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围绕耐盐碱耐旱耐寒树木品种选育、瘠薄干旱山地造林、优良乡土树种选育等制约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强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省通过加大种质资源保护,改良生物性状,建立乡土树种基因库等措施,选育出楸树、杨树、天目琼花、锦带、鹅掌楸等21个树种60个品种,营建试验林320万亩,保护了一大批优良乡土树种的种质资源。同时,加大对荒山造林技术的研究,由省林科院主持完成的“沿海沙质海岸防护林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日照大沙洼林场、胶南市、烟台市、威海市示范推广,示范面积5000亩,推广面积2万亩。
山东省目前已成功培育出耐盐碱四倍体刺槐和苜蓿,并通过国家林业局的 www.yltxmm.com www.shandongbaila.com www.liushumm.com www.sushengguohuai.com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通过试管无性系筛选,获得了高耐盐草坪型狗牙根新株系。引进国内外耐干旱瘠薄优良树种及品种80多个,营建树种、品种对比试验林和示范林22处,选出耐旱板栗品种10个,蒙古杏、沙构柳等耐旱树种4个,利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繁育杏、沙柳、地锦、苦楝、皂角等苗木51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