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30*26专业制作大型储备罐 水泥罐 沥青罐 大型油库
储油罐的检测及产品结构介绍
钢制储油罐焊缝及微裂纹的检测主要是检验焊缝的外观成型质量,检验内容一般为焊脚高度、咬边、焊接变形、焊瘤、弧坑、焊缝直度等,以及焊缝的内在质量,如夹渣、气孔、未焊透、裂纹、未熔合等。钢制储油罐焊缝及微裂纹检测步骤有:
(a)对钢制储油罐内外表面和焊缝及热影响区先用肉眼观察一遍,对哪些地方存在裂纹有个基本的了解,对存在疑问的部位进行仔细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发现可能出现微裂纹之处,应做出标注,做好记录。
(b)对钢制储油罐的对接焊缝进行100%超声探伤或100%渗透探伤等方法。
(c)钢制储油罐的被检表面形态直接影响检测灵敏度,清洁的工件表面是检测取得成效的前提。众多容器的破坏事故表明,使用中产生的危险缺陷大多位于与介质接触的内表面,因此容器内部的介质污迹、锈蚀和氧化皮必须清理干净并经检测人员检查合格。可采用100%磁粉探伤的方法。鉴于气柜内外表面需检测的焊缝处于平、横、立、仰的全位置状态,检测前需用A1-30/100型标准试片校验仪器,试片应贴于操作条件最恶劣、对检测灵敏度影响最大的仰立部位(如球形容器内上极板焊缝,卧式容器内表面顶端焊缝)来校核综合性能灵敏度,才能保证不发生缺陷漏检。值得注意的是:对一般介质的容器焊缝进行磁粉检测,通常选用磁膏配制的水基磁悬液,磁粉颜色需与被检表面有较大反差。用磁膏配制水基磁悬液时必须注意:先把磁膏与少量的水混合研磨成糊状,再按规定想煤气柜中加入规定量的水剂,如此配置的磁悬液浓度较均匀,悬液中磁粉不结团,检测灵敏度较高。在对盛装油性介质的容器进行磁粉检测时,如果被检内表面焊缝的油膜难以处理干净或者作水断试验不合格时,必须用油基磁悬液,油基磁悬液用高闪点、低浓度的煤油配制,也可用50%煤油 + 50 %变压器油配制。用磁膏配制油基磁悬液时应注意先把磁膏与少量的油混合研磨成糊状,再按规定加入规定量的油剂。对较光滑的被检表面或仰立部位的焊缝进行检测,应选用粘性较大的油载液(如30%煤油+ 70%机油)配制的磁悬液,以防止在磁粉检测时,磁悬液流淌速度快造成磁粉无法在缺陷表面聚积而发生漏检。
(d)对使用100%磁粉探伤、着色探伤、100%超声探伤或100%渗透探伤等方法发现的缺陷(钢制储油罐焊缝及微裂纹区域内),再次利用射线探伤复查,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采用任何一种检测方法所发现的可疑裂纹,要持慎重态度,不应急于下结论,而应采用会诊方式,利用各种检测方法再进行重点复查,还可以让检测人员畅所欲言,对检测结果发表意见,集思广益。通过以上工作,确定钢制储油罐微裂纹的位置、走向、埋藏深度,再确定修复方案,确保钢制储油罐的安全运行。
储油罐的基本结构知识
储油罐的随着应用的不断广泛,储油罐生产厂家也不断的增多。储油罐的材料分为罐体材料和附属设施材料。卧式储油罐罐体材料可按抗拉屈服强度(6s)或抗拉标准强度(6b)分为低强钢和高强钢,高强钢多用于5000m?0?6以上储罐;附属设施(包括抗风圈梁、锁口、盘梯、护栏等)均采用强度较低的普通碳素结构钢,其余配件、附件则根据不同的用途采用其他材质。制造储罐常用的国产钢材有20、20R、16Mn、16MnR以及Q235系列等。
储油罐的构造拱顶储罐是指罐顶为球冠状、罐体为圆柱形的一种钢制容器。拱顶储罐制造简单、造价低廉,所以国内外许多行业应用最为广泛,最常用的容积为1000-10000m?0?6,目前,国内拱顶储罐的最大容积已经达到30000m?0?6。
罐底:罐底由钢板拼装而成,罐底中部的钢板为中幅板,周边的钢板为边缘板。边缘板可采用条形板,也可采用弓形板。一般情况下,储罐内经<16.5m时,宜采用条形边缘板,储罐内经≥16.5m时,宜采用弓形边缘板。
罐壁由多圈钢板组对焊接而成,分为套筒式和直线式。
套筒式罐壁板环向焊缝采用搭接,纵向焊缝为对接。拱顶储罐多采用该形式,其优点是便于各圈壁板组对,采用倒装法施工比较安全。
直线式罐壁板环向焊缝为对接,优点是罐壁整体自上而下直径相同,特别适合用于内浮顶储罐,但组对安装要求较高、难度亦较大。
罐顶:罐顶有多块扇形板组对焊接而成球冠状,罐顶内测采用扁钢制成加强筋,各个扇形板之间采用搭接焊缝,整个罐顶与罐壁板上部的角钢圈(或称锁口)焊接成一体。
储油罐容积一般都小于100m?0?6,通常用于生产环节或加油站,卧式储罐环向焊缝采用搭接,纵向焊缝采用对接,圈板交互排列,取单数,使端盖直径相同。卧式储罐的端盖分为平端盖和蝶形端盖,平端盖卧式储罐可承受40Kpa内压,蝶形端盖卧式储罐可承受0.2Mpa内压。地下卧式储罐必须设置加强环,加强还用角钢煨制而成。
随着储油罐数量的不断增加,给油库的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原油在储油罐中有一定的储存时间,其温度不能低于某个数值。为了保证储油罐能够安全运行,就必须对储油罐进行加热升温,但是由于对罐内原油温降过程中温度的分布状况不清楚,仅凭借经验进行升温操作有一定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