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易手几度浮沉
“荣事达”是中国家电品牌,产品线涉及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小家电和新型能源等众多领域。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荣事达”即以一句“荣事达,时代潮”而为国人所知。在鼎盛时期,曾连续多年夺得洗衣机销量冠军,并跻身中国家电业前三强,也由此成为安徽的“经济名片”之一。
其商标“荣事达——ROYALSTAR”曾跻身“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之列。 2006年,经中国品牌研究院权威评估,“荣事达”品牌价值超过26亿元,位居中国最具价值驰名商标排行榜第54位。
但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荣事达企业发展开始出现一波三折。其中,最为外界关注的是拥有冰洗业务的荣事达中美合资公司的多舛“命运”。
1996年,荣事达中美合资公司成立,其中,原控股方美国美泰克公司占50.5%的股份,荣事达占49.5%的股份。经过几年合作,两家公司由于在文化、管理上的差异,导致合资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不得不最终选择“离异”。2002年1月,美泰克决定转让其所持合资公司股份。
2004年11月,欲进军冰箱和洗衣机领域的美的集团,收购了美泰克持有的合资公司50.5%股权;2005年7月,美的集团增持荣事达集团持有的合资公司24.5%的股权后,共持有合资公司75%的股权;2008年12月,美的收购剩下的25%股权,合资公司就此成为美的的全资子公司。
不过,尽管荣事达旗下企业的股权一再变化,但在此期间,当时的荣事达集团一直也没有放弃“荣事达”品牌。
据介绍,早年,把荣事达三洋合资公司作为核心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就是维护和提升荣事达品牌的一个战略举措;同时,荣事达还在冰箱、洗衣机之外的领域里运作荣事达品牌,以弥补合资公司股权飘忽不定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在品牌上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结构链。
据悉,目前,除美的租赁使用“荣事达”品牌生产冰洗产品外,在新能源、小家电、电动车等诸多领域,还有诸多企业获得许可使用“荣事达”品牌。
而尤为关键的是,出于对“荣事达”品牌的保护,不让这一昔日的品牌衰落和消失,荣事达集团一直保有商标所有权。 2011年3月,在荣事达集团清算关闭后,相关资产和商标由
“经济名片”日益失去光彩
然而,有关方面的种种举动,并未能挽回荣事达品牌在市场上的颓势。
在全面收购荣事达合资公司后,2008年,美的再度出手收购小天鹅,并对旗下业务进行新的整合。而在此过程中,在洗衣机领域一度颇具影响力的荣事达品牌,相对处于弱化位置。
但由于美的当时实施“双品牌”并没有违背当初的约定,除了对程序上的不满,荣事达集团对此只能表现出更多的无奈。
此后,荣事达品牌的市场地位日益式微,目前已岌岌可危。
据中怡康(CMM)对全国439城市的2100家商场、4277家门店零售监测显示,自2008年年底以来,“荣事达”在洗衣机无论是在一二级市场还是在三四级市场,销量的市场份额均呈持续下滑趋势。2011年底,其市场份额较2008年底降幅均达8%以上。
在冰箱市场,自2009年2月份以来,“荣事达”的销量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截至2011年12月份,其市场份额已经由开始的2.09%下降到0.33%;在冰箱市场,“荣事达”的份额已微不足道。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荣事达”正日益沦落为低端品牌。中怡康的数据显示,在价格上,在一二级市场,荣事达洗衣机的平均单价仅为1075元,平均单价不足“博世”的四分之一,比“三洋”低881元,比“小天鹅”低767元,比“美的”低390元。在三四级市场,“荣事达”洗衣机的单价,甚至低于“澳柯玛”、“威力”等二三线品牌。
“荣事达”这一安徽昔日的“经济名片”,正悄然失去曾经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