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酮
中文名称:呋喃酮,
英文名称:Furaneol;DMHF;Strawberry furanone;2,5-Dimethyl-4-hydroxy-3[2H]-furanone
化学名称: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菠萝酮,草莓酮
化学分子式:C6H8O3
分子量:128.13
CAS No:3658-77-3
EINECS号: 222-908-8
FEMA号: 3174
MDL号:MFCD00010706
性状:白色至浅黄色结晶体或粉末状固体。
香气:具有强烈的焙烤焦糖香味,特征香气为果香、焦香、焦糖和菠萝样香气。白色至浅黄色结晶体或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天然品广泛存在于菠萝、草莓、柑桔等水果中,1965年J.O.Rodin等人在菠萝汁的萃取液中首次分离出呋喃酮,并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式。
熔程:75-78摄氏度。
熔点:73-77ºC(lit.)
沸点:188ºC
密度:1.049g/mLat25ºC
折射率:n20/D1.439
闪点:>230°F
储存条件:2-8ºC
溶解度: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用气液色谱法(GT-10-4)用极性柱在适当溶剂中测定。
天然存在 天然品存在于草莓、燕麦、干酪、煮牛肉、啤酒、可可、咖啡、茶叶、芒果、荔枝、麦芽、鹅莓、葡萄、加热牛肉、菠萝等中,香味阀值为0.04ppb就具有明显的增香修饰效果,因而广泛用作食品、烟草、饮料的增香剂。呋喃酮虽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但由于其含量很低,不能满足日常所需,现在食品行业所用的多为合成产品。市场上的以瑞士的芬美意公司合成的呋喃酮为首,其开创了独特的微包埋技术大大减少了呋喃酮在贮存和使用中有效成分的散失.
合成方法:1. 3己炔-2,5-二醇法;2.醛法;3.乳酸酯法;4.α-D-吡喃葡萄糖苷法。
用途:GB 2769-2007规定为可用于食品香料。可广泛用于食品,饮料以及日化产品中,使美国使用香料协会(FEMA)(登记号:3174)和欧洲香料理事会(文号:536)认可的使用安全香料。
贮藏:应封装在充氮铝箔袋中,开封应尽快使用或储存于充氮容器中避光阴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