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 栾树
拉丁学名: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二名法: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无患子目(Sapindales)
科: 无患子科(Sapindaceae)
属: 栾属(Koelreuteria)
种: 栾树(K. paniculata)
栾树是一种乔木,高可达10米,生长于石灰石风化产生的钙基土壤中,不耐寒,在中国只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下游,在海河流域以北很少见,也不能生长在硅基酸性的红土地区。栾树春季发芽较晚,秋季落叶早,因此每年的生长期较短,生长缓慢,树形扭曲美观,不太成材,木材只能用于制造一些小器具,种子可以榨制工业用油。但是一种良好的绿化用树。

栾树[植物] - 产地分布
原产于中国北部及中部,北自东北南部,南到长江流域及福建,西到甘肃东南部及四川中部均有分布。日本、朝鲜 也有分布。

栾树[植物] - 形态特征
栾树
落叶乔木。高达15m;树冠近圆球形。树皮灰褐色,细纵裂;小枝稍有圆棱,无顶芽,皮孔明显。奇数羽状复叶。小花金黄色。蒴果三角状卵形,成熟时桔红色或红褐色。花期6-7月,果期9月。落叶乔木,高达20m,树冠近圆球形,树皮灰褐色,细纵裂;小枝稍有棱,无顶芽,皮孔明显,奇数羽状复叶,有时部分小叶深裂而为不完全的二回羽状复叶,长达40cm,小叶7-15cm,卵形或长卵形,边缘具锯齿或裂片,背面沿脉有短柔毛。顶生大型圆锥花序,花小金黄色。蒴果三角状卵形,顶端尖,红褐色或桔红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栾树[植物] - 生长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