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公元1357一1419)生于青海塔尔寺一个藏族牧民家庭,六岁时被萨迦派名僧曲吉东珠仁钦带到夏琼寺进行培养。七岁受沙弥戒,法号称洛桑扎华。大师从六七岁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神童智慧,未经过老师的指点,和小僧人一起玩耍中学会了藏文字母和拼读。在曲吉东珠大师身边学习了十年,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十六岁时进藏,为求名师几乎走遍了前后藏各教派诸大寺院,拜仁达瓦等名师三十多人。二十四岁时在那唐寺参加了因明、大小乘阿毗达磨、律学等四论答辩,获得了四明博士学位。此后又游学萨迦、桑普、泽当等寺参加般若学和其他大论的答辩,以超人的智慧和辩才博得了学界的称赞。大师在三十岁前学完了显宗经典名著大论。三十一岁时写出了旷世之作《般若金珠蔓论》。此后又用于多年时间学习了续部密法,得到了各派的密法传承。
宗喀巴大师是闻思修全面结合的典范。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是大师的一个突出特点。大师求知若渴,但却绝不盲从。对前人的疏论、学说、概念甚至词义解说都要经过寻根究底的审视考察,才决定取舍。如大师在《缘起理赞》中说:“如此珍贵无比之法,却被学浅无知之辈,搞得就像马兰花草,交错倒置乱无头绪”,“见此情景于心不忍,千辛万苦探索求知”,“当时研究教内教外,众多有关疏解论议,使我产生种种怀疑,不得其解忧心如焚。”就是这种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促使他对显密经典理论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吸收前人正确的理论,批判错误的观点,提出新的论证见解,使得长期被无知、曲解、邪说云雾覆盖的龙树、弥勒的显密经典学说重放光明。大师对显密理论在逻辑上的统一性、合理性,教理的开掘和解释的高度精确化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大师开拓性的研究成果,都反映在一字千金的论著中。大师一生著作共有十九函,一百七十四种。经论字数相当于十九部《菩提道次广论》。在理论上具有分辨能力的人,对各种经论解说进行对比后,对宗喀巴不产生深刻的敬仰是不可能的。
宗喀巴降世时藏传正处于一个衰败的年代。僧侣戒行不严,教风不正,思想混乱。宗喀巴大师以大智大勇肩负起了改革振兴的历史使命,除了力挽狂澜、大刀阔斧地从教义理论上进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外,还从整顿戒律,整顿教风,建立学院式的寺院,加强经学正规教育,培养戒律严明、兼通显密教理的知识型的僧侣队伍方面做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贡献。
宗喀巴的这种突出贡献,得到了各个教派的充分肯定。宁玛派称颂宗喀巴是莲花生的化身,宁玛派著名学者居米旁作赞说:“佛菩萨的终极理,缘起性空甚深义,造出正确可信论,除您之外还有谁?”第八世噶玛巴作赞说:“北方佛陀殊胜教,邪风侵扰衰败时,驱邪扶正宗喀巴”,“说空无敌宗喀巴”。在宗喀巴众弟子中,建寺兴教、著书立说、作国师法王者,在藏传史上做出过特殊贡献的高足弟子,见于史书的就有一百零六人,普通僧俗弟子有数十万人。班禅就是他的两大弟子的转世系统。宗喀巴大师的亲传和再传弟子将他的清净法脉传遍了中国西南、西北各少数民族地区和北部满蒙地区,成了明清两代王朝朝廷信奉的主要宗教,并在北京建起了属huang教的喇嘛庙。
宗喀巴降生六百年之际,藏传得到了第二次向外辐射的大好机遇。她以独有的哲理和价值观,丰富的文化内涵,进大了科技虽然发达,但精神文明却面临危机的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