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编 |
[出版日期] | 2013-10 |
[出版社] | 红旗出版社 |
[开本] | 16 |
定 价:28.00元
内容简介
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同意印发《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的学习实践,着力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的贯彻落实,我们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部分学者编写了《科学发展观纲要学习读本》。
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精辟阐述和高度评价,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科学发展观纲要学习读本》围绕十八大报告精神,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及精神实质,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及根本方法,体现了十八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新阐述以及新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关系,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书特点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权威辅导读本
权威专家组织编写,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全面系统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指明了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具体方法
目录
前 言 / 1
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1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 3
3.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5
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 7
5.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 8
6.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10
7.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12
8.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胡同志对创立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卓越贡献 / 14
9.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思想理论来源 / 16
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 17
11.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 19
12.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 21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 / 23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 24
15.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 26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 / 28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30
18.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32
19.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必须走共同富裕道路 / 33
2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35
21.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 37
2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 / 38
2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 40
24.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 42
2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44
26.运用“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46
27.必须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47
28.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 49
29.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驾驭市场 经济的能力 / 51
30.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认识世界,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 53
31.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 55
32.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 56
33.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 58
34.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60
35.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 62
36.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 64
37.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66
38.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 67
39.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 69
40.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71
4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 73
42.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 / 75
43.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 77
4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78
45.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发展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 / 80
46.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 82
47.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 84
48.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85
49.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 87
50.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 89
5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91
5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93
5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95
54.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 97
55.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 99
5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101
57.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103
5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105
59.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 107
60.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109
61.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 111
62.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113
63.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115
6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 116建设学习型社会 / 118
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120
66.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 122
6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123
68.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 125
69.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 127
70.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129
71.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 131
72.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 132
7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 134
74.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 / 136
75.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 / 138
76.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方向重点 / 139
77.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 / 141
78.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 143
79.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 145
80.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 147
81.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148
82.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150
83.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152
84.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154
85.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156
86.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 158
87.加强多边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159
88.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多边事务 / 161
89.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 163
90.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 165
91.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 166
92.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168
93.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 170
94.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 172
95.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174
96.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建设廉洁政治 / 175
97.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 177
99.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179
100.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 181
后 记 /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