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第四代纳米堆叠技术:在一个LED芯片内部,生长出2个发光体,出光功率增加了1.8倍。2011年技术再次革新,利用纳米堆叠技术(nano-stack)缔造出了第四代红外发光体。再次更新了红外LED发光功率,对比薄膜发光技术,纳米堆叠技术增加了两层发光体在LED芯片内部,发光率可达950mW。2012年基于此光源的红外摄像机可以轻而易举的达到100米到150米的实际有效距离
适合监控距离:15米-60米 距离对应表格(注:以下为夜间距离,白天更加)
镜头规格 |
4MM |
6MM |
8MM |
12MM |
16MM |
人脸识别距离 |
3M |
5M |
7M |
10M |
14M |
有效监控距离 |
5米-12米 |
8米-15米 |
10米-25米 |
30米-55米 |
40米-60米 |
发现距离 |
30米 |
40米 |
50米 |
65米 |
80米 |
其他 |
为保证产品质量我公司不提供半金属和塑料镜头 |
注:本款产品非上标注镜头本公司不予提供,根据使用环境效果有所误差,请以实际为准选够。
备注:■标准装备 □选择装备 -无法供应
型号 |
XA-OSPAMOV |
XA-OSPAM |
- |
XA-OSPAM6 |
XA-OSPAM8 |
夜视效果 |
|
圆形透镜 |
■ |
■ |
- |
■ |
■ |
夜视黑白 |
■ |
■ |
- |
□ |
□ |
夜视彩色黑白可调 |
- |
- |
- |
■ |
■ |
夜视降噪 |
- |
- |
- |
- |
■ |
夜视增强高清技术 |
- |
- |
- |
- |
■ |
技术功能 |
|
含OSD菜单控制 |
- |
- |
- |
- |
■ |
SNV色彩抗干扰 |
- |
- |
- |
- |
■ |
防止曝光技术 |
- |
- |
- |
- |
■ |
IR-CUT切换 |
■ |
□ |
- |
□ |
□ |
防雷技术 |
■ |
■ |
- |
■ |
■ |
双层滤波 |
■ |
■ |
- |
■ |
■ |
过压保护 |
■ |
■ |
- |
■ |
■ |
宽电压 |
■ |
■ |
- |
■ |
■ |
进口电源方案 |
■ |
■ |
- |
■ |
■ |
成像镜头 |
|
F1.2百万高清 |
- |
- |
- |
- |
■ |
F1.2高清IR |
- |
- |
- |
■ |
- |
F1.2IR |
■ |
■ |
- |
- |
- |
红外灯 |
|
铝基板散热工艺 |
■ |
■ |
- |
■ |
■ |
42min第三代阵列 |
■ |
■ |
- |
■ |
■ |
技术数据 |
|
|
|
|
|
有效线数 |
百万标清 |
420线 |
480线 |
600线 |
700线 |
信号系统 |
P制/N制可选 |
背光补偿 |
默认开启 |
可调 |
电子快门 |
自动 |
可调 |
快门速度 |
1/50(1/60)-1/100000s |
视频输出 |
1.0vp-p,750hm.BNC |
供电电源 |
DC 12V (10%) |
电源电流选择 |
2A |
使用环境温度 |
-20度 +60度 |
备注:白天因环境造成偏色过多的地方建议加装IR-CUT滤光片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