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6月4日,时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来到佛山。
此行有两个背景,一是中共广东省委第九次党代会刚刚结束,会议作出了建设经济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二是李长春即将率团出访欧洲,希望了解欧美跨国公司在广东投资合作的情况和水平。
李长春与佛山市领导班子座谈时说:佛山是我省的第三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上有良好的基础,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已基本结束,完全有条件进一步加强资本的整合,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在我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中,佛山要成为一支重要力量,要像1980年代那样在全省起带动作用。省委、省政府对佛山寄予厚望,佛山一定要成为一匹“黑马”。广州、深圳这两年进步很大,GDP在全国城市里面分别排第三、四位,但在他们后面,除了天津外,还有苏州、杭州等一批城市咄咄逼人。我们希望佛山尽快赶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交通网建设,首先要考虑佛山,要加快佛山的发展。总的来说,佛山的基础很好,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加强整合和上水平。
这是李长春在佛山第二次提出整合问题。1997年,他第一次视察佛山时就提出要整合佛山的优势。
而所谓的整合,首先就要向佛山各地之间存在多年的体制壁垒、政策壁垒、管理壁垒、市场壁垒和资源配置壁垒动刀!
佛山市委随后召开常委会议,学习李长春讲话精神。几日后,佛山市委工作会召开,会议认为,必须把思想统一到要成为广东第三大城市,成为建设经济强省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个认识上来。要抓住这个机遇,来一次认识的大提高、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会议提出,要着眼于38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以大手笔、大气魄,抓好大规划、大整合、大建设。
一个月后,顺德市委书记易人:时年58岁的冯润胜不再担任顺德市委书记,专任佛山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广州市黄埔区委书记杨浩明调任佛山市委委员、常委,兼任顺德市委书记。
与此同时,广东主要媒体全线发力,以浓墨重彩、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为佛山造势,而各路学者也纷纷亮相,阐释佛山建设第三大城市的重大意义。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佛山正在逼近一个历史性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