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也许要成为压垮运动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记者发现,3月原本应该是各个品牌春装上市的时节,然而很多运动品牌专卖店却反其道大打促销牌。回顾2012年,对国外、国内体育用品行业来说,都是无比艰辛的一年。市场低迷、制造成本上升、服装库存积压等问题突出,导致国内、国际知名体育服饰企业去年业绩大幅下滑,企业盈利能力锐减,关店大潮也一度蔓延。服装库存影响品牌再进一步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大众共识。
正价店加入促销大军
阿迪达斯自家人抢了自家人生意?
随着春天的悄然而至,出游成为了不少市民在周末休闲的第一选择,户外、运动品牌似乎也迎来了服装品牌2013年的春天。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三里屯的阿迪达斯专卖店,在三里屯SOHO标志建筑物阿迪达斯大厦里,记者发现前来逛店的消费者并不多。此外,不少消费者来到店中都自然而然地询问:“有没有折扣呀?”根据店员的推荐,记者发现不少男士运动训练鞋在这里也可以以5折的价格买到,在询问下,店员只表示是特别款的优惠促销,而非陈款鞋品出清。
在活力东方奥特莱斯中的阿迪达斯三叶草、阿迪达斯店内,记者发现这里的商品低则4折,高则8折,与正价店比起来,其实这里的折扣价格并不占绝对优势。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曾表示“得渠道者得天下”,销售渠道的不断扩张使得各个品牌的销量直线上涨,反映在其营业额以及净利润上,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正价店加入促销大军,这是否会影响工厂店、折扣店的销售业绩呢?若是自家人抢了自家人的生意,那可真就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了。
运动品牌掀起关店潮
能否解决疯狂扩张后的“营养不良”?
继李宁预告2012年度将出现其上市8年来的首次亏损后,今年2月底,安踏体育率先发布2012年财报,上市5年来净利首现下滑。随后,361度披露2012年全年业绩,净利润下滑近四成。
过去一年,运动品牌大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种负面言论层出不穷,诸多体育用品公司的业绩跌至近年来的谷底,关店和库存成为各品牌年报的尴尬词。有数据显示,国内六大运动品牌关店数已超3000家,而仅去年一年时间,匹克就关掉了1323家门店。3月8日,位于国瑞城地下二层的匹克专卖店也正式关闭。匹克公关总监刘翔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瑞城这家店面积不到100平方米,是篮球小店,商品价格也比较高。而公司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大店和旗舰店。”匹克昨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12年营业额减少了37.5%,毛利率由39.4%降至36.5%。其中,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80天,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1天。匹克门店数则较2011年底减少了1323个,至6483个。据新浪财经报道,匹克CEO许志华表示,匹克的目标是将门店数控制在6000个左右。
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曾表示,国产体育用品行业不景气的情况早在2012年上半年就已经显现,同质化的产品和有限的国内市场使得众多品牌经营艰难,很多品牌在经历了2008年至2009年的高速扩张之后,突然遭遇2011年竞争加剧、市场份额下滑、天量库存的尴尬。早期的跑马圈地、疯狂扩张之后,众多运动品牌都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关店只是表面功夫,真正要想突破困境还是要从渠道抓起。
财报“库存”居高不下
去库存仍是运动品牌2013年主旋律?
翻看2012年上市服装企业的财报便会发现,服装业哀鸿遍野,高库存与低利润如影相随。
2012年上半年,李宁、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42家上市服装企业存货总量高达483亿元。其中存货最多的是雅戈尔,后面还跟着红豆股份、美邦服饰、森马服饰以及李宁,存货量低于1亿元的只有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