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元方从义高高亭图轴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元代
【作者】方从义
【规格】该幅 62.1x27.9公分;全幅 56.2公分
【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方从义(活动于公元1338—1378年),江西贵溪人。字无隅,号方壶。元末之际入上清宫为道士,通性命之学,品格高洁。画山水师米芾、高克恭,是元代后期江西龙虎山上清宫的正一教道士。在他早年修道过程,藉名山大的游历来体认造化奥妙,并以其才学在北方结交许多朋友,如蒙古道士张彦辅与色目进士余阙。其作品大都是山水,多为道友而作。
![](http://img.china.alibaba.com/img/ibank/2013/625/961/981169526_1230297985.jpg)
方从义亦以隶书和草书闻名,此幅以隶书题高高亭图四字,笔意纵逸高古,款识则以草书为之。以湿笔点刷山峰、树木,全不见皴痕,白云回绕,更添山势之高耸。以笔墨浓淡制造出山壁、高山的质感与量感,而浓淡的变化,更显水墨淋漓,为醉后之笔而浑然天成
如此幅钩云点苔,随意不羁,风格简逸,而山川精气更在水墨精微中见出,体现元代道士藉山水追求清静自然,心灵解脱之哲学,用笔草草,意境无穷。
方从义善用散笔破点,墨渖淋漓,极为潇洒,风格高古浑朴,了无尘俗之气。另对诗文、古隶及章草皆有很深的造诣。 断崖峭立,林木挺秀,其颠草亭一人独坐,下方道者持杖逶迤而至;背后双峰耸峙山腰间白云缭绕。通幅画山画树,大皆以湿笔点刷,山石及崖壁不见皴痕,勾云亦草草,而山魄树魂,神气皆在精微墨韵中流露出来。其趣致与宋之梁楷、明之徐渭、清之八大山人,属同一脉系。画左上方隶书“高高亭图”,右方章草两行云:“李君子高昔于南谷丈人坐上会之,今不远百里求予图此,已三年矣。醉後纵笔,写之如此。方方壶。”盖酒后挥洒,恣肆淋漓,心有所寄,而能从腕底陶融调匀,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