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高效节能灭菌灶最新建造技术
开发食用菌生产,培养料灭菌是关。所以,首先必须具备灭菌设备(即:常压或高压灭菌锅)。高压锅具有升温快、节能源。但造价高,特别昂贵。而且这类型的灭菌锅还需要与锅炉等设备相配套,一次投资非常巨大。不仅如此,还有地方质检部门对其监管、操作人员也必须是该行业持有资格证书的特种工。
常压灭菌锅是土木砖水泥结构,具有容积大、造价低。所以从事食用菌生产者目前都采用这种模式。
一、传统常压灭菌灶存在的弊端
1.1上温很慢培养料易变质 传统的常压灭菌灶存在着升温慢,热效率低(燃烧的火焰一经锅底便流串到大气中),开始灭菌需要十几个小时,乃至更长时间袋内的温度才能达到100℃。这样以来达到灭菌所需要的温度时间太长,导致袋内培养料中的病源微生物繁殖加剧,生产了大量的代谢产物,使培养料腐败变质。如此以来及使灭了菌,往往造成接种后,菌丝不吃料或生长极为缓慢,必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使生产成本无形增高。
1.2 锅内水位难以控制 往往造成灭菌失败 由于灭菌效果是由蒸汽量来决定的,而蒸汽量又与锅中水容量和蒸发面积来决定的。在实际灭菌中,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锅中水位在单位时间必然减少。现行条件下都是采取隔一段时间向锅内加一次水,这样以来使得锅内水或是多或是少,水温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来锅中水温是100℃,当加水后,温度则下降很多。既使加的是热水,可是,从很小口径的水管中流入锅内时,其温度已降无几。这样即使达到灭菌时间,但程度不够,必将造成灭不彻底,还经常将锅烧干爆裂,导致灭菌失败。
1.3 热利用率低 消耗能源多 使灭菌成本增大 传统灭菌灶是对锅底部直接加热,这样一方面是燃料不能得到充分燃烧;二是燃烧的火焰一经锅底便流串到大气中,使得大部分的热量得不到利用;三是至开始点火到灭菌结束,整个过程都在燃烧,没有控制系统,从而造成大量的燃料消耗。这样,无形之中增大灭菌成本。有的每袋(瓶)灭菌成本高达0.10元左右,有时还往往居高不下。面对当今激烈竟争的食用菌市场,使得食用菌开发者难堪甚负。
二、食用菌高效节能灭菌灶不仅具有高效 节能 且安全 理想
针对以上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安徽省金农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http//www.ahjngs.cc(百度搜索)总经理、全国科普带头人邓衍领高级工程师带领公司科技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设计出较为实用的“食用菌培养料常压高效节能灭菌灶”。该灭菌灶含概三项专利技术,于2011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发明专利证号:CN201110133776.7, 公开号:CN10220513A。
2.1 快速上温 产蒸汽量大 灭菌成品高 “食用菌高效节能灭菌灶”利用热传导、对流、辐射等原理。 升温快,2小时灶内温度可达105℃。灭菌彻底无死角,成品率达100%,较常规灶节约燃料65%以上。
2.2 具有自动补水系统 始终维持锅内水位平衡 “食用菌高效节能灭菌灶”设有自动补水系统,在加热的过程中,单位时间锅内蒸发了多少水,就能及时得到补充多少。自动维持锅中水位水平衡,长时间烧锅内水位不减,且始终温度不受其影响。
2.3 增设节能装置 及大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食用菌高效节能灭菌灶”增设有控温系统,改革传统灭菌灶存在着一直在燃烧的现象。我们在考虑保温的同时,也更重视能源的利用。有效的将灭菌过程“大火——小火——大火”等三个阶段有效把握与控制,从而更进一步的使成本降到更低。
2. 4 设计精准测水装置,随时直接观测锅中水位变化 该设计利用巧妙(物理学原理)技术能有效的检测在灭菌过程中密封状态下锅内的水位变化,对补水系统及锅内单位时间产蒸汽量做到了如指掌,从而确保生产安全。
2.5 高效进出料设计 及大减少工作量 “食用菌高效节能灭菌灶”的另一特点是打破传统灭菌时的料袋(瓶)一个一个的搬进与搬出,需要很大的劳动量投入。我们设计将所有待灭菌的物料(袋、瓶)实行整出整入方式(即多人上千次需要几个小时强大的劳动量变为只需一至二人在几十分钟就能轻松完成),这无疑将菇农从繁杂工序中解脱出来,从而及大减少工资的投入。
2.6 先进的灶门封闭技术 “食用菌高效节能灭菌灶”的灶门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对灶门能够方便快捷进行密封操作。具有密封性能好,彻底杜绝传统灶门无法封密造成蒸汽外溢无故损耗能源。
2.7 易于建造 可就地取材 成本低廉 我们设计的宗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食用菌爱好者着想。我们对“食用菌高效节能灭菌灶”进行全面剖析,编写技术资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易于建造可就地取材。主要原料是:铁皮、砖和水泥等。设计要求是:有效占地面,容量最大化。
综上所述:安徽省金农食用菌科技公司发明的“食用菌高效节能灭菌灶”集多种优越性为一体,将物理学原理应到现实生产中,使科学技术与菇农现有条件有机结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其技术与功能是目前国内所有食用菌节能灶的建造方式与之无法相比靡的。难怪有业内权威人士称之为——发展食用菌生产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