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琱生簋
产品年代:西周
产品规格:高17cm 口径11cm ; 高24cm 口径15cm
产品包装:锦缎盒
产品详细:簋是古代用以盛食物的器具。铜簋,最早见于商代。西周时,簋和鼎配合使用,成为标志贵族等级的器物。簋多以偶数出现,并有一套完整的使用制度。据文献记载:天子八簋、诸侯六簋、大夫四簋、士二簋。琱生铜簋内有铭文,文中主要提及的人物便是琱生和召伯虎。所谓"琱生"就是琱氏之甥。琱氏与召伯虎同宗,召伯虎是召氏宗子,琱生为支系。
琱生簋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的器物。相传原器早年出土于陕西,共有两件,五年琱生簋和六年琱生簋。其中六年琱生簋保存完好,现流失国外。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的一件,是张少铭先生所捐。此簋无盖,侈口浅腹双耳高圈足,两侧附凤首形环耳,通高二十二点二厘米,口径二十一点九厘米,以饕餮纹为主要纹饰。五年琱生簋铭文上半篇珥已残,器内有铭文十一行,一百零三字。记叙了琱生在一次关于田地的狱讼中,为了赢得官司,求得同宗的召伯虎的庇护,得以胜诉的历史事件。琱生作此簋是为了纪念此事。铭文记载的情况是了解西周宗法制度与土地制度的珍贵史料,所以琱生簋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艺术品,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被古研究学者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反映。
五年琱生簋现藏于 中国历史博物馆。
六年琱生簋现藏于 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
琱生簋铭文白话译文:
六年四月甲子那天,王在蒡。召伯虎告诉(琱生)说:"我大功告成了。"(又)说:"止公为你诉讼的事交纳了贝,这场官司平息了,有了结果。(这)也是我父母幽伯羌的命令。我成功了!我就(止公附庸的)土田(数)征求有司(的意见),(虽然)我有记录土田的文书,(因未有定论)不敢封存于官府。现在我已经征求(了意见),有司说:''''遵从命令。''''现在我已经把全部的契约写好送给你"。琱生用玉璧回报了召伯虎。琱生答谢称扬我宗君的赏赐,因而制作了祭祀我烈祖召公的宝簋,希望子子孙孙万年珍贵地使用,让它在宗庙里祭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