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按古文献记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烧制的“土鼓”,土鼓标志着农耕文化型舞蹈之开端。从《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可知,早在商周时代不仅出现了原始的鼓舞形式,而且鼓与舞相结合的乐
舞形式,已成为鼓舞、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鼓舞情贯古今
鼓的起源——六鼓四金
鼓的起源——原始社会,人们只知敲击石器给舞蹈助兴;进入陶器时代后,人们能用陶土烧制成“土鼓”,并用蒉草制成鼓槌来敲打,如《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草,伊耆氏之乐也。”之后,土鼓、苇笛等乐器和歌舞结合则是古代的“乐”,即歌、舞、乐三者融于一体的乐舞雏型。进入周代,土鼓已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与礼仪,按《周礼》的规定:“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东田钧。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说明在祈求丰年和年终祭蜡中,都用鼓舞取悦神灵。周代是农耕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国家专门建立了管理鼓乐的机构,设置了名为“鼓人”的官职,并制定了一套鼓乐的制度。《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
以和军旅,以正田役”,从此鼓舞更加规范的用于各种祭祀、军事、劳作及其他活动中。由土鼓发展为用陶土或原木制成鼓腔,蒙上兽皮鼓面制成“革鼓”,则是鼓与鼓舞的又一次飞跃,还和当时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与巫术观念有关。人们把天上雷霆的轰鸣、春天气候的温馨、万物生长的动态、音声等,都融会于“鼓”这一实物与概念之中,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所以《易.系辞》有“鼓之以雷霆”之说;《风俗通义》释义:“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说文解字》释意也相同。古文中,郭同廓,有扩张、延伸与成长等意,因此,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发着人们从事辛勤的农事劳动。 神话与传说中也有许多鼓的记述,如《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百里,以威天下。”夔是独脚如龙的怪兽,雷兽即雷神,用这种兽之兽皮、兽骨制成革鼓与鼓槌,其声音和威力自然是无可比拟的。源于人、神、兽三者不分的神话时代关于鼓的传说,在农耕民族心目中加深了鼓的神秘色彩。
六鼓四金——源于《周礼》的“六鼓四金”一词,所表达的虽是三千年前周代的鼓乐形式,但它和今日中国各民族的鼓舞,却有着一定的源流关系。按《周礼》规定:“六鼓”的鼓名与用途是:雷鼓、鼓神祀,灵鼓、鼓社祭,路鼓、鼓鬼飨,fen鼓、鼓军事,gao鼓、鼓役事,晋鼓、鼓金奏。“四金”是:以金绰和鼓,以金锚节鼓,以金饶止鼓,以金铎通鼓。这些古字、古义虽难读、难懂,又属于古代舞蹈史的研究范畴,但可以帮助我们对今日鼓舞源流的探索。如山东“鼓子秧歌”每年开演前要先到土地庙前表演鼓舞以祭社,要沿途撒香包、小米、纸钱。此 风习就有“鼓祭社”“鼓鬼飨”的古俗遗意。 土鼓是鼓的起源,革鼓与鼓舞代表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类型,中国西南出现的铜鼓与铜鼓舞有长江流域楚文化的色彩,用整段树干挖空制成木鼓与木鼓舞是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源于萨满教的抓鼓与抓鼓舞则是草原文化型的鼓与舞的形式。随着国内各民族之间、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交往日益频繁,鼓的造型与制作工艺,鼓舞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现在流传的鼓舞中,鼓的质地有土(陶)、木、铜、铁、竹之分,并因其造型与表演形式之不同又有各种名称。如:木鼓舞(佤族等)、铜鼓舞(壮族等)、铁鼓舞(维吾尔、藏族)、陶质的蜂鼓舞(壮、瑶族)、竹筒舞(哈尼族)、象脚鼓舞(傣族等)、单鼓(汉、满、蒙族)、手鼓舞(维吾尔族)、长鼓舞(瑶族)、猴鼓舞(苗、瑶族)等。
中国各民族中流传的鼓舞,多是唐宋以来盛行一时的舞蹈形式,有些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些在汉族中已经失传。值得注意的是:失传的唐代“杖鼓”在朝鲜族民间仍有单人或集体演奏技艺精湛的“杖鼓舞”俗称长鼓舞的风习。失传的宋代“花腔腰鼓”在壮、瑶、毛南等民族中仍有流传,这种腰鼓鼓腔用陶土烧制,中部细如蜂腰,当地称作“陶鼓”“蜂鼓”。 农业社会初期鼓的数量不多,当社会发展畜牧业兴起,充足的皮革供应使革鼓与鼓舞相应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各种鼓舞,是以鼓为道具或作为主要乐器,在锣、镲、钹等打击乐配合下进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色彩。反映出北方农民的豪迈,江南田园生活的情趣,或尚带有原始文化遗存的古拙民风。若从功能上看,各种鼓舞无非是用于祈年、祭祀、耕作、战争以及悦神娱人活动,正是“六鼓四金”中“以节声 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古风的延伸与发展。鼓舞开农耕舞蹈文化先河,伴随中华民族走过漫长的艰辛之路,不仅保存了古老的乐器、乐舞,还保存着纯朴的民风,如今又激发人们迎接辉
煌的明天。
鼓之舞之
威风锣鼓——太平鼓舞——安塞腰鼓
鼓之舞之——这一词人们早已熟知,源于《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变而通之以尽利”等原句,一般人很少去深入研究它的内涵,《周易》研究家的释意是:“加以变通来得到全部好处,鼓舞他来收到全部神妙的作用。”释意中的“神妙”两字,给人们带来诸多启发。若用“神”字去解释舞蹈的特征:神,是舞者的精神、舞姿动态的神韵,是舞者技艺的出神入化。而民间舞蹈则是舞者生命律动的显现,是一个民族群体跃动的形象,是我们探索鼓舞文化特征的深化。
鼓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分析其艺术形式、风格与地域文化的特色,有以中原地区为代表的北方鼓舞,多是集体表演,风格粗犷,气势恢宏,队形的变化也多,如河南开封“盘鼓”、陕北洛川“蹩鼓”及“兰州太平鼓”等。有长江流域一带的南方鼓舞,小型多样,灵活纤巧,并多演唱一定的情节,如安徽“凤阳花鼓”、江苏无锡“渔篮花鼓”、湖南“地花鼓”等。花鼓舞在北方一些地区也广为流传,但多是重舞不重唱,讲究技艺求精。如山西“晋南花鼓”、陕西“宜川花鼓”。
在鼓的形制上,北方多用大鼓,南方多用小型的花鼓。表演时鼓可持手中、可挎系腰间、或系于胸前,乃至头顶、肩上、腋下、膝前等处,都可以系鼓。 打法上,可一人一鼓,一人多鼓,最多者达十面,并表现各种人物形象。如山西晋南“万荣花鼓”,艺人轻松地敲打身上的十面小鼓,作各种精彩表演。北京“花钹大鼓”由数名儿童持小钹对打起舞,十几名肩挎大鼓的青壮年挥棒击鼓为之伴奏。钹声、鼓声,交织共鸣,相得益彰。河南遂平《大铜器》是十多件大小锣、鼓、铙、镲配合敲打起舞,气势非凡,还能通过抑扬顿挫的乐音和舞者的神情动态表现一定内容。如表演“孙悟空大闹天空”,当击铙挥舞至高潮时,数名持铙者同时将十几面十多斤重的大铙抛向高空,又同时接住,其精湛的技艺,为人们赞叹不已。
威风锣鼓——流传于河南,山西等地。过去多在庙会,祈神、求雨等活动中表演。演奏者在敲击大鼓、锣、钹中倾情舞动,把自己生命的律动和祈求丰收的愿望都融会于表演之中。表演者配合默契,整齐划一,气势磅礴,威风凛凛。强奏时,鼓声震天,钹光闪烁;轻奏时,又如春雨滋润禾苗,给人们带来愉悦与鼓舞,从而增强求得好年景的信念。这该是《易.系辞》“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意境。
关于威风锣鼓的民间传说还渲染着神话色彩,与“尧王禅让给舜,又把娥皇、女英两个女儿嫁给舜”有关。尧的家乡在河南三石村,舜在神山村,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三石村组成威严的仪仗和锣鼓队去神山村迎姑娘回娘家,四月初八又送她回婆家。由于是仪仗锣鼓迎送,威风无比,所以称作“威风锣鼓”。锣鼓的套路有三番,即:“尧王游康衢”“华封三祝”“万民颂尧王”,都是纪念和赞颂尧王的宏恩大德。民间有关尧舜禅让的说法虽无法考证,但却表明了群众对太平盛世、丰衣足食的向往,对关心群众疾苦的清官之期望。“华封三祝”源于尧王传说的吉祥祝词,祝愿尧王“多富(福)、多寿、多男子”。民间吉祥图案中,把佛手、蟠桃、石榴三者象征“华封三祝”。也曾是当地村民寄寓多福、多寿、多子孙的愿望。
太平鼓舞——以“太平鼓”命名的有两种:一种是用扇形带柄的单面鼓,另一种用筒形双面大鼓,两者的鼓型、舞法虽有极大区别,但都是用来寄寓人们对太平盛世、五谷丰登的向往。扇形太平鼓(或称单鼓、羊皮鼓)在全国各地、在汉、满、蒙古等民族中都有流传。清代的北京,盛行打太平鼓。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太平鼓者,系铁圈之上蒙以驴皮,形如团扇,柄下缀以铁环,儿童三五成群,以藤杖击之,鼓声冬冬然,环声睁睁然,上下相应,即所谓迎年之鼓也。”现在,除鼓面多用羊皮或纸蒙制外,与当年所载完全相同,而且人们也把岁末、年初的鼓声看作太平的预兆,将有好年景的象征。 过去,京畿一带进入腊月以后,制鼓的手艺人就沿村串户,上门修鼓、换鼓面,太平鼓的发展有了保障。当时打太平鼓的多是年轻妇女与儿童,表演时边打边舞,间歇时唱民间小调“绳儿歌”,形式自由、活泼。抗日战争爆发后风习渐冷落,1950年代开始复苏,1980年代又兴盛起来。此时,当年的舞蹈能手虽已年近花甲,但打起太平鼓来,其舞姿、动态依然那样地优美、轻快。鼓声唤醒了她们姑娘时的记忆,忘我的表演中又泛出年轻时的光彩,这正是“人体文化”的奥秘。
兰州太平鼓鼓长1米,直径50-100公分,鼓面用耗牛皮蒙制,鼓槌用牛皮筋拧成长鞭状。表演时舞者将大鼓斜挎右肩,鼓身坠至左小腿旁,离地约10公分。鼓上有一小铁环,用左手拇指扣紧,以便舞动时鼓身稳扎。如此庞然大鼓,要达到挥舞自如,不仅靠演员的强壮体力,还要靠全身心地投入和特殊的人舞鼓、鼓带人技艺。该鼓身涂大红漆,绘金狮图案,鼓面绘黑白太极图,以增加鼓的神奇威力,寓以惊天动地、云雷怒吼之意。表演套路中有“鹞子翻身”“乘马扬鞭”“弯弓射雁”等,而且多半是在鼓下落过程中击打,挥鞭一击,舞姿非凡,鼓声如雷,声震一二里外,当数十名鼓手同时击鼓而舞,其音声气势可想而知。表演时还有多面大锣配合,锣鼓声烘托着年节欢快的气氛,增强了人们迎来太平年景的信心。
安塞腰鼓——陕西鼓舞种类繁多、技艺惊人。其中,陕北的腰鼓在1940-50年代期间逐渐扩展直至遍及全国,成为新型的民间舞蹈形式。进入1980年代,陕北的“安塞腰鼓”又轰动全国。如果说“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是金鼓齐鸣、壮阔的阳刚之美的话,那么“安塞腰鼓”则是人鼓合一,冲闯腾越,既显示群体精神,又突出了个性之美。冲闯:是舞者的气势和表演上的不拘一格,它体现在动作的勇猛自如和节奏的快速多变上,同样的踢腿击鼓,可踢得更高,打得更响,冲劲十足,起伏跌宕。腾越:是人们在表演中群体精神的升华。演员常常在高高跃起时,急展双臂,摹地收回击鼓。整个表演像龙腾虎跃,风起雷鸣,振奋人心。它显示出新一代农民摆脱千百年来土地的束缚,反过来要做大地的主人,开发和利用整个黄土高原的气概。这就是民间舞蹈对“鼓之舞之以尽神”中之“神”字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