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永册电气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销售高压负荷开关,真空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 ,高压熔断器,高压互感器,真空接触器,避雷器,操动机构,绝缘子,穿墙套管,电力金具,电磁锁,带电显示装置等系列产品。
永册电气,永久品质。由于产品型号较多,价格各不相同,请先咨询再订购,量大更优!我司传真订购合同,请先确认并签订好,款到发货。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
上海销售热线:13166116696 电话:021-60517611
售后服务专线:13296247611 传真:021-60852444
浙江销售热线:15306779877 电话:0577-62967668
售后服务专线:15356225626 传真:0577-62967669
企业邮箱:shyonce@163.com QQ:76988007
公司网址:http://www.shyongce.com

产品简介
GW4-35型户外交流隔离开关是供高压线路在无载流情况下进行切换线路,以及对被检修的高压母线、断路器等电气设备与带电高压线路进行电气隔离之用。在主闸刀处于分闸位置时可提供一个符合安全要求的可见绝缘距离。

产品参数
额定电压:35KV
额定电流:400A、600A、1000A
机械寿命:>=2000次
静拉力(N):Fa2=800N Fb2=200N
操作力距:300Nm
隔离开关额定峰值耐受电流:80KA
隔离开关额定短时耐受电流:31.5KA(4S)
接地开关额定峰值耐受电流:50KA、80KA
接地开关额定短时耐受电流:20KA(4S)、31.5KA(4S)
GW4-35户外高压隔离开关
型号含义

产品参数
额定电压:35KV
额定电流:400A、600A、1000A
机械寿命:>=2000次
静拉力(N):Fa2=800N Fb2=200N
操作力距:300Nm
隔离开关额定峰值耐受电流:80KA
隔离开关额定短时耐受电流:31.5KA(4S)
接地开关额定峰值耐受电流:50KA、80KA
接地开关额定短时耐受电流:20KA(4S)、31.5KA(4S)
使用环境条件
海拔高度不超过3000m;
周围空气温度:上限+40℃,下限-30℃;
风压不超过700Pa(相当于风速34m/s);
地震烈度不超过8度;
覆冰厚度不大于10mm;
安装场所应无易燃、易爆危险品、化学腐蚀及剧烈振动;
支柱绝缘子污秽等级;普通型为0级、防污型II级。
GW4-17.5(40.5)系列户外隔离开关 GW4-17.5(40.5)系列户外隔离开关适用装置在户外交流50Hz.额定电压分别 型号 额定电 额定电流 峰值耐受 4秒短时耐受 GW4 -17.5 17.5 200 40 16 400 50 20 630 50 20 1000 63 25 1250 63 25 40.5 400 50 20 630 50 20 1000 63 25 1250 80 31.5◎概述
为17.5KV和40.5KV电力系统中,供线路在有电压 无负载时作为开合电路之用。产品符合GB1985及其他相关标准要求。◎使用环境条件 海拔不超过3000m;
环境温度上限为+40℃,下限-25℃;
风速不超过35m/s;
无导电或起化学作用气体和蒸汽的场所;
无火灾
爆炸危险的场所(污秽等极不超过Ⅲ极);
地震烈度不超过8度。◎型号及其含义 ◎主要技术参数
压(KV)
(A)
电流(KA)
电流(KA)
HGW4
HGW4 ◎结构简介 隔离开关由底座.绝缘支柱及导电部分以及操动机构等组成。每极有两个支柱,
每个支柱上端各装有导电闸刀.两部分闸刀触头接触处在两支柱的中间部位。
支柱的下端各装有轴承套,在操动机构的带动下,可使闸刀作水平旋转90度,从而达到分合闸之要求。隔离开关为单极
型,也可通过连杆将三极连成能够联动的三极型式。配用CS11(不接地)CS8-6D(单接地)
CS17(双接地)型手动机构操作。(可根据需要配电动机构)从上述结构简介中不难看出,本隔离开关结构合理,操动灵活自如;可单极,也
可三极使用,安装方便;触也开距大,绝缘安全可靠。还可根据用户需要,不接地或配装单边接地或双接地均可。
售后服务承诺书
我公司本着优质、高效、发展的精神,以优质的产品、贴心的服务为理念,并公开、负责地向您郑重承诺如下:
1. 我厂出售的所有产品最低保修期为一年,部分产品保修三年。保修期内免费上门维修(人为因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所引起的故障或破坏除外)。
2. 在接到报修通知后,七个工作日内赶到现场并解决问题。
3. 用户可以通过售后电话咨询有关技术问题,并得到明确的解决方案。
4. 用户在正常使用中出现性能故障时,本公司承诺以上保修服务。除此以外,国家适用法律法规另有明确规定的,本公司将遵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5. 在保修期内,以下情况将实行有偿维修服务;
(1)由于人为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而发生的损坏。
(2)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故障或损坏。
(3)由于对产品的改造、分解、组装而发生的故障或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