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产品为最新产品!可自由调节设定切片厚薄!
由专业参茸药材师傅利用多年经验设计,经先进设备精功制造。切片刀采用高级不锈钢(炮弹钢,台湾制刀业经典用材!)及高分子塑料,外型轻巧美观时尚、精致安全,结构合理实用,无需电源合乎现代环保要求。
整机造型典雅高贵,更能体现中医药古色古味、博大精深之文化韵味!
采用力学原理设计,使用时省力方便,安全性高,加工效果稳定,可调节设定切的厚薄,切出成品厚薄均匀有光泽,形态整齐美观。非常适合人参、鹿茸等高档中药材切片用。
圆钢闸刀容易使用,适合任何员工操作,如熟练者效果更佳。由于传统切刀笨重,摆放不便,操作困难又没有安全保护,容易发生危险,本产品绝对是最佳选择。
规格说明:
【最大切片面积】 80mm
【切片厚度】 0.2mm×4mm
【速 度】 手 动
【台板尺寸】 300mm×240mm
【外形尺寸】 360mm×240mm×260mm
【包装箱】 400mm×290mm×140mm
【刀具数量】 圆刀一把
【净 重】 4.7 kg
【毛 重】 5.95kg .
.
.
传统中药铡刀操作方法:
药材能否保证其质量、增强其疗效,这与药工切制关系十分密切。必须掌握“一刀、二药、三手段”这三个基本要领。首先切药刀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技巧就必须要求做到熟能生巧。手工切药刀又称中铡药刀,刀口有两种,一为平面口,一为单楔型口。平面口刀宜切薄片及体质疏松的厚片;单楔型口刀宜切坚实药厚片、薄片及茎类小段。
刀的结构复杂而不合理,由铡刀刀片、刀床(又名刀桥)、刀鼻(又名象鼻或刀脑)、压板、刀案等组成。
1、传统切药要会磨刀。磨刀的功夫最讲究,它是决定饮片的关键所在。磨刀要着力,动作应为前三后四带中间,使刀口贴实磨面,应边磨边检查刀刃锋利程度,磨出青锋口为止,俗称“见青”,达到刀磨锋利、切片整齐、刀口靠紧、不拖“胡须”--拉丝(切不断,藕断丝连)。
2、传统切药要会上刀。刀与刀床应相联,保持“一线口”刀的松与紧,可根据切片的厚薄而调整。切薄片时,刀应与刀床靠紧。切厚片可稍靠松。一般情况下,应配备两把侧刀,切“把子药”或“个子药”,宜用大叶刀(新刀)、单楔型口刀,刀口应磨锋利。切薄片药时,用平面口刀(半旧刀),也须磨锋利。
3、传统切药要会保养刀。在切药过程中,质地坚硬而未润透心的药材,不宜强切,以免刀口崩裂。切制时常以水揩去刀口粘腻物,保持刀口光滑。刀鼻与刀孔结合处,应涂少量的机油,减少摩擦顺坏。药物切完后,将铡刀取下揩净粘腻物及水分,涂上植物油,以油纸包好闲置僻静地方,孩童不易碰到,用时再安装。
.
传统切片实际操作时:
手工切制饮片的技巧即“手段”,是衡量一个药剂人员操作技术水平的指标,我们完全可以从切制饮片的规格质量方面看出手段的高低。"手段"要通过长期的锻炼才能掌握。
首先,切制时思想要集中,心态平稳,坐姿要端正,必须侧身坐,鼻尖对准刀柄,刀柄对准衣扣,保持三点对一线,脚踏紧坐凳,才不至于拉斜刀口切出败片。“药把”整理完备后,左手要握紧铁钳或竹把子夹紧药块,送药过“桥”要均匀,徐徐平推,右手下刀敏捷,紧握刀柄着力适当,将刀一起一落,起落均匀,既不落空又不打顿,两手灵活协调,逐渐加快速度,如此才能得心应手、人刀合一境界,切出所需厚薄一致的合格饮片。在切药之前,应先调整铡刀,测试刀片松紧,如切槟榔、白芍、木通等薄片应放置“靠板”,并用刀的后部,这样才能切片平整不翘;如切全草类段子如麻黄、荆芥、瞿麦等,应用刀的前半部分,并在刀页上扎一块硬纸板,避免药物弹落满地。在切药过程中,应备水刷、油刷各一把,经常保持刀的光洁润滑,转动灵活自如,所切饮片才能达到厚薄均匀,平整合格。
.
使用这款新时代铡刀,
切制饮片变的非常轻松。
1、切药不需要会磨刀。
2、切药不需要会上刀。
3、切药不需要会保养刀。
更不需要达到“人刀合一的境界”,适合任何员工操作。
产品的市场背景分析:
在港澳台、东南亚以及其他华人地区,服用参茸等高档中药补品是传统习俗。所以那里人们的中药补品知识非常丰富,同样他们也对参茸等药材的切制片型、齐整度、美观性等要求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挑剔。而传统的手工切片闸刀由于存在许多弊端,已经逐渐在被淘汰。好的参茸补品价格不菲,即使损失很小,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电动切片机用来切制普通中药材尚可,对于贵重药材来讲就不是很合适了。就目前市场状况来看,昂贵的中药材都还是采用手工切制,就是这个原因。中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对参茸等高档中药补品的需求同样非常旺盛,对其外观及品质要求同样也十分在意,尤其用于馈赠等方面。
针对这种局面,这款新型参茸切片铡刀的问世也是顺应潮流。可以说是弥补了传统铡刀和电动切片机的不足。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整机造型典雅高贵,尤其置于古香古色的饮片房,与药杵相伴,与青瓷为邻,更能体现出中医中药古色古味、博大精深之历史文化韵味!
因此本产品非常适合广大参茸饮片经销商以及传统中医中药名店、大店等客户群体,也适合中医中药科研院校等单位使用。
下面略述几例传统片型规格,仅供参考。
①柳叶片:又名斜片,状似西河柳,是将药物斜切成5 cm长,厚约2~4 mm,如黄芪、甘草、山豆根等;
②瓜子片:又名马蹄片,形似南瓜子而得名,是将根茎类药材稍斜切成略圆约2 cm长的片型,如苏梗、藿香、桂枝等;
③铜钱片:亦名横片或顶头片,将根茎药横切面与切药刀成垂直方向所切出的横片,厚2~4 mm,形似铜钱而得名,如白芍,赤芍、槟榔、 白芷、木通、三棱等;
④蝴蝶片:取块根之类药材,按形状顺切至厚1~2 mm,形似蝴蝶而得名,如川芎、天麻等;
⑤盘香片:取卷筒厚朴或肉桂等,刮去外粗皮,稍闷润,切宽5~10 mm的顶头状,形似盘香而得名;
⑥燕窝片:取天门冬、麦门冬用少量白矾凡水洗净,收其身,逢中顺切2/3深度,去掉木心,将中间向外翻起,晾干即得,因形似燕窝而得名;
⑦鹦哥眼片:枳实、胡黄连横切至厚2~4 mm,因药外圈带灰黑色,中心有金黄色圆圈一道,酷似鹦哥眼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