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 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了解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现行政策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包括两部分: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工资的8%)+按社保利率计算的利息。很明显,现行政策将把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工资的3%)减去了,而利息部分目前只存在于理论上,在实际中还未看到。
缴费比例 分为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个人缴费即进入个人账户,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单位缴费全部进入社会统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政策调整前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现行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金账户空账问题。
养老金账户空账 1997年之前,中国城镇职工的养老都是由企业或国家来负责,1997年前退休的人员以及1997年前已经工作的人员,他们1997年前的个人账户并没有任何积累,是一个空账户。 而目前领取养老金的人员中,全部是1997前退休的或是1997年前参加工作退休的。社保为他们支付的退休金从何而来,这就形成了一个缺口,即所谓的养老金账户的空账问题。
新人养老金领取 基本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缴费年数/100);个人账户养老金 = 实际缴费工资累计额的8% /(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12月
TIPS:
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指数;本人缴费指数为本人当月缴费工资除当月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后的历年算术平均值。
②单位缴费工资总额22%全部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8%进入个人账户。
③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④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只点明个人账户有利率,没承诺未来利率水平,如何尽快解决空账运转状况实现可能的增值是问题的关键。大部分进入统筹账户的资金没有利息收益。
⑤平均预期寿命呈逐年上升趋势。例如,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通知“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期间计算预提社会保险费用时,北京市人口平均寿命期望值以78岁做为计提参数;2004年4月1日~2005年3月31日期间以80岁做为计提参数”。
小李在苏州市区工作,2009年时30岁,按计划60岁退休,缴费15年,他在未来15年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5000元。苏州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苏州在岗职工人均收入为36090元,平均每月3007元,假设未来30年苏州人均收入平均增长率为3%,那么30年后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约为7300元。假设平均预期寿命为80岁,那么可计算得出他领取的养老金为:(7300+5000)/2×(15/100)+5000×12×15×8%/ [(80–60)×12]=1222.5元。
====================================
劳联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电话:13918556097 021---68597199 厉先生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湘路225弄11号52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