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00.c.aliimg.com/img/ibank/2012/731/039/716930137_1058571347.jpg)
![](http://i00.c.aliimg.com/img/ibank/2012/191/039/716930191_1058571347.jpg)
![](http://i02.c.aliimg.com/img/ibank/2012/991/039/716930199_1058571347.jpg)
![](http://i04.c.aliimg.com/img/ibank/2012/202/039/716930202_1058571347.jpg)
![](http://i00.c.aliimg.com/img/ibank/2012/240/039/716930042_1058571347.jpg)
古装电视剧中、会客厅里、元宵花灯节上……,我们总会见到宫灯的身影,或许不少市民并不知道它确切的名字,尤其是近年来,西方元素的冲击让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文化元素一度面临生存困境。然而,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人民群众对于追寻民族精神的愿望日益强烈,中国文化越来越来受到国内民众的喜爱,李仰东更加坚定了发展宫灯艺术的决心:“虽然现在东艺宫灯的市场份额还不大,但因为拥有近百年的历史积淀,相信我们能作出国内一流的宫灯产品。
藁城宫灯历史源远流长。它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历史悠久,历经漫长的岁月,传承至今。在中国河北省藁(音“稿”)城,有一个“灯笼之乡”,这里的灯笼制作开始于中国历史上的汉代,至今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藁城灯笼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宫灯”,说起来这里边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中国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来到藁城,正是正月十五,一看遍地都是红灯,特别好看,就选了几盏带回去在宫中悬挂,所以藁城灯笼从这儿得了个名叫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