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问题) | 产生原因 | 处理措施 |
飞边 | 1.模具锁模力不足 2.模具变形 3.物料流动速率过高 4.注塑压力等工艺不当 | 1.提高锁模力 2.修理模具 3.选用流动性较低的料 4.调整注射压力等工艺 |
熔接痕 | 1.注塑工艺设置不当 2.排气不良 3.腔内有异物 4.物料流动性不足 | 1.提高料温、模温,调整注塑速度和压力 2.提高注塑压力,增设或扩张排气通道 3.清理模腔表面 4.选用流动性较高的料 |
成型收缩大或有缩孔凹痕 | 1.注塑量不足,模腔填充不够 2.浇口尺寸太小,无法补料 3.注射压力不足,物料进入量不够 4.料温或模具温度过高 5.模具或制件设计不合理 | 1.增加注塑量 2.加大浇口尺寸 3.提高注射压力及保压压力 4.降低料筒温度及模具温度 5.修改设计 |
表面粗糙浮纤 | 1.模具表面粗糙或结垢 2.原料中有易挥发性物质 3.排气不良 4.模具温度过低 5.注塑工艺设置不当 | 1.提高模具光洁度及清洁表面 2.充分干燥原料 3.增设排气通道 4.提高模具温度 5.调整注射速度、压力和延长保压时间等 |
厚壁制件开裂 | 1.内应力过大 2.模具温度和注塑温度设置不当 3.润滑剂、脱模剂使用不当 4.嵌件位置设置不当或未预热 5.材料选择牌号不对 | 1.调整成型工艺和后处理工艺 2.合理调整模温和注塑温度 3.减少脱模剂用量 4.优化设计并对嵌件预热 5.选择适用于厚壁成型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