也需清洗干净
●使用润滑脂润滑。润滑脂应与球阀金属材料、橡胶件、塑料件及工作介质均相容。工作介质为燃气时,可用例如特221 润滑脂。在密封件安装槽的表面上涂一薄层润滑脂,在橡胶密封件上涂一薄层润滑脂,阀杆的密封面及摩擦面上涂一薄层润滑脂
●装配时应不允许有金属碎屑、纤维、油脂(规定使用的除外)灰尘及其它杂质、异物等污染、粘附或停留在零件表面上或进入内腔
美标硬密封球阀填料处得再锁紧 若填料处有微泄发生,须再锁紧阀杆螺母。
注意:不要锁太紧,通常再锁1/4圈~1圈,泄露即会停止。
更换阀座和密封件 A)、拆卸
使阀处于半开位置,冲洗、清除阀体内外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
关闭球阀,拆掉两边法兰上的连接螺栓和螺母,然后将阀由管线上完全移除。
依序拆卸驱动装置-执行机构、连接支架、防松垫圈、阀杆螺母、蝶形弹片、格南、耐磨片、阀杆填料。
拆卸体盖连接螺栓和螺母,将阀盖与阀体分离,并拿掉阀盖垫圈。
确认阀球在“关断”位置,这可以将其较容易的从阀体拿出,随后取出阀座。
由阀体中孔向下轻推阀杆直到完全取出,然后取出O型圈及阀杆下填料。
注意:请谨慎操作,以避免擦伤阀杆表面及阀体填料函密封部位。
B)、重新组装
清洗和检查拆下零件,强烈推荐用备用零件包更换其阀座及阀盖垫圈等密封件。
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组装。
用规定的扭矩,交叉锁紧法兰连接螺栓。
用规定的扭矩,锁紧阀杆螺母。
安装执行机构后,输入相应的信号通过旋转阀杆带动阀芯旋转,使阀门至打开和关闭位置。
如有可能,请在回装管道前,按相关标准对阀进行压力密封测试和性能测试。
1、原理
球阀的启闭件是个球体,球体绕阀体中心线作旋转来达到开启、关闭的一种阀门。
2、适用场所
低压、小口径管道上用于截断水流和改变水流的分配或需快速启闭的场所。
3、特点
1)、流动阻力小;
2)、结构简单;
3)、体积小、重量轻;
4)、目前球阀的密封面材料选用塑料、密封性好;
5)、操作方便,开闭迅速,便于远距离的控制;
6)、维修方便,密封圈一般都是活动的,拆卸更换方便;
7)、全开或全闭时,球体和阀座的密封面与介质隔离,介质通过不会引起阀门密封面的侵蚀。
4、分类
1)、常用的球阀按其工作原理分为浮动式球阀、固定式球阀、升降杆式球阀等。
2)、球阀按其通道位置可分为直通式,三通式和直角式。后两种球阀用于分配介质与改变介质的流向。
5、施工、安装要点
1)、安装位置、高度、进出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应牢固紧密。
2)、安装在保温管道上的各类手动阀门,手柄均不得向下。
3)、阀门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阀门的铭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阀门标志》GB 12220的规定。对于工作压力大于1.0 MPa 及在主干管上起到切断作用的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强度试验时,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持续时间不少于5min,阀门壳体、填料应无渗漏为合格。严密性试验时,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的时间应符合GB 50243标准要求,以阀瓣密封面无渗漏为合格。
4)、阀法兰与管线法兰间按管路设计要求装上密封垫。
5)、带传动机构的球阀,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安装。
6、执行标准
1)、产品标准
《通用阀门法兰和对焊连接钢制球阀》GB/T12237-89
《铁制和铜制球阀》GB/T 15185-1994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GB/T 12224-2005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 17219-1998
2)、工程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