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是指在林内开展的林、农、牧等多种项目复合经营活动,主要包括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等。随着林水会战的深入开展,5年来,全市完成新增造林面积101.4万亩,林木覆盖率增长7个百分点。种树主要发挥的是生态效益,但经济效益如何,确实关系到农民群众参与绿化的积极性。为此,各地因地制宜,结合老百姓种养习惯,摸索出了适合我市的几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较高经济效益。
林畜模式,是我市起步较早、分布较广的一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以养殖鸡、鸭、鹅等常见家禽为主。阳信华森农林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林下养鸭立体种养循环经济模式最具有代表性。2010年该公司,发起成立了阳信华森农林牧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建设标准鸭棚200个,年养殖毛鸭640万只。
林菌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惠民县的香菇和黑木耳等。皂户李镇马家村的马金良,承包租赁土地35亩,年每亩承包费800公斤小麦折价,种植杨树速生林。他在林下建香菇大棚41个,每个大棚投入1万元,每亩种植香菇8000-10000袋,年纯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
林特模式,我市已有的特殊物种养殖有林下养殖蚯蚓、林下放养金蝉等。阳信天翔生态科技养殖公司的林下蚯蚓养殖,利用林间空地建舍养牛,林下用牛粪养蚯蚓,蚯蚓粪种植无公害蔬菜,蚯蚓改良土壤,增肥地力,促进了速生杨生长。
林苗模式,利用造林初期林内尚未郁闭的条件,在林地内繁育苗木,既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又获得以短养长的效果。沾化县思源湖生态林场在林内繁育白蜡、国槐、柳树、臭椿等北方耐盐碱苗木5000亩,通过嫁接速生白蜡、金叶榆等新品种苗木,预计每亩育苗年收入近万元。
信息来源:
www.sushengguohuai.com
www.liushumm.com
www.bail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