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指标
1、检测对象: 一般可燃性气体(包括氢气)和液体蒸汽。
2、防爆等级: ExdⅡBT6
3、传感器原理: 接触燃烧
4、检测范围: 0~100%LEL
5、工作方式: 固定安装,自然扩散
6、工作环境温度: 0~40℃
7、工作环境湿度 <93%RH
8、电缆接头细纹 : 不锈钢外壳M20×1.5铸铝外壳M22×1.5
9、传感器寿命: >2年(传感器在正常情况下连续工作)
10、供电电源: DC24v
二、测量原理
当空气体与可燃气体混合并接触检测元件(c)时,受铂丝和化学催
化剂的双重活性作用,加速增强燃烧过程,在球状微孔中产生低温无焰燃烧,从而产生燃烧热,此热量足以使铂丝的电阻急剧升高,使电桥失去平衡,即为输出信号,这就是化学量(空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到电量的转换过程。
+24v
可燃气体 C
GND
mA
三、结构
检测器由传感器、壳体、接线端子、进线部分等组成。
壳体等机械部件是由精密铸造 、精加工而成,以保证检验器的各个防爆接合面的要求,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用户在拆装过程中小心保护隔爆面的初始状态(防止机械碰撞)则本检测器可以是永久性产品。
检测器的接线端子用于检测器与报警器的链接,在检测器的接线端子上标有24v,GND,mA。进线部分由压紧螺母、橡胶密封圈等组成。密封圈的内经是配合外经为11.7毫米的标准尺寸而设计的,电缆穿入后由橡胶密封圈及压紧螺母旋入的压紧起密封防爆作用。
四、安装方式
检测器可以室内安装,也可以室外安装,无论安装于室内或室外,检测器必须安装防雨罩。检测器在室外安装时,可以利用“u”型螺栓,固定在2〃管架上,也可以利用检测器安装板(选购件),直接安装在墙壁或设备上 。
六、电缆连接
在确认检测器电路完好后,打开壳体,露出接线端子板,卸下有喇叭口的压紧螺母,自基体取出橡胶密封圈及二只压紧垫圈,将压紧螺母、一只压紧垫圈、橡胶密封圈、另一只压紧垫圈,依次穿入电缆,留出电缆长度约80毫米,剥去这段电缆的外皮,作好与接线端子相接的准备。在连接时请将电缆芯线的24v,GND,mA作好标记,以保证电缆的另一端与报警器的24v,GND,mA对应相接,将分别固定在相应的端子上后,再将压紧螺母缓慢旋入壳体,注意勿使电缆随着压紧螺母转动。
注:检测器的24v,GND,mA与报警器的24v,GND,mA必须一一对应,否则将会影响检测报警器的正常工作。
五、检测器的防爆性能及注意事项:
1.检测器具有两种防爆等级ExdⅡBT6,用户可根据所测气体及使用场所选择检测器的防爆等级。
2.用户在室内或室外打开壳体操作时,请务必不要划伤隔爆面。
3.只有在更换传感器组件或清洗阻火器外壳的时候,才允许拆下阻火器外壳。
4.对于阻火器组件,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强行拆卸,如果擅自强行拆下阻火器组件的内件,在一般条件下是难以复原的。请务必不要在不符合制造工艺的条件下勉强复原,这样将不符合防爆的要求,阻火器组件只能整个部件更换,需要更换时请与本公司技术服务部取得联系。
5.电缆穿入基座后由橡胶密封圈及压紧螺母旋入的压紧起密封作用,密封圈的内经是配合电缆外径为11.7毫米的标准尺寸设计的,在穿入电缆的过程中,若空隙很小,则需耐心操作,对于外径超过12毫米或小于10毫米的电缆则不宜采用,以保证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能留有空隙。
6.检测器外壳接地。如果用本公司的安装立柱,应将立柱可靠安地。如果用自制立柱,则要解决好接地措施。
六、异常情况的判断及常见故障的处理
1.显示不为零
在检测器周围有可燃气体,此时应将检测器置于无可燃气体的空间中;检测器受高浓度冲击,使检测元件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此时应更换检测元件。
2.显示为零,但通气无反应。
检测器阻火器组件有油类雾滴凝集,此时可由清洗积污解决,清洗过程务必净洁,不能残留溶剂(请勿用汽油、丙酮之类溶剂 ),可用无水酒精浸泡后,再用清水多次刷洗并烘干。
3.检测元器的寿命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本检测器在出厂前,均经满量程输出标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经常性检查。一般3个月检测一次,检查时可向本公司购买40%LEL标准异丁烷气。
校验过程中,如发现指示值过低,且确认不是其它因素影响时,则应考虑检测元件的寿命是否终结,及时予以更新。
检测元件的使用寿命,只要使用得当一般在2年。
本检测器传感器元件的最佳运行条件是在规定的工作电流热状态下工作,如在现场长期停运行时,请用厚的塑料袋并放入吸湿剂紧密抱扎,勿使湿气进入。
避免人为的高浓度可燃气体冲击。例如,用打火机气体、酒精棉花团、汽油液滴等直接靠近检测元件。
检测器所处现场的位置,如果实际情况确实是经常报警,且浓度多数在100%LEL附近或超过此值,则量程检查应缩短为一个月一次甚至更频繁些,如经常在25%LEL及50%LEL报警,则检查可按规定进行。
检测器的安装位置最好不要在经常有直接水洒溅射的场所。
卤素化合物、硅、铅蒸汽、硫、砷、磷化合物等勿进入本检测元件。
九、可燃气体检测器的应用及布点安装位置的选泽
固定安装式检测器一经安装就位,它所处的位置就犹如一个监视岗哨,其所及范围只限于视野所及,对检测器而言则视接受可燃气体的浓度作出反应,所以选定安装场所的问题十分重要。对于要监测一个三维空间且规模较大一点的工业生产装置,往往不是少数几个监测点就能确保效果,因此,对于布点的疏密程度。上下高度以及与可能泄漏点的距离等等都是比较复杂的问有些国家或巨型产业部门已经作为安全法规作出种种可燃气体安全检测的布点原则和设置数量的规定。例如,对凡有可燃气体泄漏可能的生产装置及仓储场题,这既要考虑投资的合理性和可接受程度,更要考虑投资的切实效果,以确保安全生产。目前,所,货轮的船舱等场所,必须配置可燃气体固定全天候监测,否则不准开工运行。
本公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向用户推荐如下应用方面的考虑要点:
1.请首先弄清你所要监测的装置或车间的可能泄漏点。并推算它们的泄漏压力、单位时间的可能泄漏量,泄漏方向等,画出棋格形分布图,并根据推算的严重程度分成A、B、C三种等级。
2.根据所在场所的主导方向、空气可能的环流现象及空气流动的上升趋势,以及车间的空气自然流动的习惯通道等来综合推测当发生大量泄漏时,可燃气体在平面上的自然扩散趋势方向图。
3. 再根据泄漏气体的比重(大于空气或小于空气)并结合空气流动的上升趋势,最后综合成泄漏流的立体流动趋势图。
4.根据你所形成的本监测范围可燃气泄漏的立体流动概念,就可在其流动的下游位置作出初始设点方案。
5.然后研究一下,泄漏点的点泄漏状态可能是微漏还是喷射状的泄漏。
如果是微漏,则设点的位置就要靠近泄漏点一点。如果是喷射状的泄漏,则稍远离一点泄漏点。综合这些状况,拟定出最终设点方案。这样,需要购置的数量和品种即可从考虑的最终棋格图中估算出来。
6.对于一个大中型有可燃气体泄漏的车间,有关规定建议每相距10--20米,设一个检测点。
7.对于无人值班的小型泵房而且不是连续运转的泵房,请注意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可能性。特别北方地区,冬季门窗关闭时,可燃气体泄漏将很快达到爆炸下限浓度。一般在主导风向的下游位置,安装一台检测器。如厂房面积大于200平方米,则宜增加一个检测点。
8.对于有氢气泄漏的场所,如大型发电机组,炼油厂的加氢装置,电化厂的电解车间,盐酸合成炉厂房,存放有氢气钢瓶的仓库,有气相色谱法分析仪的化验室等场所,请将检测器安装在泄漏点的上方平面上。
9.对于气体比重大于空气的诸如烷烃类(甲烷沼气、民用煤气除外)、烷烃类(乙烯除外)、液化石油、汽油煤油等,请将检测器安装在低于泄漏点的下方平面上,并请注意周围环境特点。例如,室内通风不流畅部位,地槽地沟容易积聚可燃气体的地方,现场通往控制室的地下电缆沟,有密封盖板的污水沟槽等,都是经常性的或在生产部正常情况时容易积聚可燃气体的场所,因此对于这些环境是不可忽视的。
10.对于喷漆涂敷作业场所,大型的印刷机附近,以及相关作业场所,都属于开方式可燃气体扩散逸出环境,如果缺乏良好的通风条件,也十分容易
使某个部位的空气中可燃气体的含量接近或达到爆炸下限的浓度值,因此在布点时,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安全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