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都"牌聚氨酯防水涂料
★
一、材料介绍:
聚氨酯防水涂料,系双组份(单组份)、反应型、无定形粘稠状液态物质。以异氰酸酯的化合物为主剂的A组份,和以填充料、改性剂、固化剂组成的B组份,使用时按比例,搅拌均匀,数小时后经反应固化而成为富有弹性的整体无接缝橡胶防水层。它固含量高,≥94%,几乎不含溶剂,体积收缩小,有一定强度,≥1.65MPa,延伸性能大≥350%,低温柔度好-25~30℃,可在复杂平面上使用,可单独作为一层涂膜层,也可兼作卷材粘结层成为复合防水层(卷材与涂膜复合层)有效地解决了卷材与基层粘结有空隙,一旦卷材渗漏,避免水在卷材下流窜而造成屋面渗漏。目前品种有:焦油沥青聚氨酯(简称851涂料);石油沥青聚氨酯涂料;彩色聚氨酯涂料;单组分(水固化)聚氨酯涂料。其中焦油沥青聚氨酯涂料,因环境污染严重,已被禁止使用。
聚氨酯防水涂料性能指标
序 号 | 等 级 指标要求 试验项目 | 一 等 品 | 合 格 品 |
1 | 拉伸强度 MPa | 无处理大于 | 2.45 | 1.65 |
加热处理 | 无处理值的80%~150% | 不小于无处理值的80% |
紫外线处理 | 无处理值的80%~150% | 不小于无处理值的80% |
碱处理 | 无处理值的60%~150% | 不小于无处理值的60% |
酸处理 | 无处理值的80%~150% | 不小于无处理值的80% |
2 | 断裂时的延伸率, %大于 | 无处理 | 450 | 350 |
加热处理 | 300 | 200 |
紫外线处理 | 300 | 200 |
碱处理 | 300 | 200 |
酸处理 | 300 | 200 |
3 | 加热 伸缩率 | 伸长 | 1 |
缩短 | 4 | 6 |
4 | 拉伸时 的老化 | 加热老化 | 无裂缝及变形 |
紫外线老化 | 无裂缝及变形 |
5 | 低温柔性 ℃ | 无处理 | -35无裂纹 | -30无裂纹 |
加热处理 | -30无裂纹 | -25无裂纹 |
紫外线处理 | -30无裂纹 | -25无裂纹 |
碱处理 | -30无裂纹 | -25无裂纹 |
酸处理 | -30无裂纹 | -25无裂纹 |
6 | 不透水性0.3MPa 30min | 不渗漏 |
7 | 固体含量,% | ≥94 |
8 | 适用时间,min | ≥20粘度不大于105MPa·s |
9 | 涂膜表干时间,h | ≤4 不粘手 |
10 | 涂膜实干时间,h | ≤12 无粘着 |
二、特点:
1、反应固化成膜,不需要挥发条件,所以既是涂膜层,又可作为卷材粘结层;
2、固含量高,一次成膜厚度较厚;
3、可在复杂平面上使用,涂刷形成无接缝的防水膜;
4、与基层粘结较好;
5、耐紫外线、热老化性能较差;
6、对基层干燥要求高,表面必须干燥。水固化聚氨酯可在潮湿无明水基面上施工。
7、原材料有一定毒性;
8、要求配比准确均匀,采取机械搅拌,否则易发生局部不凝或分层现象;
9、涂膜
三、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面处理→节点增强处理→涂料配制及搅拌→第一遍涂刷→重复涂刷至设计厚度→检查清理→保护层施工
2.施工步骤
2.1基面处理:清扫干净,基面平整无灰尘、无起砂、无明水,缺陷的部位需进行修补。
2.2节点增强处理:对防水薄弱部位先进行增强处理,如管道、落水口周边及泛水处等加铺无纺布作涂料附加增强层。
2.3涂料配制及搅拌:涂覆前将容器内的涂料搅拌均匀,然后加20%的清洁水开始搅拌,搅至涂料和水成均匀的浓奶油状,机械搅拌约需1-3分钟,即可施工。涂料开启后应一次性用完,以防吸潮固化而报废。
2.4涂料涂刷:
2.4.1平面施工:将搅拌好的涂料,均匀地涂刷于基面上。此时材料有很好的自流平性,可流至较平,并可一遍达到厚度要求。
2.4.2立墙施工:立面为了防止一次成型时出现流淌,先在立墙面非常薄的涂一层,然后待容器内搅拌好的涂料静置约3-5分钟呈粘稠状时,用橡胶刮板刮在立面上,可一遍施工成设计所要求的厚度。
2.4.3需多遍涂刮时,第二道需在24小时后(以不粘脚为准)、待第一层涂料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涂刮方向应相互垂直。若需在上面铺贴卷材,则需在刮涂铺贴卷材的宽度及范围内,立即铺上卷材,粘贴牢固。
2.5检查清理:施工后要认真检查整个工程的各个部位,管件、阴阳角等薄弱环节是否已做了重点 处理。防水层是否保持完好,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并及时修补。涂膜防水层做完后不应有裂纹、脱皮、流淌、鼓泡、皱皮等现象。
2.6保护层施工:防水层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防止热收缩引起防水层变形及紫外线照射引起的老化。
3.施工要点
①、配好的涂料必须在30min内用完。
②、施工现场要求通风良好,施工人员需采取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眼镜等。
③、容器内涂料有沉淀属正常现象,搅拌均匀后不影响正常使用。厚薄均匀程度受人为影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