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手鼓,朝鲜族、满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手鼓简介编辑本段形制结构 鼓身扁圆形,鼓框木制,有的用多层板条烘烤弯曲定形而成,鼓口直径19.5厘米、鼓边高3.5厘米~4厘米,两面均蒙以牛皮或羊皮。将皮面预先缝在大于鼓口的圆铁圈上,铁圈用粗铅丝制作,直径21.5厘米,然后在两铁圈中穿以绳索,拉紧铁圈而使鼓皮绷紧。鼓框一侧设有短木柄,柄长9厘米、柄径2.6厘米。手鼓鼓面光素无饰,鼓框和短柄均涂以红漆。鼓棰木制,棰长26厘米,棰柄稍粗。编辑本段演奏方法 演奏时,奏者左手持握鼓柄,将手鼓竖举于胸前,用右手拍击。也可将鼓横置,右手执鼓棰敲击,发音响亮,无固定音高。常用于朝鲜族民间歌舞和满族民间杂技伴奏。舞者表演时,常边击边舞,敲击部位、节奏多变,舞蹈动作难度大,并多有朝鲜族大锣、大金、小金、杖鼓和镲配合伴奏。手鼓既是歌舞、杂技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舞具。编辑本段手鼓类别 手鼓是鼓中的一个大类别,是一种打击乐器。各地、各民族称谓不同,制法也稍有差别。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手鼓乐器。 其中“铃鼓”是维吾尔、乌孜别克、朝鲜等族的手鼓,流行于新疆和吉林延边等地。维吾尔语称“纳格曼达卜”或简称“达卜”,朝鲜语称“平高”。鼓身扁平圆形或八角型,单面蒙羊皮或驴皮,框周围嵌有若干铜或铁制小铜钹,故名。直径20-50厘米不等。历史悠久,四至六世纪敦煌北魏壁画中早已出现。 “抓鼓”也属手鼓类,是东北赫哲、达斡尔、鄂伦春、满族等族的手鼓,鄂伦春语称“温痛”或“神鼓”。流行于黑龙江、辽宁等上述各民族居住地。鼓身扁平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以桦木为鼓框,单面蒙鹿皮或旰皮,鼓背以交叉十字形或米字形的皮条绷紧,下置彩穗,演奏时左手握皮条执鼓,右手持木槌敲击。用于巫祝迷信活动或萨满歌舞。编辑本段羌族手鼓羌族手鼓,羌语称“日木”。流行于四川茂纹羌族自治县和松潘县羌族自治地区。木制鼓框,单面蒙羊皮。鼓身面径38厘米,厚11厘米。它的特点是框后置一弓形横木梁为把左手持鼓,右手执藤条杆或云杉木槌敲击,旧时用于瑞公祭祀活动。藏族的手鼓名“那额”。汉语又名神鼓。鼓框用铁条制成环状,单面蒙皮,鼓面彩绘,框外多饰彩色绒球,木制鼓柄,用弓型鼓槌击奏,多用于热巴舞。 另外,在非洲还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非洲手鼓。编辑本段新疆手鼓朝鲜族手鼓
新疆手鼓又称达卜。达卜是以其音响命名。 达卜:因敲击时发出“达”、“卜”两种音响而得名。手鼓是新疆各族人民庆祝丰收、节日的常用乐器。 达卜早在1400年前的南北朝时就已出现,隋唐时期,达卜随西域歌舞传入内地。1759年以后,达卜列入清代的回部乐。长期以来,达卜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新疆维吾尔、乌兹别克、塔吉克和锡伯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乐器。 在长期的发展中,各民族的达卜形制略有不同,各具特色,音色丰富,广泛用于器乐合奏和民间歌舞伴奏。 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喜爱达卜,男女老少都会演奏。在维吾尔族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它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并起着协调乐队高、中、低音和统一节奏的指挥作用,除可合奏或伴奏外,还能进行独奏。 达卜音色清脆响亮,声音力度变化幅度较大,演奏技巧灵活多变,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不同乐曲情节气氛的作用。 手鼓造型可爱,颜色热烈,能产生欢快的气氛。编辑本段新疆手鼓的演奏 达卜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而形成特色各异的演奏风格与流派。传统的演奏技巧主要有鼓心音、鼓边音、掌音、指音、挫音和弹音等,奏出的音响高低顿挫,形成丰富的音乐语言。 此外,也可将达卜置于两腿之间,双手滚奏鼓边,发出如铃的乐音。 维吾尔族:演奏时,双手“虎口”扶住鼓框,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可用于击鼓。手指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能发出音响有别的“咚”、“哒”之声,音色千变万化,表现力极为丰富。摇动鼓身,使小铁环撞击鼓框,亦能发出“沙沙”的音响。 乌兹别克:演奏时,左手持握手柄,用右手拍击鼓面。在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和锡伯族,达卜通常由男子演奏。 尤为独特的是,塔吉克族的达卜,几乎全由女子演奏,这是多年来留下的传统风俗。编辑本段新疆手鼓的制作与结构 达卜鼓框木制,内缀有小铁环,单面蒙皮,各民族的达卜形制略有不同。 达卜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单面蒙以羊皮、小马皮或驴皮,鼓框内侧缀有许多小铁环而成。现达卜还多蒙以蟒皮,使发音清脆响亮。 在维吾尔族,达卜有大、中、小型三种,面径36~52厘米。一般乐队和手鼓舞伴奏常用中型鼓,鼓面直径约44厘米,鼓框高5厘米左右;木卡姆伴奏乐队则用大型鼓和小型鼓。 乌兹别克族的达卜,在外形、制作和奏法上,都与维吾尔族的达卜相似。锡伯族的达卜,鼓的背面设有一个手柄,拴系于鼓框内侧,鼓背用羊皮遮盖,中心留有通孔。 塔吉克族的达卜,鼓框宽大,形制别具一格。民间多使用白杨木制的旧筛子边据作鼓框,蒙以狼皮、牛皮、小马皮或驴皮。鼓框内侧不缀小铁环,有的只在鼓框中装以3副小铁钹。演奏起来,音色低沉、浑厚,装有铁钹的达卜,音响更为铿锵雄壮。编辑本段羌族手鼓 羌族手鼓是羌族的民间乐器。年代古老,又称“羊皮鼓”或“铃鼓”。羌语称“日木”。现流行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及黑水、汶川、理县、松潘等羌族地区。 羌族手鼓为木制鼓框,单面蒙羊皮,鼓框高约11厘米,鼓面直径30-40厘米,鼓框内置有横梁。鼓身连在一个呈弓形的木把上,木把上端雕饰以羊头,下端拴系双丝彩穗。鼓棰用藤条或杉木制作。羌语称为“尔握特”,呈勾形,长约58厘米,棰头缠以绸布,棰柄饰以彩穗。改革后的羌族手鼓,单面蒙以双层羊皮,鼓框外表彩绘条形纹饰,鼓框周围装饰丝质彩穗。羌族手鼓旧时用于祭祀等活动,为端松(即巫师)跳神时所用,巫师手持此鼓跳巫舞,又称“皮鼓舞”或“跳经”,羌语称“莫尔达沙”。现在经过改革和美化的羌族手鼓已用于歌舞表演。如《跳锅庄》、《铃鼓舞》等羌族民间舞蹈。演奏时,左手握弓形木把持鼓,右手持鼓棰敲击鼓心,发音低沉,击鼓边时则发音脆亮。演奏技巧有单击鼓面、鼓边和混合击三种。适于表现羌族人民粗犷豪放的民族风格。编辑本段非洲手鼓非洲手鼓(Djembe)起源于十三世纪曼丁人建立的马利王朝。最早出现可以回溯到公元500年,最初是由铁匠们手工制造的,它的形状来源于捣碎杂粮的臼,沙漏形状的外型,两端开口,用山羊皮包住较大的开口端,用双手演奏。 非洲手鼓比康加鼓和邦哥鼓更老,跟它形状差不多的Doumbek也跟它有关联。非洲手鼓在古代通过埃及尼罗河的贸易古道传播到中东和世界各地。 手鼓掌握着节奏,而节奏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在,生活在非洲西部的曼丁族人,天性乐观,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的歌唱,用他们那天才的音乐情感表达着快乐。在非洲原始、美丽大自然中,无论在白天、傍晚、夕阳西下或是繁星满天的夜晚,他们以歌唱感谢虽然贫穷但觉得幸福的一切。在所有跟劳动有关的事物上他们在热烈的歌唱,在男女相恋,招待客人时更要美妙的歌唱。很久以前每当他们唱的高兴的时候,他们就以双手击打着拍子,或击打着身边能击打的所有东西,打出欢快的节奏,跳出开心的舞蹈,就这样非洲手鼓(Djembe)诞生了。从此非洲手鼓再没有和曼丁人的文化、宗教、歌唱、舞蹈分开过,在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中,非洲手鼓如虎添翼,增加了无穷乐趣。 非洲手鼓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演奏着节奏,而且还传递着信息,他们这时给节奏赋予固定的信号,传达着他们想表达的具体事情,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用走出屋去,就已经知道村里所发生的一切,因为非洲手鼓的鼓声已经把当时的情况传达到每个人的脑海中。 非洲手鼓是一个宗教神性的鼓,在很多的宗教活动中都有它的身影,并可以用于出战时的战鼓,以及其他的社会活动中。 传统的非洲手鼓(Djembe)以山羊皮做鼓面,以实木做鼓身,以绳索捆绑拉紧鼓皮和调音。有的鼓身上刻有图案,漆上色彩,如一件工艺品。 时至今日,非洲手鼓(Djembe)有纤维和其他动物皮做的鼓皮,部分用金属圈和螺丝来调鼓皮的松紧。编辑本段演奏 非洲手鼓(Djembe)基本的演奏姿势有三个,1,坐在椅子上,鼓身微微向前倾斜,双脚夹住鼓,背部挺直。2,用背带把鼓绑在身上,站立并把鼓夹在双腿之间,身体微微向下倾斜。3,把鼓横放在地上,坐在上面击打。特别留意的是,在打非洲手鼓(Djembe)之前,请先把手上的饰物取下,以避免伤及手部和鼓面。 击打非洲手鼓(Djembe)不同的手法会产生不同的音色, 非洲手鼓(Djembe)基本音有三个。1,BASS(低音),手指合起来,以手掌击打鼓的中央。2,TONE(中音),手指合起来,以手掌的上半截手指部分击打鼓边。3,SLAP(高音),手指散开,以手掌底部的冲击力冲击手指击打鼓面。 以前的非洲手鼓(Djembe)学习方法是直接跟师傅学习,通过,聆听,观察,口述,练习,记忆来学习,但为了流传和推广,后期的鼓手把非洲鼓乐用不同的记谱方法记录下来,记谱方法有多种,有多线谱,英文字谱,和点,方块,圆圈等记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