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NAD-868系列抗谐波型智能低压电容器(下称产品)是应用于0.4KV低压配电网中的高效节能、过滤谐波、提高功率因数的新一代无功补偿设备,替代传统由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熔丝、投切开关、滤波电抗器及电力电容器等散件组成的无功补偿设备。该系列产品是针对用电网络谐波含量高,常规智能电容器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而设计的,主要应用在电流谐波含有率低于40%的场所(如变频器等设备),既能满足无功补偿,改善功率因数,又能消除高次谐波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用电质量。
主要特点
l 采用高品质工业型低压电力电容器,无油化设计,安全性高;
l 采用无涌流投切开关,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可靠;
l采用闭环电路,磁路不饱和,无能源消耗,无电磁辐射;
l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为7%或14%,抑制3次以上谐波效果显著;
l模块化结构,组合灵活,扩容方便,安装简单,便于维护;
l智能网络,RS485通讯接口,可以接入后台计算机,进行配电综合管理;
l采用分散控制模式,20万次无故障投切,高可靠性;
l人性化的人机界面,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利于现场故障查找;
l内加SH防爆器及温控装置,提高严重谐波场所下的运行可靠性;
l节能效果显著,有效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能功耗,改善电能质量。
主要功能
l滤波功能
有效的抑制高次谐波和涌流,对高次谐波形成低阻抗通路。对谐波具有吸收泄放作用,能消除高次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保护电路及电容器过载,防止电容器过热、绝缘介质的老化、自愈性能下降,使用寿命降低。
l无涌流投切功能
与专用电容投切开关配合,无投切涌流。
l测量功能
配电电压、电流、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测量;CT相位与变比自动测量、校正;各台电容器三相电流、体内温度测量。
l保护功能
回路电流速切、过流保护;电容器过压、欠压保护;电容器过温、断相、三相不平衡保护,当电容器温度超过65度,电容器整机退运保护,提高使用寿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l信号功能
电容器投切状态、过欠补状态、过欠压状态信号;保护动作类型、自诊断故障类型信号。
l通信功能
电容器和控制器之间采用RS485通信连接,便于大量采样数据上传及与外设监控终端进行信息交换,构成系统工作。
l联机功能
具有有线网络通信和无线网络通信功能。
l智能网络控制
可自动检测及跟踪系统无功的变化,自动投切电容器组。容量相同的电容器按循环投切原则,容量不同的电容器按适补原则投切。电容器先投先退、先退先投;电容器运行温度低的先投,运行温度高的先退;补偿工况恒定时,电容器每十五分钟循环投切,避免单只电容器长时间投运。
l故障自诊断功能
电容器智能控制元件能对本体各项运行参数进行自诊断,一旦出现自检故障,整机快速响应,退出运行。
型号说明

l单台智能电容器:按照无功补偿方式可单独使用,单台共补最大容量40kvar,单台分补最大容量20kvar。
l多台智能电容器:按照无功补偿容量、补偿方式、补偿容量分级合理配置。多台智能电容器自动组网组成自动补偿装置使用。
l装置的保护配置:
A、单台智能电容器使用时智能电容器自身装有微型断路器,可直接与线路连接。
B、多台智能电容器使用时连接进线保护可选择空气开关或隔离开关,空开的整定电流为总补偿额定电流的1.2倍。
l装置防雷(过电压保护):在进线开关出线侧安装避雷器。
l连接导线:选用绝缘铜芯线。
A、一次电压连接导线:单台智能电容器容量≥30kvar时,选用16mm2绝缘铜芯线。
单台智能电容器容量<30kvar时,选用10mm2绝缘铜芯线。
B、二次连接导线:选用1.5mm2绝缘铜芯线。
C、网络线:选用0.5mm2绝缘铜芯线。
l电源条件 额定电压:220V~380V(特殊电压可定制); 电压偏差:±20%;工频频率:48.5~51.5Hz; 电压波形:正弦波,总畸变率不大于7%; 功率消耗:<0.5W(切除电容器时), <1W(投入二台电容器时)。 |
|
技术参数
l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45~65℃;
相对湿度:40℃,20%~90%;
海拔高度:≤2100m。
l电源条件
额定电压:220V~380V(特殊电压可定制);
电压偏差:±20%;工频频率:48.5~51.5Hz;
电压波形:正弦波,总畸变率不大于7%;
功率消耗:<0.5W(切除电容器时),
<1W(投入二台电容器时)。
l测量误差
电压:≤0.5%(在80%~120%额定电压范围内);
电流:≤1%(在5%~20%额定电流范围内),
≤0.5%(在20%~120%额定电流范围内);
功率:≤1%;
功率因数:±0.01;
温度:±1℃。
l无功补偿参数
电容器投切时隔:>10s(1s~10s定制);
联机数量:≤20台。
l可靠性参数
控制准确率:100%;
投切允许次数:20万次;
电容器容量运行时间衰减率:≤1%/年;
电容器容量投切衰减率:≤0.1%/万次;
年故障率:≤0.1%。
l保护误差
电压:≤0.5%;
电流:≤1.0%;
温度:±1℃;
时间:±0.01s。
l电气安全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绝缘强度、安全防护、短路强度、采样与控制电路防护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842-2003《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中对应条款要求。
安装尺寸
本装置安装于0.4KV配电网系统上,5次以上谐波起标,用户可安装在低压无功补偿电容柜内或其他适当位置,一般采用落地式安装方式,请参考如下所示的接线图。

规格尺寸 代号 | 5Kvar | 10Kvar | 15Kvar | 20Kvar | 30Kvar | 40Kvar | |||||||
共补 | 分补 | 共补 | 分补 | 共补 | 分补 | 共补 | 分补 | 共补 | 分补 | 共补 | 分补 | ||
H | 外形 尺寸 | 370 | 370 | 370 | 370 | 370 | 370 | 370 | 410 | 410 |
| 450 |
|
A | 440 | 440 | 440 | 440 | 440 | 440 | 440 | 440 | 470 |
| 470 |
| |
B | 160 | 160 | 160 | 160 | 160 | 160 | 160 | 160 | 185 |
| 185 |
| |
C | 安装尺寸 | 310 | 310 | 310 | 310 | 310 | 310 | 310 | 310 | 350 |
| 350 |
|
D | 140 | 140 | 140 | 140 | 140 | 140 | 140 | 140 | 170 |
| 170 |
| |
安装要求
l当低压智能电容器单台就地补偿使用时,可以不加柜体防护,只需在低压智能电容器周围设置防护隔离栏即可,但应注意不要把模块裸露放置在灰尘多的场合。
l当智能电容器多台并接使用时,需加防护外壳。户外应为带通风散热并且有良好防雨能力的不锈钢箱体。户内可采用GGD等形式的柜体,柜体上面防护顶及下底应有隐蔽防尘的通风孔百叶窗,前后门板在低压智能电容器安装处也应有透气通风的百叶窗口,如果为灰尘较多的场合,柜体还应注意防尘及内装风扇散热。
l柜体的尺寸及数量应在确定智低压能电容器数量及安装方式后才能确认。
安装方式
l智能低压电容器应平装在柜体内,与地面垂直,显示屏朝正面放置。
l智能低压电容器之间水平安装间距应不小于80mm,留出散热空间,垂直安装间距不小于200mm,有利于散热及接线操作。
l普通GGD等固定式柜体(宽800×深600mm)内最多可装三层智能电容器,每层只能装一排共4台,最多可装12台;加深的柜体(宽800×深800mm)内也可装三层,但每层可装2排,交错摆放,显示面板朝前后两面,柜体中间接线,这样每层可装7台,最多可装21台;加宽柜体(宽1000×深600mm)每层可装7台,共21台;加宽加深柜体(宽1000×深800mm)每层可装9台,共27台。
l如在GCK、GCS、MNS等低压柜中,可针对其自身柜体空间尺寸,灵活选配布置。
接线注意事项
l 在接一次线时,采用相应的冷压接头并镀锡,用压线钳压紧导线后,接入智能低压电容器后方小型断路器的接线孔内,应注意按智能低压电容器上的相序提示,正确接线。分相补偿智能电容器应接入零线,其截面积和三根一次线相同。每一台智能低压电容器的一次线均应直接上母排,不能在智能低压电容器端子上直接并联,否则会造成导线发热烧毁。
l 智能低压电容器后方设有接线端子,必须可靠接地后,才能安全运行。
l 智能低压电容器上的二次线接至后方的绿色可拔插端子上,参照端子编号与定义,分别把通信线,电流取样信号线并接。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接出电容状态指示灯接口,指示电容器的投切状态。
l 在同一变压器下工作的所有智能低压电容器应属于同一个通讯网络系统,这些电容器都接在同一根RS485通讯总线上,端子5为485B,端子6为485A,所有智能低压电容器的端子5相互并接,端子6相互并接。
l 智能低压电容器上的电流取样信号由端子1、2、3、4接入,端子1、4为A相电流,2、4为B相电流,3、4为C相电流。三相共补智能低压电容器取B相电流信号,即只接2和4端子;分相补偿智能低压电容器三相电流都要取。取样电流不是直接接入电容器的,应通过本公司的二次电流互感器进行穿心二次互感,再接入智能电容器,智能低压电容器之间把端子1,2,3,4分别并接,这样所有智能低压电容器均取到了电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