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产品的主要参数是:单片换热面积(m2),装机面积(m2),通道直径(mm),物料量(t/h),每通道流量(kg/s),传热系数k值(w/m2.k),以及框架的尺寸等。有些设备还表明它的热力参数,如θ值和je(kpa/htu)等。k值通常是以水对水在40℃下、压力降为50kpa时测出的数值;θ和je值均随通过流体量而变化。在产品资料中还标明其容许的使用压力和温度。
关于板式换热器的选用,国外的生产厂家通常是根据用户提出有关的数据,主要是冷热两种物体的种类、数量和性质,以及工作的条件,由他们通过计算选择最佳方案,提供用户决定。但国内的制造厂,对某些行业较有经验,对某些行业仍经验不足,有时需由用户自行选定。这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加热面积不可按照原有管式加热器的面积,一般只需后者的30%~50%。应通过有关传热的计算来决定(这种计算比较复杂,此处难以列出)。
2、注意设备的通道直径即角孔和连接管的直径,它决定了物料的通过量。如选用了较大的通道直径,在以后有需要时可以增加板片数量来提高物料处理量。直径不足会限制物料的流量。特别是在使用低压蒸汽作热源时,管径不足会使进汽量不足,严重降低换热器的性能。例如,管径为200mm的换热器,如管中蒸汽流速为30m/s,当蒸汽温度为100℃时,
通过的蒸汽量只为2t/h,
110℃的蒸汽量为2.8t/h,120℃的蒸汽量为3.8t/h。它们不一定能满足加热糖汁的需要,这就会明显降低板式换热器的性能。国内某糖厂新购的设备就因为这个问题(通道直径不足)而性能很差。
3、板片之间的间距(缝隙宽度)也很重要,多数板式换热器的这一数值为5~6mm,可应用于液体,也可使用略有正压的水蒸汽(汽压0.03~0.1mpa)。有些产品的这一数值小于4mm,只能用于液体或压力较高的蒸汽;如使用低压蒸汽,则因通道面积不够限制了进汽量,也降低了换热器的性能。
4、如果设备的性能参数提供了θ值,应复算它是否适当。
目前通用的换热器的板片,由于片间的缝隙和空间较小,用于含有固体杂质(特别是纤维状物)的液体时易堵塞,而且不适宜使用压力很低(有真空)的水蒸汽为热源(因为它的比容和体积很大)。80年代末以后,开发制成了一种“宽缝”(wide-gap)的、亦称自由流动(free-flow)
的板式换热器,板片间的宽度较大,平均宽度约12mm,板片之间的空间大很多,可用于含有纤维类杂质的液体,也可使用低压(有较高真空度)的、比容很大的蒸汽。这种板片的波纹深度大,用特殊设计的波纹形状来加强板片的刚性,板片之间的接触点较少。这种板片较难制造,价格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