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摩诃迦叶◇
他专修头陀行,为次佛典结集的主持人。由于完成这次佛典结集任务,大迦叶遂名闻天下。其全名为"摩诃迦叶婆",生于中印度王舍城附近摩诃婆罗村,父为有名的大富翁,夫妻结婚多年,苦无儿女,于是向毕钵罗树求子,遂生摩诃迦叶,乳名毕钵罗耶那。此子出生后,即具备三十二相,且一举一动都异于常人。八岁受婆罗门戒,已精通其中奥妙。
一天,听说释迦佛的盛名,遂前往加入教团,其妻拔陀伽毗罗尼后来出家为尼。他少欲知足,专志于修行,所以称为头陀。当释尊入灭之际,他远在北方行脚,得此悲讯后,即昼夜兼程赶到,跪于圣棺之前,悲恸不已,更立志说:此后我决心结集佛典,以建立人间净土。传说他入云南鸡足山的禅房,静待龙华三会。
◇多闻-----阿难陀◇
阿难陀,又名难陀尊者,生于迦毗罗卫城,是提婆达多之弟,甘露饭王之子,与释迦佛是堂兄弟。他幼年师事十力迦叶,于释尊55岁时,始入佛门,侍从释尊前后达25年之久。当释尊入灭之际,与阿党的年代,楼陀同侍于释尊的枕边,专心守护。他博闻强记,闻一知十,故称为多闻。在经典结集中,大部分的经文都是凭他的记忆而口传的。其天性慈悲温和,容貌俊俏,颇得妇女的爱慕,屡蒙女难之祸。他于佛灭后20年,见大迦叶在鸡足山示寂,始觉自己的死期将近,乃在恒河边召集五百比丘,作最后的垂训,于120岁时而从容灭度。其遗骨葬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之侧。
◇智慧------舍利弗◇
原名优婆底沙,全名为舍利弗多罗。关于舍利弗名字的由来,在《大智度论》里说:"摩陀罗王有一女,其眼酷似舍利鸟(一种水禽)之眼,故名为舍利,下嫁帝沙,生有一子,取名为舍利弗。"因"弗多罗"三字译作子,故又称他为舍利子。幼时因受其博学多才的父亲及贤明之母的教养,所以精通百科技艺。他与朋友俱律陀,拥有弟子多人,声势相当浩大。一日,他遇着马胜比丘,得知释尊的盛名,即钦慕不已,遂率350余弟子,在竹林精舍皈依佛陀,受具足戒,弟妹六人均出家,成为释迦弟子。此时因舍利弗的皈依,使教团的势力大为扩张,佛陀誉他为法将。舍利弗因此而占诸弟子的首座,被称智慧。他先释尊入灭,当他觉得自己涅盘期近时,乃返回故乡,安坐一室,澄心静虑。传说未来他将以华光佛的称号,再来人间利益众生。
◇解空--须菩提◇
须菩提释作善吉、空生、善业,出生于舍卫城,是给孤独长者之弟、须摩那长者之子。关于他译名的由来,在《净名疏》内记载如下:此人出生之时,以其家室皆空,故名"空生";此时家人十分慌恐,请相师前来卜封,认为此子出生时的奇瑞是为吉相,乃称善吉;此人本性慈善,不好诤论。他出家修道,起慈悲心,入无诤三昧,能常行善业,故名"善业"。他后来立志归入佛门,常好入空定,为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解空而驰名。般若的教理以尊者为祖。
◇说法--富楼那◇
富楼那译作满意子,或满愿子,出生于迦毗罗卫城郊的罗那拔多村,是迦毗罗城长者之子,阿若憍陈如之甥。其父为净饭大王之国师,驰名一世。富楼那在少年时,他每日除努力的工作外,尚能诚意的奉侍佛陀,不惜倾其财富,建立精舍,发愿归入佛门,并非常好学。因其擅于辩论,说法巧妙,被称为说法而闻名。后来他在输卢那国收有五百弟子,并建有五百座伽蓝,致力于宣传佛法。
◇神通--大目犍连◇
世间多称他目连尊者,译作大赞诵,或大胡豆。在《祖庭事苑》里说他"梵名大目犍连,姓采菽,传说上古有仙,居山寂处,常采绿豆而食,因以此为姓,目连之母即司此族。"目连本名为俱律陀,出生在王舍城北方的俱律陀村,父为王家之师,母名采菽。少年时与舍利弗为密友,自幼即决心离俗修道,他俩各征得其双亲之许可,相率赴王舍城,对释尊说明其来意,释尊即收他俩为弟子。目犍连以神通而闻名。因他得知其生母深堕地狱,受尽苦患,遂往见释尊,请求救母之法,然后得以将生母救出地狱,因此大孝子目连的芳名,传至今日仍家喻户晓。当时的裸形外道,与释迦有宿怨,因知目犍连救母闻名天下而怀恨在心,遂乘目连于伊尸嗜利山中坐禅入定之机,将其刺杀,此实为僧团的一大损失。
◇论义--摩诃迦旃延◇
摩诃迦旃延为梵语,译作文饰,又称好肩,其本名为那罗陀,其父为吠陀学的论师,他继承其父的血统,成为一位贤明长者,成为释迦教团的一员后,更表现出他卓越的才能,被称为论义,极受众人尊重。先前释迦诞生后,净饭王召请频陀山的阿私陀仙人入宫,为新生太子占封,此仙人即是迦旃延的舅父。迦旃延早已寄居其舅家中,学习四禅五通的道术,后来赴鹿野苑皈依佛陀。得道后专门弘法于乡里,被誉为巴利文典籍之祖。
◇天眼--阿那律◇
阿那律一名阿尼卢陀,是白饭王的儿子,释尊的表弟。他天资聪敏,少年时即知其必将成为大器,于迦毗罗卫城倾听释尊的教化后,即发心出家修道,迫切要求释尊准其加入僧团。有一天,他在佛座前昏昏入睡,受到佛的呵责,遂立誓终生穿粪扫衣,昼夜不眠,以致双目失明,他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称赞,被推为天眼,成为佛灭后的首领之一员。当释尊入灭之际,他侍于床前看护,并参加佛典结集大业,其功亦巨大。
◇持戒--优婆离◇
优婆离为梵语,译作近取或近执。他出身于首陀罗(当时印度被视为最低贱的民族),初为王舍城的理发师,但他的本性颇为忠实,而且工作热心,得宫廷诸官及王家的信任。后来和释迦族的公子们一道发心皈依,释尊为他首先传授戒法,后来,由于他精通戒律,为僧团解决了种种问题,被视为僧团的上首,誉为持戒。释尊入灭后,结集佛典,他担当最难的律藏方面的工作,以其多年来所学的知识和卓越才能,不息不休,完成此一艰巨的任务。
◇密行--罗憍罗◇
罗憍罗是释尊的嫡子,母为子输陀罗。传说他在母胎内前后达六年之久,乃命名为罗憍罗,罗憍罗译为覆障。一说罗憍罗诞生之日,适逢日蚀,因而得名。释尊成道后三年,乃令舍利弗和目连促其出家,拜舍利弗为师,加入僧团,由于他中途怠慢,受到佛陀的呵责,遂立誓严守戒律,励行道业,因而得到密行的称誉,不辱父望。
释迦牟尼逝世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于新罗王族,姓金名乔觉,心慈貌恶,秉性聪悟。身高七尺,头顶高耸奇骨,才力过人。
航海入唐他崇佛好道,曾自诲说:“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经义与我心相合。”于是抛弃王族生活,二十四岁削发为僧。为广传佛法,虔诚修行,唐开元年间,他带了一条叫谛听的白犬,渡海入大唐国。
振锡九华地藏菩萨金乔觉振锡观方,辗转至江南池州九子山(九华山),遥观山色,见峰峦叠翠,奇丽多姿,山间苍松、翠竹、岩石、瀑布、田园山庄,都别有情趣,心中大喜。他带着白犬啼听,翻高山,越险岩,走遍了九华山的峰峰岭岭,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修行之所--神光岭。(当时称南台)金乔觉到了神光岭,住在一个山洞里。苦心清修,山中的人们都称他为洞僧。
闵公施地这时,九华山一代的主人,名叫闽让和,为人乐善好施,在九子山中修桥补路,行医送药,斋僧布道。人们都称他为闽公。闽公家中,经常开设斋会,款待四方僧众。常来他家参加斋会的僧人共有九十九位,闽公因所斋僧众不满整百深感遗憾。
这一日,闽公听说山中来了一位被称为洞僧的苦行僧,住在南台的一个山洞里。心中颇为高兴。希望洞僧也来参加斋会,以实现斋僧百人的心愿。
这年农历七月三十日,闽公又邀请山上的僧人斋会,并派儿子亲自去南台拜请洞僧前来参加。
金乔觉想,自己是异乡人,也该向施主讨一块立足之地。於是欣然赴约,来到闽家。闽公见洞僧前来,上前就拜,并提出:“高僧如不嫌弃,日后还请多多光临”的请求。金乔觉称谢毕,说出:“小僧外乡之人,来贵地修行,还望施主慈悲为怀,借小僧一席之地为贫僧作栖息之所”的心愿。
闽公问:“不知高僧相中了何处风水,需要多大道场?”
金乔觉表示:“贫僧但求一袈裟之地足矣!”
闽公说:“这有何难,九子山中九十九峰,山山水水都是老夫的领地,高僧尽可随意选定”。
此时,金乔觉说声:“蒙施主厚赐”。随即脱下身上的袈裟,向空中一展,顿时山风骤起,一袭袈裟,越旋越高,越展越大,最后将九子山大大小小九十九座峰岭一齐罩住。
闽公一见大惊,赶紧匍伏于地,说:“老朽乡野俗人,不知神僧今日驾到,罪过,罪过!老夫愿将这九子山中九十九座山峰,方园百里领地,尽献神僧,以作道场,请神僧笑纳。”
金乔觉连忙伸出双手伏起闽公,连说:“多谢施主,多谢施主。”
后来,闽公受佛家影响越来越深,他先送儿子出家,自己也随后出家,父子俩都拜金地藏为师。从此,闽公父子就和金乔觉一起在九子山中虔诚苦修。终成正果。
山神涌泉释地藏苦修时,常晏坐于东崖。白天他爬上洞顶巨大而岩石上坐禅诵经,饿了,采挖黄精葛根野果填肚,渴了,汲饮山涧水。夜晚,山气虚寒,也紧裹着袈裟不倒单。一次,他刚入定,忽觉寒气溲溲,睁眼看,只见一条枯木般巨毒“五步蛇”。地藏没有惊扰毒蛇,被其蛰咬一口,仍稳然不动。忽有一妇人出现,作礼并奉药说道:“小儿无知,愿出泉以补过。”言毕一泓清泉从石隙中渗出,甘美清凉。从此释地藏就不用喝山涧水。此妇人即为九华山神,所献之泉谓美女泉。
诸葛建寺当地乡老诸葛节一日率群老登高揽胜,风和日丽,山中景致迷人,人迹罕至,飘然如入仙境。却发现一僧人闭目独居石室,用断足鼎煮食白土和少量米粒,大惊,与群老投地号泣:和尚苦行若此,我等供奉不周。遂集资建寺,延请大师安居。 附近乡民,听说这件事,都从四面云集而来,伐木筑石,在诸葛节的带领下,为金地藏在化城谷地新建禅居,名为化城寺。
东僧云集大师从此即在化城寺中开始收徒纳众,进而广施教化,声名远播。不仅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关爱支持,也得到地方官吏和朝廷的褒奖与扶持。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晃就是十年过去了。事情传到新罗,王室一听说金乔觉在大唐开设了那么大一块道场,感到金乔觉的确不同凡响,立即商议请金乔觉回国担任护国大法师,在新罗国内宣讲佛法。并决定派遣金乔觉的两个舅舅也是新罗国内大家一致公认的最聪明、最具有威望的两位大臣前往大唐迎请金乔觉回国。
两位使臣带着国王的御书立即登船起程,临走的时候,金乔觉的妻子还专门赶来为两位舅爷送行,并再三叮咛:无论如何也要把金乔觉劝请回国。
两位使臣驾船出海不久,就碰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雨,惊涛骇浪袭击他们的坐船。船帆被撕成碎片,桅杆也折成了三截,暴风雨持续了三天三夜,两位大臣已是身无长物,又经过了五天五夜的航行,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抵达了大唐。
到了大唐以后,两位大臣饥肠辘辘,身无无分,只得靠乞讨为生,历尽艰难,总算来到九华山下。他们抬头一看:只见整个九华山云雾缭绕,峰峦起伏,就像盛开的白莲花一般。心中赞叹:真是个好地方!再向通往山里的道上一看,整个山道上几乎全是各地来九华进香的香客。有老有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两位大臣,看到此情此景,心中盘算,有这么好的地方,有这么多人来朝拜,他能回去吗?看来我们这次要把他请回去,可不那么容易啊!
于是两位大臣,边走边合计,虽然我们身边带有国王的御书,这里是大唐,不是新罗,金乔觉如不接受御书,我们也不能把他怎么样;虽然我们是他的舅舅,但他已经出家脱俗,各种家规俗礼对他也不能起什么作用了……,两位舅爷心中不停地盘算,越想越感到困难重重,前景莫测,突然他们想起新罗国有个插簪占地为先的习俗。于是他们决定,先不去惊动金乔觉,只是偷偷的把刻有新罗国号的金簪插在金乔觉最初修道的南台之上,然后就悄悄地下山去了。
过了不久,两位大臣又重新回到九华山。他们大摇大摆地来到化城市门前,让门口的小和尚告诉金乔觉,他的两个舅舅前来看他。金乔觉听说是自己的舅舅来了,马上亲自出来把两位舅舅接进寺中。甥舅分别十年,今日重逢,自然是欢喜不尽。两位舅舅便把一路的辛苦一一说给金乔觉听。只是没说插金簪占地的事,金乔觉也把自己这些年的情况对两位舅舅诉说一遍,又顺便问了王室和家中的情况。两位舅舅见时机已到,立即从怀中取出御书,双手捧给金乔觉,然后把王室准备请他回去担任护国大法师的事详细说了一遍。最后还特别提到金乔觉家中的情况:“你的母亲自从你离家出走,常常一个人独自流泪,眼睛都哭瞎了,睡萝中还不时的念叨你的名字,这些年来,还真多亏了你的娘子忙前忙后,精心侍奉,在我们登船出海的那一天,你的娘子特地赶来,为我们送行,让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请你回家一趟,金乔觉接过御书一看,大为感动,又听两位舅舅这么一番述说,心中更是暗自神伤。两位舅舅乘机上前苦劝,希望他回去一趟,还说:就是你不愿留在新罗,回家一趟看看也好。金乔觉默默沉思了一会,终于抬起头来道:阿弥陀佛,虽然家母曾为我操劳大半辈子,娘子也代我辛勤侍奉双亲。但是,我已然出家。出家之人,出家之后就不再过问方外之事了。况且,我现在所从事的一切,也不是为了贪图个人的安乐,而是为了解救普天之下大众的疾苦。我绝不能为了一已之私而有损众生的幸福。再说,宣讲佛法是没有地域界限的,在大唐,在新罗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因此,我只能尽职于我的使命,永远留在九华山的山水之间。永远不再回新罗故国了?
两位舅舅一听,果然不出所料,甥儿真的不打算回去了。两人相互交换一下眼神,又一起谈到:甥儿你真的不愿回国,我们俩完不成王室交给我们的使命,我们也不回去了,不过有件事请甥儿给我们解释一下……;。
金乔觉微微一笑:不知舅父说的是那件事?
两位舅父说:在你来中国之前,我们就买下这片土地,并有金簪插地为证。
金乔觉说:"若果有此事,我立即随舅舅回新罗国,若不如舅父所说,不知舅父可否答应甥儿一项请求?
甥儿请讲当面。
金乔觉说:甥儿想请舅父从今以后就留在此山替我守护山门。不知可否?双方异口同声的说:一言为定。
于是三人一齐朝南台走来,两位舅舅因为前几天才插下金簪,自然是轻车熟路。领着金乔觉直奔插簪之处。远远就看见一只五寸长的金簪还原封不动地插在地上,两位舅舅一见哈哈大笑说:甥儿,我们先来九华山,有金簪插地为证。
只见金乔觉不慌不忙,慢步来到金簪前,先是围着金簪转了一圈,然后笑着对两位舅舅说:请你们近前来看两位舅舅以为又有了变故,连忙上前观看。只见金乔觉慢慢弯下身子,轻轻扒开金簪周围的泥土,然后指着金簪说:舅父,你们看,你俩的金簪正好插在我的铜钱眼里,到底我们谁先来?
两位舅父弯腰一看,可不是么?金簪不偏不斜正好插在一枚铜钱的眼里!再拿起铜钱仔细观看,的的确确是一枚新罗钱币。两人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原来金乔觉的两位舅舅那天插好金簪后,刚刚下山,金乔觉正好打南台经过,一眼就发现了那只金光闪闪的金簪,再仔细一看,立刻认出是两位舅舅的金簪,心中大吃一惊,略一思忖之后,马上把金簪轻轻拔起,扒开下面浮土,又取出一枚新罗铜钱放在下面,再把金簪从铜钱孔中插入地下,最后又把浮土重新放回原处。
两位舅舅认为确实是自己把金簪插入金乔觉的铜钱孔里了,只好说话算数,留在九华山,在山脚下住了下来,他们死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在他们原来的住处,修起了一座宫殿,这就是留存至今的"二圣殿。
从此连新罗僧众得知菩萨在九华苦行显异,也络绎相率渡海前来求法。
现入涅槃唐开元二十六年(一说唐贞元十九年)七月二十九日凌晨,释地藏一如既往早于弟子们起床,披上自己编织的麻衣,净手焚香,上早课。诵经礼佛之后,他走出山门,漫步山野,深情地注视着九华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回到寺中,他照例召集众徒,语重气长地开示道:“出家人要度人度己,必须培植慈悲为怀、行善为本的德行,不要依赖施舍来修身,要靠自己的双手养命敬佛,这就是佛主愿心的体现。”说罢,他目光炯炯地巡视着每一位弟子,示意他们散去。自己闭目禅定。安详跏趺,示寂成道,其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嗄,群鸟哀啼,世寿九十九岁。
造立浮图菩萨入寂二十年,仍颜貌如生。“舁动骨节,若撼金锁。”佛门认为这验证了佛经所云:菩萨钩锁,百骸鸣唉“的预言,是释地藏大师成为菩萨的特有征兆。唐至德二年,僧徒在南台建塔供奉。宝塔建成后,常见发光如火,南台由此得名神光岭。降迹新罗
释迦牟尼逝世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于新罗王族,姓金名乔觉,心慈貌恶,秉性聪悟。身高七尺,头顶高耸奇骨,才力过人。
航海入唐他崇佛好道,曾自诲说:“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经义与我心相合。”于是抛弃王族生活,二十四岁削发为僧。为广传佛法,虔诚修行,唐开元年间,他带了一条叫谛听的白犬,渡海入大唐国。
振锡九华地藏菩萨金乔觉振锡观方,辗转至江南池州九子山(九华山),遥观山色,见峰峦叠翠,奇丽多姿,山间苍松、翠竹、岩石、瀑布、田园山庄,都别有情趣,心中大喜。他带着白犬啼听,翻高山,越险岩,走遍了九华山的峰峰岭岭,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修行之所--神光岭。(当时称南台)金乔觉到了神光岭,住在一个山洞里。苦心清修,山中的人们都称他为洞僧。
闵公施地这时,九华山一代的主人,名叫闽让和,为人乐善好施,在九子山中修桥补路,行医送药,斋僧布道。人们都称他为闽公。闽公家中,经常开设斋会,款待四方僧众。常来他家参加斋会的僧人共有九十九位,闽公因所斋僧众不满整百深感遗憾。
这一日,闽公听说山中来了一位被称为洞僧的苦行僧,住在南台的一个山洞里。心中颇为高兴。希望洞僧也来参加斋会,以实现斋僧百人的心愿。
这年农历七月三十日,闽公又邀请山上的僧人斋会,并派儿子亲自去南台拜请洞僧前来参加。
金乔觉想,自己是异乡人,也该向施主讨一块立足之地。於是欣然赴约,来到闽家。闽公见洞僧前来,上前就拜,并提出:“高僧如不嫌弃,日后还请多多光临”的请求。金乔觉称谢毕,说出:“小僧外乡之人,来贵地修行,还望施主慈悲为怀,借小僧一席之地为贫僧作栖息之所”的心愿。
闽公问:“不知高僧相中了何处风水,需要多大道场?”
金乔觉表示:“贫僧但求一袈裟之地足矣!”
闽公说:“这有何难,九子山中九十九峰,山山水水都是老夫的领地,高僧尽可随意选定”。
此时,金乔觉说声:“蒙施主厚赐”。随即脱下身上的袈裟,向空中一展,顿时山风骤起,一袭袈裟,越旋越高,越展越大,最后将九子山大大小小九十九座峰岭一齐罩住。
闽公一见大惊,赶紧匍伏于地,说:“老朽乡野俗人,不知神僧今日驾到,罪过,罪过!老夫愿将这九子山中九十九座山峰,方园百里领地,尽献神僧,以作道场,请神僧笑纳。”
金乔觉连忙伸出双手伏起闽公,连说:“多谢施主,多谢施主。”
后来,闽公受佛家影响越来越深,他先送儿子出家,自己也随后出家,父子俩都拜金地藏为师。从此,闽公父子就和金乔觉一起在九子山中虔诚苦修。终成正果。
山神涌泉释地藏苦修时,常晏坐于东崖。白天他爬上洞顶巨大而岩石上坐禅诵经,饿了,采挖黄精葛根野果填肚,渴了,汲饮山涧水。夜晚,山气虚寒,也紧裹着袈裟不倒单。一次,他刚入定,忽觉寒气溲溲,睁眼看,只见一条枯木般巨毒“五步蛇”。地藏没有惊扰毒蛇,被其蛰咬一口,仍稳然不动。忽有一妇人出现,作礼并奉药说道:“小儿无知,愿出泉以补过。”言毕一泓清泉从石隙中渗出,甘美清凉。从此释地藏就不用喝山涧水。此妇人即为九华山神,所献之泉谓美女泉。
诸葛建寺当地乡老诸葛节一日率群老登高揽胜,风和日丽,山中景致迷人,人迹罕至,飘然如入仙境。却发现一僧人闭目独居石室,用断足鼎煮食白土和少量米粒,大惊,与群老投地号泣:和尚苦行若此,我等供奉不周。遂集资建寺,延请大师安居。 附近乡民,听说这件事,都从四面云集而来,伐木筑石,在诸葛节的带领下,为金地藏在化城谷地新建禅居,名为化城寺。
东僧云集大师从此即在化城寺中开始收徒纳众,进而广施教化,声名远播。不仅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关爱支持,也得到地方官吏和朝廷的褒奖与扶持。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晃就是十年过去了。事情传到新罗,王室一听说金乔觉在大唐开设了那么大一块道场,感到金乔觉的确不同凡响,立即商议请金乔觉回国担任护国大法师,在新罗国内宣讲佛法。并决定派遣金乔觉的两个舅舅也是新罗国内大家一致公认的最聪明、最具有威望的两位大臣前往大唐迎请金乔觉回国。
两位使臣带着国王的御书立即登船起程,临走的时候,金乔觉的妻子还专门赶来为两位舅爷送行,并再三叮咛:无论如何也要把金乔觉劝请回国。
两位使臣驾船出海不久,就碰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雨,惊涛骇浪袭击他们的坐船。船帆被撕成碎片,桅杆也折成了三截,暴风雨持续了三天三夜,两位大臣已是身无长物,又经过了五天五夜的航行,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抵达了大唐。
到了大唐以后,两位大臣饥肠辘辘,身无无分,只得靠乞讨为生,历尽艰难,总算来到九华山下。他们抬头一看:只见整个九华山云雾缭绕,峰峦起伏,就像盛开的白莲花一般。心中赞叹:真是个好地方!再向通往山里的道上一看,整个山道上几乎全是各地来九华进香的香客。有老有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两位大臣,看到此情此景,心中盘算,有这么好的地方,有这么多人来朝拜,他能回去吗?看来我们这次要把他请回去,可不那么容易啊!
于是两位大臣,边走边合计,虽然我们身边带有国王的御书,这里是大唐,不是新罗,金乔觉如不接受御书,我们也不能把他怎么样;虽然我们是他的舅舅,但他已经出家脱俗,各种家规俗礼对他也不能起什么作用了……,两位舅爷心中不停地盘算,越想越感到困难重重,前景莫测,突然他们想起新罗国有个插簪占地为先的习俗。于是他们决定,先不去惊动金乔觉,只是偷偷的把刻有新罗国号的金簪插在金乔觉最初修道的南台之上,然后就悄悄地下山去了。
过了不久,两位大臣又重新回到九华山。他们大摇大摆地来到化城市门前,让门口的小和尚告诉金乔觉,他的两个舅舅前来看他。金乔觉听说是自己的舅舅来了,马上亲自出来把两位舅舅接进寺中。甥舅分别十年,今日重逢,自然是欢喜不尽。两位舅舅便把一路的辛苦一一说给金乔觉听。只是没说插金簪占地的事,金乔觉也把自己这些年的情况对两位舅舅诉说一遍,又顺便问了王室和家中的情况。两位舅舅见时机已到,立即从怀中取出御书,双手捧给金乔觉,然后把王室准备请他回去担任护国大法师的事详细说了一遍。最后还特别提到金乔觉家中的情况:“你的母亲自从你离家出走,常常一个人独自流泪,眼睛都哭瞎了,睡萝中还不时的念叨你的名字,这些年来,还真多亏了你的娘子忙前忙后,精心侍奉,在我们登船出海的那一天,你的娘子特地赶来,为我们送行,让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请你回家一趟,金乔觉接过御书一看,大为感动,又听两位舅舅这么一番述说,心中更是暗自神伤。两位舅舅乘机上前苦劝,希望他回去一趟,还说:就是你不愿留在新罗,回家一趟看看也好。金乔觉默默沉思了一会,终于抬起头来道:阿弥陀佛,虽然家母曾为我操劳大半辈子,娘子也代我辛勤侍奉双亲。但是,我已然出家。出家之人,出家之后就不再过问方外之事了。况且,我现在所从事的一切,也不是为了贪图个人的安乐,而是为了解救普天之下大众的疾苦。我绝不能为了一已之私而有损众生的幸福。再说,宣讲佛法是没有地域界限的,在大唐,在新罗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因此,我只能尽职于我的使命,永远留在九华山的山水之间。永远不再回新罗故国了?
两位舅舅一听,果然不出所料,甥儿真的不打算回去了。两人相互交换一下眼神,又一起谈到:甥儿你真的不愿回国,我们俩完不成王室交给我们的使命,我们也不回去了,不过有件事请甥儿给我们解释一下……;。
金乔觉微微一笑:不知舅父说的是那件事?
两位舅父说:在你来中国之前,我们就买下这片土地,并有金簪插地为证。
金乔觉说:"若果有此事,我立即随舅舅回新罗国,若不如舅父所说,不知舅父可否答应甥儿一项请求?
甥儿请讲当面。
金乔觉说:甥儿想请舅父从今以后就留在此山替我守护山门。不知可否?双方异口同声的说:一言为定。
于是三人一齐朝南台走来,两位舅舅因为前几天才插下金簪,自然是轻车熟路。领着金乔觉直奔插簪之处。远远就看见一只五寸长的金簪还原封不动地插在地上,两位舅舅一见哈哈大笑说:甥儿,我们先来九华山,有金簪插地为证。
只见金乔觉不慌不忙,慢步来到金簪前,先是围着金簪转了一圈,然后笑着对两位舅舅说:请你们近前来看两位舅舅以为又有了变故,连忙上前观看。只见金乔觉慢慢弯下身子,轻轻扒开金簪周围的泥土,然后指着金簪说:舅父,你们看,你俩的金簪正好插在我的铜钱眼里,到底我们谁先来?
两位舅父弯腰一看,可不是么?金簪不偏不斜正好插在一枚铜钱的眼里!再拿起铜钱仔细观看,的的确确是一枚新罗钱币。两人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原来金乔觉的两位舅舅那天插好金簪后,刚刚下山,金乔觉正好打南台经过,一眼就发现了那只金光闪闪的金簪,再仔细一看,立刻认出是两位舅舅的金簪,心中大吃一惊,略一思忖之后,马上把金簪轻轻拔起,扒开下面浮土,又取出一枚新罗铜钱放在下面,再把金簪从铜钱孔中插入地下,最后又把浮土重新放回原处。
两位舅舅认为确实是自己把金簪插入金乔觉的铜钱孔里了,只好说话算数,留在九华山,在山脚下住了下来,他们死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在他们原来的住处,修起了一座宫殿,这就是留存至今的"二圣殿。
从此连新罗僧众得知菩萨在九华苦行显异,也络绎相率渡海前来求法。
现入涅槃唐开元二十六年(一说唐贞元十九年)七月二十九日凌晨,释地藏一如既往早于弟子们起床,披上自己编织的麻衣,净手焚香,上早课。诵经礼佛之后,他走出山门,漫步山野,深情地注视着九华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回到寺中,他照例召集众徒,语重气长地开示道:“出家人要度人度己,必须培植慈悲为怀、行善为本的德行,不要依赖施舍来修身,要靠自己的双手养命敬佛,这就是佛主愿心的体现。”说罢,他目光炯炯地巡视着每一位弟子,示意他们散去。自己闭目禅定。安详跏趺,示寂成道,其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嗄,群鸟哀啼,世寿九十九岁。
造立浮图菩萨入寂二十年,仍颜貌如生。“舁动骨节,若撼金锁。”佛门认为这验证了佛经所云:菩萨钩锁,百骸鸣唉“的预言,是释地藏大师成为菩萨的特有征兆。唐至德二年,僧徒在南台建塔供奉。宝塔建成后,常见发光如火,南台由此得名神光岭。
信士朝山地藏菩萨垂迹九华一千二百多年来,朝山进香者接踵而至,岁无虚日,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信士朝山地藏菩萨垂迹九华一千二百多年来,朝山进香者接踵而至,岁无虚日,香火之盛甲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