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真正意义上的“安全膜”
玻璃安全防护,关乎生命和财产安全
什么是安全膜呢?
安全膜就是将传统太阳膜叠加到高强度基础薄膜之上制成的新一代玻璃贴膜。它具备太阳膜的一切控光功效,同时将玻璃的抗冲击强度提升百倍以上。自1990年代中期,安全膜的出现很快就使得传统太阳膜失去市场,发达国家很少有人在自己的车上贴太阳膜,有些国家甚至明文禁止贴太阳膜。
一张安全膜保住了40万
2006年3月,浙江省金华地区某企业的雷董事长的车窗被人砸了,所幸的是,他贴的安全膜保住了他副驾驶座上的40万现金没被窃贼拿走。而之前,2005年7月,他的车窗曾在短短的几分钟,被人用砖头砸破玻璃, 盗走3万元现金。
一张膜保住了四十万。不胫而走的消息顿时传遍了慈溪、义乌、绍兴、台州等高档车聚集的城市,浙江的媒体纷纷报道这个传奇的新闻。维斯塔安全膜,这一自始至终占据着安全膜概念主旋律的品牌,再一次引起人们的瞩目。其实,维斯塔安全膜真正引人注目,始自2004年11月。当时全国民营企业峰会在杭州召开,被推举为全国民企50强的老总们,都收到了一份价值2.5万元的赠礼――一套防弹级的车用安全膜。浙江001集团的董事长项青松得知该产品后,马上要求尽快给自己的车子安装安全膜。苏州永钢集团吴栋材、富春江通讯集团孙庆炎、宁波雅戈尔集团李如成等10多位企业家也都接踵而至地要求给自己的座车尽快装备。 2005年,浙江个私民营企业协会也正式发文,以对每件产品提供补贴的形式,向全省企业家推广这一产品,以保证浙江企业家的人身安全。 显然,这些企业家们预先看到了这种安全膜在现实中的作用。而之后事实同样证明了他们的选择十分正确。
一时间,维斯塔安全膜风靡全国,部分省市领导、云南省、浙江省、湖北省、河南省等地的禁毒警察、防暴特警等部门、著名学者和教授、艺术界、企业白领等精英人群,都先行一步成为维斯塔安全膜用户。尽管中维斯塔开出了相当苛刻的加盟条件,但短短一年中,全国还是有30多家加盟商挂出了维斯塔安全膜大旗。
太阳膜们急了
玻璃贴膜技术最初被用于改变玻璃性能,其基本功效就是利用薄膜改变玻璃的控光性能,把红外线、紫外线等有害光线拒之窗外,以达到节能、健康的功效。 国外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将玻璃贴膜技术大量应用于建筑玻璃和汽车玻璃上。以加拿大ACE安全膜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玻璃薄膜厂家,致力于高强度薄膜的开发,他们认为,玻璃的控光属性其实很容易通过玻璃自身的技术达到目的,比如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加入金属钴、金属铈等就可以有效阻止红外线和紫外线。但无论我们在玻璃自省如何打主意,就是无法改变玻璃的强度。易碎、脆弱,成为玻璃的知名缺陷,也使得玻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安全软肋。
1997年美国亚克拉荷马政府大楼所遭遇的恐怖爆炸袭击中,被爆炸冲击波吹散的玻璃碎片像刀片一样划伤数公里外的人群,人们意识到玻璃的危害远大于一颗炸弹的直接危害。美国政府随后颁布的紧急法令中,要求所有政府建筑物必须能够抵御爆炸侵犯,而能让普通玻璃抵御爆炸袭击的安全膜,全球仅加拿大ACE一家。加拿大ACE公司一夜之间名扬四海。
有了这样的玻璃安全膜,传统太阳膜还有什么用?毋庸置疑,国际上太阳膜商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被市场遗忘的太阳膜由此四处寻找市场和商机,闲置的设备、堆积成山的原材料总得有个去处……。不经意中,太阳膜们发现了方兴未艾、对汽车尤其是汽车装潢等后市场几乎完全没有概念的中国市场。太阳膜商家们发现,中国消费者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主见地跟风,人家都买的东西我也应该有;另一个特点是崇洋媚外,只要你标称这东西出自美国,那就肯定是好货;第三则是马大哈,商家说什么就信什么,不大愿意稍微地花点功夫去考证一下商家胡编乱造的性能和技术概念有无根据。
有了这个底子,商家们还怕什么呢?你不是要求隔热率吗?我说我这个膜是历史上最高的隔热率,达到97%,把热量几乎全部阻挡到窗外,你说要求阻挡紫外线吗?我这个膜能将99.99%的紫外线阻挡到窗外,让你丝毫不受紫外线侵犯!客观地讲,即便消费者不相信这些虚假宣传,你如何验证真假呢?隔热率是可以直觉验证,那紫外线呢,谁能在短时间验证阻挡住了没有呢?即便是你发现了这些宣传都是虚假的,有多大的危害呢?顶多是你白花钱还受热,被晒黑。你会去跟那个虚假宣传的商家理论吗?他可能转眼间就是另外一个品牌的超级太阳膜的经营者了,原先那个牌子人家不用了,厂家也消失了,消费者只有活该受骗。
点住太阳膜死穴的安全膜
安全膜一出现,就点住了太阳膜虚假宣传的全部死穴:性能,我说维斯塔安全膜能抗冲击,不信你自己来砸;我说维斯塔安全膜隔热86%,阻挡紫外线99%,这是公安部检测报告;你担心我演示用真品,安装时偷梁换柱地用假货?这是从给你安装的那卷薄膜上剪下的小片测试膜,贴在镜框玻璃上等你去检测,砸也行,射击也行,控光检测、隔热检测都行。
这不是大揭底吗?太阳膜商家们如坐针垫,惶惶不可终日般地筹划反击。先是买通个别记者,并掀起反安全膜狂潮:我们的生活这么安定,有必要安装可以防盗、防爆的安全膜吗?难道我们需要穿着防弹衣去上班吗?玻璃上贴贴太阳膜嘛就够了,为什么非要弄得那么吓人,贴个防盗的安全膜?没贼也把贼招来了!但这一次,既得利益者没有能糊弄者消费者,因为安全膜的前期消费者,集中在高级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群体中。跟风这个弊端,在此时成了有用的缺点。
尽管一百个不情愿,习惯用太阳膜忽悠消费者的商家们还是意识到安全膜的魅力,他们是无论如何打压不住掩盖不了的。这不,几个在国内太阳膜圈子里呼风唤雨的太阳膜商家,广州日晖薄膜、深圳法拉特太阳膜,都争先恐后地声称自己也有安全膜,并在2006年采用与维斯塔安全膜如出一辙的推广方式在各地亮相。当这些太阳膜商家推广安全膜时,乔森的讲话则成了他们的经典:安全膜是普通太阳膜的更新换代产品,太阳膜将随着安全膜的普及而退出市场。
话是没错,但新问题更严重。如果商家推崇的安全膜是假冒伪劣产品,那产生的隐患和危害就远大于伪劣太阳膜了。因为此时消费者的预期效果是防盗、防抢劫甚至防弹,那些假货别说防弹,随便一击玻璃就被贯穿了,什么防护功效也不会有。一旦遭遇侵犯,消费者财产甚至生命的代价不就是这张假膜吗?
好在关于安全膜,有稽可查的内容就多了。国际上对于玻璃薄膜的权威行业组织有国际窗膜协会、还有一个“抵御爆炸危害集团”组织,我们锁定安全膜知名厂家和品牌是不困难的,无非这么八九个厂家。你再给我冒出个张三李四,我就要问,你这个产品的厂家是国际窗膜协会制造商会员,还是美国抵御爆炸危害集团成员?都不是,那还是别告诉我你是一流、顶级的、最高的!先跟这两个机构商量好怎么排列你再出来宣传。
控光膜和安全膜的外观区别在于薄膜厚度,150微米(5-7密耳)以上厚度的薄膜方有一定的抗冲击强度,但安全膜制造和功效上,绝非加大厚度一件事情。要让这样厚度的薄膜牢固粘贴在玻璃上,且能随着玻璃曲率严丝合缝地连接在一起,同时具备比薄得多的太阳膜更高的透光率、隔热率、阻挡紫外线率,国际上只有屈指可数的三、两家企业可以做到。而达到防暴、防弹功效的安全膜,厚度则达到200-400甚至500微米,把这样厚度的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