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现状
标题:农牧业信息管理
关键字:农业信息化,农牧业信息化,SAP,MTC
描述: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推动农牧业信息化管理。
2013年5月,农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意见》提出,当前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市场等多重约束。意见认为,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努力提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效率,是我国农业突破约束、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出路。
近几年,随着农牧企业自身的快速扩张以及其他行业资金的推动,我国迅速涌现出了一批大型甚至特大型农牧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大、起点高、产业链长、具有现代化企业管理特点。毋庸置疑,这类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牧行业的发展,加速了现代化农牧行业的发展进程,对其他企业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面对跨行业、多产业的集团化企业,企业负责人首先面临的就是集团管控问题,即如何保证下属企业有效地贯彻落实好决策者的各种管理理念,以及快速、客观地发现下属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甚至作弊。传统的管理方法认为,流程化、制度化的企业管理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解决之道。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新途径,并在全球各行各业当中掀起了一场管理革命。
通过对四川新希望、江西正邦、广东温氏、四川铁骑力士、南京雨润、河南雏鹰等十多家农牧行业的龙头企业的深入调研,我们发现这类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及问题:
一、纷纷成立信息中心,开始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这类大型农牧企业已纷纷成立了负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信息中心,人数从几人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不等。作为整个集团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职能部门,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网络有关的软硬件建设、企业管理系统的推广、集团子公司有关人员的培训指导等。有的公司还专门成立了针对企业自身业务的信息化研发团队,以满足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比如河南双汇,为了满足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专门成立了双汇软件公司。
二、信息化管理刚刚起步,缺乏统
一、长远规划。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起步于2003年前后,当时,受全球信息化管理迅速普及的影响,我国一批大型农牧企业也纷纷尝试实行信息化管理,大部分企业首先在财务管理领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随后又在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等业务部门实施信息化管理。在不断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产业链也越来越长,最后发现一层层累加起来的企业管理系统出现了很多弊端,比如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问题,数据不能同步问题,软件系统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功能需求等。因此,这类企业开始考虑对集团信息化管理实施统一性、整体性的长远规划。
三、适合农牧企业用的管理系统较少
根据国家版权局的最新消息,2011年,全国申请软件著作权的数量比去年增加了32%,软件登记数量达到10万余件。然而,与农牧企业有关的软件只有几十件,且大部分为饲料配方软件、育种软件、单机版生产管理软件,缺乏适合集团化农牧企业使用的ERP级别的管理软件。目前,国内专注于农牧行业软件开发的公司不足十家,且大多数开发技术滞后,团队力量薄弱,售后实施及服务能力较差,远不能满足集团化农牧企业的需求。
四、复合型人才匮乏,推广实施难度大
尽管一些企业纷纷成立了信息中心,并聘用了部分计算机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来专门负责企业农牧产业的信息化工作,但由于知识面较为单一,IT人才往往很难深入到养猪一线了解生产知识,而畜牧兽医人才的计算机知识又较为匮乏,所以,复合型人才的缺口成为制约农牧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又一瓶颈。另一方面,由于养殖场生产一线人员的整体素质有限,信息化在养殖场的推广应用更是面临较大障碍,所以,信息化在养殖一线的推广难度较大。
五、原始数据的搜集存在问题
在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整个环节当中,原始生产数据的准确收集及录入是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原始数据的准确有效性得到了保障,整个系统的统计分析才会有价值,否则最后呈现在领导层面前的报表等分析性的结果将变得毫无意义。而现在,原始数据的搜集录入面临着猪只耳号容易认错、饲养员记录信息时粗心大意、统计员录入时出错等各种问题,每一个环节出错便会影响整个系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未来3-5年,我国的大型、特大型农牧企业会越来越多,同时,信息化管理也必将得到包括中小规模农牧企业的认可。笔者认为,解决农牧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瓶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府倡导 企业重视
信息化管理能够给大型农牧企业带来诸多价值,尤其是在提高管理效率、加强集团流程化管理管控、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方面,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新的钥匙。然而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必须由政府倡导,部分企业引导才能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应用。我们欣慰的看到,在部分农牧企业开始尝试信息化管理,部分软件企业开始把目标放在农牧企业的同时,我国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农业信息化的推广与应用。近两年,农业部与工信部先后在北京和哈尔滨举办了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和中国畜牧业信息化高层论坛。农业部副部长牛盾表示,信息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要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重点,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推广应用。相信国家有关部门将会出台更多政策,支持农牧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二、软件厂商应与农牧企业联合,打造实用性强,性能稳定的软件产品。
在我国,存在很多这种现象:很多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旦意识到企业对信息化有需求,马上就会找几个软件编程出身的人员去开发。可到最后,发现这样做不仅没把费用降低,而且最后开发出来的产品完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耽误了企业的应用。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企业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使用,而且一个好的管理系统想完全达到性能稳定,至少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开发、完善3-5年的时间。在世界500强企业当中,非软件出身的企业全都是从外部购买适合自己的管理软件,就连微软这个以IT为主营业务的超大企业,其管理系统也是从外部购买。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如果有信息化方面的需求,应该选择专业,稳定,有实力的供应商。SAP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SAP帮助各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实现卓越运营。从企业后台到公司决策层、从工厂仓库到商铺店面、从电脑桌面到移动终端—SAP 助力用户和企业高效协作,获取商业洞见,并从竞争中脱颖而出。SAP的软件和服务能够帮助客户实现盈利性的运营,不断提升应变能力,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全球188个国家的232,000家客户正在从SAP解决方案中获益, 其中包括财富500强80%的企业及85%最有价值的品牌。在中国,我们可以选择SAP的合作伙伴中专注于行业的服务商来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管理需求。
例如全球农牧企业的龙头福喜、嘉吉在中国的分公司就是和SAP联合选择了专注于农牧行业的MTC上海麦汇来为自己做了一套整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方案是 MTC结合在农业方面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为农业种植企业量身定制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方案吸取了SAP四十余年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成功经验,为企业建立起覆盖全球范围的生产管理、成本核算、利润分析、绩效管理、库存管理、质量追溯、业务流程体系及即时的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开启了我国农牧行业信息化管理的新篇章。
三、加强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层面人员的培训
针对人才紧缺的情况,政府应出台一些倾斜性政策,吸纳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农牧行业的信息化当中来,以满足农牧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各农业大学的畜牧兽医专业应增加信息化管理的选修课,培养有兴趣的高层次人才投身这一领域。
如“MTC精英计划”立足于全球农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凝聚并传播专业人士和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旨在帮助在未来期望在农林牧渔行业从事信息化及管理专业的人才提供最佳的就业机会和学习平台。整个培训基于优秀的SAP系统,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员对农业、畜牧业、食品行业的企业管理及经营体系做全面的认识,快速掌握覆盖企业完整运营流程的信息系统配置和提升技能。“MTC精英计划”在未来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型人才,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中坚力量。
四、企业内部规范管理
管理系统对企业而言只是一个管理工具,能否把工具用好关键在于人的执行,要想执行好该系统,就需要一套与软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系统价值的最大化。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奖惩制度以及对人员定期培训等都能对系统的应用起到良好的作用。
五、加快RFID的推广使用
在农牧企业应用管理软件的过程当中,生产环节是最重要、最复杂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环节。通过对已经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养猪企业的调查发现,生产环节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由猪只耳号造成的错误。传统的塑质耳牌号或耳缺容易因人的因素造成统计人员在记录信息时认错,这样就会导致录入信息时出现错误,从而发生连环错误,影响系统的最终分析结果。RFID利用先进的芯片技术,通过扫描读取信息,避免了该错误的发生。现在,RFID在养殖企业的应用还处于探讨阶段,如果能有廉价质优的电子耳标出现,将为农牧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提供重要帮助。
(相关更多信息见MTC官网http://www.mtcsys.com/product/easyfar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