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毒杀菌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就是作为消毒剂,它对一般细菌、大肠菌等特别有效,其杀菌能力比氯系列消毒剂要强几十倍到数百倍,各种常规消毒剂的杀菌能力次序为O3>CIO:>HOCI>OCI>CI->CI->NHCI>NHCL3。当臭氧浓度为0.01mg/1时,1分钟以下的接触时间即可杀死纯水中大肠杆菌,对于饮用水,最佳的臭氧数量为1-4mg/1,若要是99.9%的细菌等失活则接触时间约为10-12分钟。
2.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臭氧在理论上可以彻底氧化绝大部分有机物,但所消耗的臭氧量很大,据研究,这种O3:TOC在15:1以上[7]。因此,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臭氧低投量法,将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有害物分解为无害物,难降解物质转化为可降解物质,在辅以其它方法,使有机物的去除更为经济和有效。
3. 色、嗅、味的去除 臭氧具有很强的脱色、嗅、味能力,而且可以避免加氯而产生氯酚等异味。目前,常用的去除色、嗅、味工艺是将03与其它技术联用,这样既能提高处理效率又可减少臭氧的用量。据研究,同样去除90%的C13H33O,若将臭氧与紫外光联用,则臭氧浓度只需4mg/1[11]。
4. 铁和锰的去除 由于铁和锰较易去除,空气即可将氧化,故单纯为去除铁、锰而采用臭氧的例子很少,一般只是一种附带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如用臭氧处理地下水,则铁、锰完全氧化时与臭氧的用量出分别为0.48mgO3/mgFe和0.88mgO3/mgMn[1]。
5. 助凝作用 臭氧在低剂量下(0.5-1.5mg/1)可以起到良好的助凝作用,但浓度过高则会使效果弱化。臭氧凝作用的机理可能有:加强了铝与臭氧化的有机物之间的亲和力;对有机物起聚合作用;分解金属一有机物络合;与藻类反应等。 在常规处理中,臭氧对明矾等有助凝剂效果,对于直接过滤法,臭氧化可以提高过滤速度。由于水中总有机碳决定了臭氧的助凝效果,所以用TOC/O3来表示臭氧的投量更合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