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用途
CJE-4000微机控制接箍荧光磁粉探伤机,是固定式、交流半自动荧光湿法磁粉探伤设备。它根据磁化原理设计制造而成,符合JB/T8290-1998《磁粉探伤机》标准。适用于机械、汽车、航空、内燃机、铁道等行业对铁磁性材料制成的零件的无损检验。能发现零件内外表面及近表面因铸造、锻压、拉伸、淬火、研磨、疲劳而产生的裂痕以及夹渣等极细微的缺陷(深离零件表面的缺陷不可用此法检查)。
2.原理
该机以小型工业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核心,对系统的机械程序动作,夹紧、线圈进退、喷洒磁悬液、磁化、松夹、转动等动作进行控制,能按规定程序完成除上下料及缺陷观察以外的全部探伤过程,即可自动操作,又可手动单步操作。
该设备对工件的磁化采用复合磁化方式, 即周向磁化和纵向磁化相配合,可一次性检测出磁化范围内工件表面的全方位缺陷。 周向磁化采用通电法,纵向磁化采用磁感应法。周向磁化和纵向磁化均使用 50Hz 工频交流电作为电源,两路电压的相位相差120o。工件在复合磁化时,由失量分析可知,在环形工件的内外表面将形成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椭圆形旋转磁场。只要选择合适的磁化电流强度,就能使其内外表面获得较均匀的磁场分布。
该设备磁化电源的主电路采用可控硅无节调压电路,利用隔离主变压器以低电压大电流方式输出,对工件进行周、纵向交流复合磁化,从而一次性探伤就可检查出环形工件内外表面和近表面因锻压、拉伸、淬火、研磨、疲劳而引起的裂痕及夹渣等细微缺陷。
控制电路采用集成电路技术,利用改变可控硅导通角来调整主电路输出电流的大小,磁化电流连续可调,并具有断电相位控制功能,既可用于连续法探伤,又可用于单方向磁化时的剩磁法探伤。
本机的周向和纵向输出电压低于36V,因此不会对人体构成电的伤害。
3.磁粉探伤基本原理
自然界中磁力线总能保持其连续性。当铁磁性工件放在使其饱和的磁场中时,磁力线便会被引导通过工件。如果磁力线遇到工件材料上的不连续(即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而磁力线为了保持自己的连续性,则必须绕过这些缺陷。
若这些缺陷位于材料的表面或近表面,但由于工件中的磁力线已达到饱和状态,则磁力线就会绕过这些磁导率较低的(磁阻较大)区域而泄漏出工件表面形成“漏磁埸”。这样在缺陷的两侧便会产生磁极,将磁粉(或磁悬液) 喷洒于有缺陷工件表面,则缺陷磁极吸引磁粉,便可形成明显可见的线状或点状堆积。
必须说明,工件经磁化后并不是所有的缺陷都能显示。当缺陷方向平行于磁力线时,磁力线就不能泄漏出工件表面,只有当磁力线与缺陷延展方向互相垂直或成一定夹角时,缺陷才能显示出来。
如缺陷离工件表面较深,磁力线虽然也能形成弯曲,但还不致于暴露在工件表面之外,则不会产生较大的“漏磁埸”,因此此刻的缺陷显示可能较弱或完全不显示。
二、 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1. 磁化电流
1.1周向磁化电流:AC 0-4000A 连续可调
带断电相位控制功能
1.2纵向磁化磁势:AC 0-1800A 连续可调
带断电相位控制功能
2. 磁化方式: 周向磁化 纵向磁化 复合磁化
3.磁化效果: 工件表面用A型15/50试片贴面,显示清晰
4.气源压力: ≥ 0.4 Mpa (气源用户自备)
5.电源: 三相四线 AC 380V±10% 50HZ 最大约150A 6. 暂载率: ≥20%
三.结构形式
该机为机、电分开式结构,主要由磁化电源控制部分、磁化装置、工件输送机构、磁悬液喷洒及回收系统等部分组成。
1. 磁化电源控制柜
磁化电源控制部分,装在床身左侧,有单独一只控制柜,控制面板装在柜门前面,上面安装有空气开关、电源控制器件、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交流磁化控制电路、电流指示系统、可控硅等控制元件。
2. 磁化装置
夹持装置以床身为基础,内部有不锈钢集液槽。下部还装有磁化电流输出周、纵向主变压器、互感器和连接铜排。后侧左下部为气动元件安装板。右侧装有储液箱。
上部装有导轨、电极箱。输送机构装在电极箱之间,其输送以电机带动。固定电极置于床身之上端,以螺栓与集液槽、床身紧固。磁轭线圈分别固定在左右电极箱上。工件夹紧控制是以电极箱上的气缸推动电极轴来实现的。
3. 磁悬液喷洒及回收系统
磁悬液喷洒及回收系统由集液槽、储液箱、抽液泵、搅拌器、输液管和喷液器组成。其中储液箱为独立整体,箱盖上装有抽液泵,进行磁悬液的抽液和搅拌。为了使磁悬液不产生吸附沉淀,储液箱与集液槽均采用非磁性材料不锈钢制成。
四.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本机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来控制整机动作,每个动作顺序及磁化的次数和时间,可根据不同工件的检测工艺要求来编制PLC的工作程序,以便使整个探伤设备达到最大的使用效率和最佳的使用效果。
该机电路原理图见附图。
合上总电源空气开关QF1,打开电源开关S1,交流接触器KM1吸合,整机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亮。QF2 QF3 QF4 QF5为相应的电机过载保护器。
本机主控电路部分的可控硅V1、V2及主变压器T1构成周向磁化主电路。磁化电流的大小由触发电路通过改变V1、V2的导通角来实现。
可控硅V3、V4 及主变压器T3构成纵向磁化主电路。
TA1、A和TA2、KA分别测量和指示周向和纵向磁化电流的大小。
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分别由AP1、AP2产生,RP1,RP2分别为周、纵向电流调节电位器,调节其输出脉冲的移相角。
AP1、AP2的电源由电源变压器T2、T4提供。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可根据用户被检工件的种类及所制定的检测工艺要求,编制不同的操作运行程序,使检测达到最高的检测效率。
该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12点输入端和8点输出端。输出端可直接驱动80VA、电流为2A 以下的电阻性负载。可接受889条指令。编制程序前应熟悉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参数以及编程语言。
编程时将同型号的编程器插入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插座即可进行编程。编程人员应具有较熟练的设备操作技术和程序编制能力,否则容易因编制的程序错误而引起设备损坏。值得注意的是编程人员应了解该设备满负荷磁化时的磁化时间应小于2秒,其间歇时间必须大于磁化时间的5倍,否则设备工作时可能使有关部件因温升过高而损坏。
可控硅触发电路电原理图见附图。
AP1、AP2是可控硅触发电路板,该板上的电路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12V直流电源
2. 脉冲同步电路
3. 移相电路
4. 脉冲形成电路
5. 断电相位控制电路
6. 光电耦合隔离电路
7. 放大驱动电路等组成
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带断电相位控制功能等特点。
五.搬运、开箱和安装前的准备
1.开箱
开箱时应按照装箱单检查设备、附件、备件是否齐全,机器突出部位有无损坏。
2.安装
安装前的准备
本机安装时,将设备平稳放置在混凝土地面上,把电源柜摆放在主机的左侧,并将它们之间的距离调整到适当位置。
安装前应认真擦去裸露金属表面的防锈油,擦净后在外露的无涂层金属表面抹上一层机油。
打开夹持装置门板,检查导线、走线槽和电机有无受潮,接线有无松动、脱落,机内配电板上有无导线脱落,检查各输液管和回液管有无松动、脱落、断裂,如有异常必须及时处理。
打开电源柜门板,检查内部元器件、印制板,接线端子等在运输过程中有无受潮、松动,并检查导线有无脱落,如有应及时排除。
将储液箱里外清洗干净,配置30升磁悬液通过过滤网加入储液箱(亦可从磁化装置上部加入),并定期补加。
将三相电源和气源布置到探伤机摆放位置,并在设备附近应设置合适的电源总开关和气源开关(压缩空气应先作干燥处理后才能送入设备)。
六.设备安装注意事项
本设备应在清洁干燥,无粉尘,无污染,无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放置和使用, 避免阳光直射和剧烈冲击碰撞。
本设备适应环境温度:-10°C~+40°C,相对湿度:≤85%。
并且电源进线截面应 ≥ 12mm2。 启动电源后,首先查看水泵电机上部所标箭头应与转动方向一致,否则调换二相线相序。
使用本设备在安全上必须注意的问题:
1.设备的外壳必须具有良好的接地!!!
2.探伤机在进行磁化操作时会对外辐射较强磁场,对某些不能在强磁场中工作的仪器和设备,必须移开或加强屏蔽。
3.本机采用三相380V交流电供电.
4.电网中不应存在有强烈的中频干扰,以免损坏电器元件,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七.面板及按钮功能
电源“开关”: 为工作电源开关, 右旋为开,左旋为关
“KA”表: 指示周向磁化电流大小
“KA”表: 指示纵向磁化磁势大小(磁轭匝数为10匝)
“周向调节”: 调节周向磁化电流的大小
“纵向调节”: 调节纵向磁势的大小
“周向”通断: 接通时允许周向磁化,断开时不允许周向磁化
“纵向”通断: 接通时允许纵向磁化,断开时不允许纵向磁化
“手动/自动”: “自动”表示自动循环工作,“手动”表示每步
动作可单独操作,
“工作”按钮: 探伤机按钮规定程序进行自动工作。手动时”工作”即是充磁键
“复位”按钮: 也作安全开关用,按动此按钮探伤机立即停
止工作返回初始状态
“穿棒”按钮: 在“手动”状态下按动时,电极轴移动,
穿过工件,
“松棒”按钮: 在“手动”状态下拨动时,电极轴移动,
松开工件
“喷液”按钮: 在“手动”状态下按动时,磁悬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