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方法
哈密大枣既可鲜食、又可煮食、作枣泥、枣羹等,用清水或温水润上十分钟左右,味道很是糯软香甜,特别是做八宝饭、煮稀饭,味道更是奇佳。哈密大枣亦能入药,中药称“白益红”,有“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平胃、通九窍、久服轻身延年”之功能。另外还含有药用价值的月桂酸、豆冠稀酸和油酸、花生酸、亚麻酸等,具有补脾益气,润肺生津,养颜驻容,延年益寿之功效,素有哈密大枣“天下一绝”的美称。

新疆风沙较大,自然晾晒的土特产,难免会有灰尘,为便于储存,没有经过任何水洗的,建议吃时擦洗干净表面的灰泥,吃多少洗多少。干枣干度较高且较硬,易于储存,可根据个人口感,用清水或温水润上几分钟,就变软了。平时存放于冰箱较好。
适宜人群
男女老少皆宜。哈密大枣是年轻女士养颜驻容的最佳美味食品,是孝敬老人的最佳礼物,更是送亲朋好友的最佳选择。
发展概况
哈密栽培大枣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清代曾作为皇宫的贡品,以其【极高的营养价值】以及个大、皮薄、核小、肉厚、颜色好、含糖量高,干而不皱等优点,在国内外市场上驰名。哈密大枣既可鲜食、又可煮食、作枣泥、枣羹等,特别是做八宝饭、煮稀饭,味道更美。
哈密日照长,幅射强,积温高,温差大,适合大枣等果树的生长。尤其是在哈密市五堡乡,大枣树根系发达,在沙地、荒地、一般盐碱地上都可以生长结果。它初夏开花,九月果熟,树上宛如挂红玛瑙,流芳溢香,光彩夺目。一个个红艳艳,光亮亮,大者如核桃,群众称它为红宝石。哈密是新疆著名的瓜果之乡,这里不仅因盛产哈密瓜驰名中外,而且还以盛产哈密大枣誉满天下。早在大清朝光绪年间,广东南海诗人张荫恒就曾留下“枣大疑仙种”的赞美诗句。
哈密大枣是红枣家庭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优良品系,是在新疆哈密山南平原戈壁的特定气候条件下生成的果中珍品。该果个大饱满、色泽红润、核小肉厚、甘甜爽口。据西北农大实验中心测定:哈密大枣(鲜枣)平均单个鲜重超过15克,最重可达32.1克,出肉率96%,总糖含量69.71%,明显优于内地大宗枣品种 。哈密大枣的显著特点是:果实个大、肉厚、皮薄,含糖量高,富含锌和维生素,色泽紫红具光泽,无污染,甘甜爽口,宜于鲜食和制成干果。

中、高档的哈密大枣在乌鲁木齐一般市场在80到90元。超市中在110元左右。价格往往随个头大小而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哈密市大枣种植从初期的庭院种植,发展到现在的标准化建园,呈现出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大枣产业已成为哈密农民增收的红色产业。
1993年以后,哈密市开展了以哈密大枣种植为主的经济林建设,由庭院分散种植逐步走向大田集中栽植,由粗放经营逐步走向集约化经营。1998年,哈密市完成7万亩大枣商品经济林基地建设。近年来,哈密市制定了推动大枣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大枣为主的南园林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大枣面积累计达27万亩。
随着红枣建园规模增大、面积增加,哈密市开始全面推行标准种植模式,规定了间作方式、作物种类及间作宽度,呈现出建园标准化的特点,造林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在大枣种植中,哈密市抽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乡镇农户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抚育管理。今年哈密市提出建设红色产业区,以西戈壁开发区和远郊乡镇为重点,在西戈壁、二堡、大泉湾等乡镇建设规模化红色产业带,以整村、整乡推进为手段,推行精细化、精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着力提高建园标准和产量质量,推动全市林果业向良种化、基地化、产品商品化方向发展,以哈密大枣为代表的哈密特色林果业,成为哈密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