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方法
* 土壤处理:5%联苯菊酯悬浮剂用水稀释80倍、2.5%联苯菊酯水乳剂用水稀释40倍后,按4~5升/平方米稀释液喷洒。
* 木材处理:5%联苯菊酯悬浮剂用水稀释80倍、2.5%联苯菊酯水乳剂用水稀释40倍后,进行板材涂刷或喷洒;用于方材,需浸泡30分钟以上。详见产品说明书
装修预防白蚁施工步骤:
1、开工前对所有可能与木料接触的墙体部位进行喷药(具体指窗套、门套、墙裙、堤角线、各类柜子与墙接触的墙面);墙体无木料部位喷1米以下!
2、打墙、改线完工后对线槽、线盒进行喷药(未封水泥之前);
3、所有木材进场时喷药(正反两面,但面板不要喷,线条要多喷);
4、安装木地板前地面喷药(磁砖等地面不需要喷)。
装修预防白蚁具体做法:
1、对地面的处理。地面装饰无非是安装木地板和非木质地面两种情况。在安装地垅和阁栏前用预防白蚁的药液对地面全面喷洒一遍。在铺设地板前还应该用喷雾或涂刷的方法对木地垅和阁栏进行药物处理。如将木地板直接铺设在地面上的,则只需进行地面喷药处理。而对于非木质(用釉面砖,或石板,或磨石子装饰的)地面的处理。则只需在地面靠墙的四周用药物处理。
2、对墙面的处理。墙面的装饰有安装护墙板或墙裙的,或贴墙纸或墙布的,还有贴饰面砖或做油漆、刷涂料的等等。处理这样的墙面可以用喷雾的方法对墙面进行药物预防处理。通常,处理的范围(高度和宽度)要比实际装饰面向外延伸出10厘米以上。
3、对木结构的处理。装饰装潢中经常涉及的木结构通常包括门、窗框护套,固定的橱柜,护墙板或墙裙,天花吊顶,楼梯等等。对安装护墙板或墙裙、楼梯、天花吊顶等的处理都可以参照前两项的处理进行。
白蚁小知识
1.长翅型
或有翅型:体躯骨化,黄、褐或黑色,有两对发达的翅。每年4-6月是其分飞高峰期,特别是在春夏雨后闷热时,大量长翅繁殖蚁从蚁巢中飞出,在离巢不远处的建筑物附近低飞,飞行时间很短,这种现象称为婚飞或群飞(分群)。群蚁在低空飞舞,好像在开舞会,各自毫无拘束地自由选择对象。"情投意合者"飞落地面,各自脱掉翅膀,雌雄成双追逐,通常为雌前雄后,完成"婚配"大事。配对后的雌雄成虫经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寻找合适场所,建筑新巢"定居"。入穴后,雄虫常用口器舔舐雌虫的腹部,有时雌雄虫彼此舔舐,然后产卵,繁殖后代,另立新的群体。这对"新婚"的雌雄蚁,就是未来新群体的母蚁和父蚁,也就是新群体中的蚁后和蚁王。大多情况下,这对伴侣终身过着"一夫一妻制"的文明社会生活。但不是婚飞中的所有个体都能成双建立新群,当它们大量飞出时,常被各种鸟类、捕食性昆虫或其他动物吃掉,往往只有其中的少数能够幸存下来,但尽管是少数,也足以维持其种族繁衍,并造成对木质建筑物的危害的了,王后躺在王室中可是专门"生育"的,到一定时期又有成虫出飞建立新的群体。
2.短翅型
称为补充繁殖型。白蚁群体久居住在一个地方,常造成食料不足,迫使部分工蚁和少量兵蚁离开主群体远去寻食找水。随着时间推移和距离的远离,再加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结果使它们与主群体完全失去联系。这时它们即组成小群体,然后群体内部就能产生补充型蚁王和蚁后,而成为独立群体。另外,当原始蚁王、蚁后死亡后,短翅型蚁王、蚁后作为补充出现,延续整个白蚁群体的繁衍。
3.无翅型
也是补充繁殖蚁,完全是无翅个体。只存在于极原始的种类中。
非繁殖型
指没有繁殖能力的白蚁。它们无翅,生殖器官已经退化,根据其担负的是劳动还是作战的任务,有工蚁与兵蚁之分。
1.工蚁
在蚁群中数量最多,占群体数量的绝大部分,担任巢内很多繁杂的工作,如建筑蚁冢,开掘隧道,修建蚁路,培养菌圃,采集食物,饲育幼蚁、兵蚁和蚁后,清洁卫生,看护蚁卵等。在无兵蚁的种类中,它们还要负责抵御外敌。
2.兵蚁
是群体的防卫者,虽有雌雄之分,但不能繁殖。兵蚁的头部长而高度骨化,上颚特别发达,但已失去了取食功能,而成为御敌的武器,还可用上颚堵塞洞口、蚁道或王宫入口。由于兵蚁失去了取食功能,因而食物由工蚁饲喂。兵蚁分两型:大颚型兵蚁--上颚形成各种奇异的形状,好似一把二齿的大叉子。象鼻型兵蚁--头延伸成象鼻状,当它与敌搏斗时,可喷出胶质分泌物,涂抹敌害。
生活环境
引白蚁的生活环境主要与温度、湿度(水分)、空气、光线和土壤有关
温度
白蚁是喜温性的昆虫,气温是影响白蚁分布的主要因素,所以白蚁都分布
在赤道两侧,越近赤道白蚁种类越多,密度越大,生活方式也越复杂。
据测试,台湾乳白蚁(家白蚁)的最适气温为25-30摄氏度,最低致死温度是-3摄氏度,经7天后全部死亡;-1摄氏度,9天全部死亡;1摄氏度,14天死亡;4摄氏度,28天死亡;8摄氏度,34天90%以上死亡;而10摄氏度时,经一个半月80%还正常生活,仅有少部分死亡或不正常,所以台湾乳白蚁具有较宽的温度适应能力。
湿度(水分)
群体发达的白蚁种类,需要专门的水分供应,以维持群体的水分和湿度需要。白蚁虫体含水量约79%,白蚁巢体含水量占30%-37%,平均33%。白蚁群体有专门通往源的吸水线(吸水蚁路),通过吸水线来保证自身和巢体对水分的需求,这是毫无异议的事实。
堤坝上生活的黑翅土白蚁为了获得其巢群所需的水分,必须有蚁路通到水源,堤坝上比较近水源的地方是迎水坡的水库水,堤坝内浸润线和反滤体的自由水,所以堤坝白蚁都会筑蚁路到这些水源丰富的地方取水。
空气
白蚁是生活在半封闭的巢穴系统中的群体生物,在黑暗的巢穴系统中自成一体,有人戏称它为“黑暗中的居民”。这个巢穴系统要与外界发生联系,并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空气中的氧秘,而把群体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到巢外。白蚁巢穴系统的特点是二氧化碳含量特别高,比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数十倍到上百倍。
光线
白蚁长期在营巢内隐蔽生活,就多数个体而言是畏光的。然而,白蚁群体的
扩散、发展,却离不开光的环境,有翅成虫飞离群体时都有趋光习性。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常在傍晚分群,飞离群体的有翅成虫具很强的趋光性;黄翅大白蚁在凌晨,月光明亮时进行。所有的有翅成虫都明发育完善的单眼和复眼,和其它许多昆虫一样,对光有强烈的正反应——趋光性。因此,白蚁有翅成虫飞离旧群体,建立新群体,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土壤
除木栖性白蚁与土壤不直接发生任何关系外,土木栖白蚁和土栖性白蚁跟土壤的关系都极为密切,特别土栖性白蚁,无土不成巢,离开土就生存不了,土栖性白蚁对土壤有严格的选择。土壤也是土木栖白蚁的蚁巢、蚁路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