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较高的淬透性和好的抗软化能力,所以H13钢在空冷条件下能够淬硬。在6barN2气体真空处理条件下可淬透直径为160mm。
但铬的加入会增加碳化物的不均匀程度,致使钢中会出现亚稳定的共晶碳化物,这种碳化物现在国内一般可用高碳铬轴承钢相关标准予以评定。铬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加材料的热强度,但对韧度不利。北鼎模具钢 钼:钼也是碳化物形成元素和铬一样,可提高钢的高温硬度和淬透性。此外,钼可以阻碍奥氏体晶粒的长大,从而使晶粒得到细化,减小回火脆性。
钒:钒比铬和钼更容易形成碳化物,极少溶入铁的固溶体中。钒的碳化物使钢具有良好的热硬性,并可细化晶粒,提高钢的耐磨性。
硅:硅是对铁素体进行置换固溶强化非常有效的元素,仅次于磷,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钢的韧度和塑性。一般都将硅限制在钢脱氧需要的范围内。如果将Si 作为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其量一般不小于0.4%。硅也为提高回火抗力的有效元素。Si 降低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速度,使回火时析出的碳化物不易聚集,增加回火稳定性。另外,硅易使钢呈现带状组织,使钢的横向性能比纵向性能差,也使钢的脆性转折温度升高。Si 还具有促进钢的脱碳敏感性,但Si有利于高温抗氧化性的提高。
锰: 锰可以改变钢在凝固时所形成的氧化物的性质和形状。同时它与S有较大的亲合力,可以避免在晶界上形成低熔点的硫化物FeS,而以具有一定塑性的MnS 存在,从而消除硫的有害影响,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Mn 具有固溶强化作用,从而提高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强度和硬度,虽然其固溶强化效果不及碳、磷和硅,但其对钢的延展性几乎没有影响。在铁素体-珠光体型钢中Mn是唯一可使屈服强度增加又使冷脆转变温度变化最小的合金元素。
2.1.2 H13 钢的物理性能见表2~表5所示, 其密度为7.8g/cm3看,弹性模量E 为210000MPa。
2.1.3铸造H13 模具钢性能特点 由于铸造模具钢H13是一种多元素复合的中碳合金钢,含较多的合金元素Mo、V、Cr,使液态合金凝固温度下降,造成结晶温度范围增大,铸造性能较差,表2、表3 分别为H13 铸钢的流动性和收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