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立柱广告牌的上部结构主要由牌面与立柱组成。其中的牌面结构一般由型钢焊接而成的钢架与表面铁皮组成,其作用是作为广告发布的载体。其设计要求满足结构强度、防雷、防腐等要求。
立柱是广告牌面的支撑,其作用是将广告牌面的自重及风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传递至基础结构,立柱的形式有钢架结构和单立柱结构等形式,目前主要以单立柱结构为主,其设计要求满足结构强度、防雷、防腐等要求。立柱的外径一般为1m~1.2m,壁厚一般为10mm~12mm。
单立柱广告牌的上部结构需要定期的进行刷漆保养,其上部结构的设计年限应满足广告审批文件的要求,上部结构主要是钢结构,其结构设计年限不宜太长,一般不宜超过15年。
上部结构设计制作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部分结构构件焊接不牢固,局部构件掉落;
2)刷漆保养质量不过关,导致腐蚀严重、色泽难看;
3)牌面结构不合理或焊接不牢固导致牌面扭曲;
4)牌面与立柱连接不牢固,导致牌面脱落。
地铁资源的一再丰富,一方面分散了原有线路的乘客到不同线路之间,但另一方面增加了整体地铁乘客流量以及加剧了一些多条线路换成战的集聚效应。因此,从刊例的涨幅来看,各大城市涨幅均在10%~20%之间,拉动整体价格的主要是优质站点以及一些大面积媒体——优质站点以大量人流为覆盖、大面积媒体以视觉冲击为卖点。同时,也可以看到许多线路新增的媒体多为大面积的墙贴等,无疑也是价格相对较贵的媒体。
商务楼宇:二、三线城市涨幅较大
楼宇液晶从原来的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户外媒体形式中的常规形式,因此无论从每年的投放量、媒体资源的增加以及刊例价格的涨幅都已经趋缓。一、二线城市的媒体资源也没有在2011年有明显的增加,因此相比较2010年1月份的刊例基本没有增长,而三、四线城市增加较为明显,增幅在20%~40%不等。
相对楼宇液晶,电梯海报的涨幅较校2011年电梯海报的购买周期从两周变为一周,因此整体价格有小幅上升。框架1.0涨幅平均在5%,而二、三线城市涨幅较高,平均在8%。增长较为明显的还是框架2.0,一线城市10%,二线城市同样高于一线城市在24%左右。
公交车身、候车亭:涨幅稳定
作为最传统的户外广告形式之一,公交车身、候车亭无论在媒体资源以及形式上面都相当稳定,因此在2011年的价格上面没有太大的涨幅。
上海和广州的候车亭由于2010世博和亚运已经大幅涨价,因此2011年价格回落,保持同北京一致的媒体价格。也就是说,一线城市保持在相同的价格上,二线城市平均涨幅在9%,三线城市平均涨幅在3%。
重庆市场经过政府2010年大规模整顿后,媒体数量大幅减少,同时相当部分被政府强制征用发布公益宣传,导致涨幅继续高达20%以上。
随着广告商在四级市场上的深入,投放量的增加,也促使四级城市媒体价格的增长,平均涨幅在10%。
公交车身基本保持在5%~10%的涨幅,个别增长较为明显的是那些上画面积大的公交车身,如北京超长型及豪华全车身巴士、深圳的特级线路等,平均增幅在20%~30%。因此媒体价格增幅主要集中在优势资源上。这也是众多客户争抢的对象。
公交、地铁LCD:稳中有升
经过两年快速发展,公交车LCD、地铁LCD进入稳定期。公交LCD方面,除了CCTV移动因为媒体价格低于市场其他媒体供应商而涨价之外,2011年终端屏幕数的增加也导致了其价格增幅远高于其他,平均在15%~25%,其他媒体平台涨幅在0%~15%。地铁LCD媒体涨幅主要表现在广州,原因是该城市2010年内开通了3条新线路及3条线路的延长线,媒体资源大大增加,因而刊例有了大幅的调整,接近70%,其他市基本没有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