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张氏装裱”在书画界几乎尽人皆知,在字画装裱行业更是人物,因为它彻底解决了传统装裱的工序繁杂、工期长、操作难、占场地大及裱件瓦翘、断裂、发霉、虫蛀等问题,还解决了现代机裱的变形、画面暗淡、不能揭裱等等敝端,它代表了国际上最高水平的书画装裱技艺。1999年由“张氏装裱”装裱的2016米长卷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之后,更得到世界各地华人关注。2000年夏天,有二个日本客商拜见了张永祥老先生,提出用高价买断“张氏装裱”的专利技术,被张永祥夫妇拒绝了。第二年这二个日本客商又来拜见张永祥老先生,提出由日方出资,张永祥技术专利入股的形式在日本生产裱画专用覆背纸, 以达到垄断市场的目, 再一次被张永祥夫妇严辞拒绝。张永祥老先生说“张氏装裱”的根在中国,专利技术永远都留在国内,它和中国水墨丹青一样,离不开中国这块土地。
“张氏装裱”的专利技术到底有什么秘密呢?带着这个疑问, 2013年11月23日本人(安徽当代书画院副秘书长吴级成)与我单位二名从事传统装裱的师傅一行三人来到北京张氏装裱培训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为了获取最真实的资料, 我们并没有说明真实身份及来意。他们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带我们参观了他们装裱的作品。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二名从事传统装裱的老师傅,专心研究起了挂在店门口常年经受风吹日晒的一排立轴,这些立轴不光是“个”挺的直,“脸面”还特别干净、透亮, 墨韵表现超出传统手工浆糊装裱,二名从事传统装裱的老师傅满脸惊叹,连声说今天遇到书画装裱高手了。
参观完成品,我们又参观了他们的培训现场,学员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忙各的。工作人员先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各具特色的装裱机,又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材料和装裱工艺, 发现他们真是从装裱工具、装裱材料直至装裱工艺,从装裱到揭裱,每个大环节小细节都进行了科学的革新。然而最使我感兴趣的是日本客商想出高价购买的他们的专利产品涂胶覆背装裱纸,这种涂胶装裱纸是使裱件“精神抖擞”“脸面光鲜”“持久不褪色,不会霉变”的直接原因。我偷偷将一块涂胶装裱纸藏了起来,找个借口马上离开了张氏装裱培训中心,将涂胶装裱纸委托朋友送到了京华石化研究所进行了检测分析。二天后拿到了测试结果,其中测出粘合胶中含有润色固色的特别原料(商业机密)该物质具有对国画颜料固色增艳的作用,这一“特别原料”(在国外的高端涂料中被广泛的使用)它是颜料色泽稳定剂,在专用的装裱纸上经过加热缓缓融入颜料中, 致使画面颜色历经风吹日晒依然墨韵润洁如初。
这一发现让我揭开了张氏装裱的裱件墨韵比手工浆糊表现更为突出的秘密,
难怪张氏装裱发明人一再宣称其效果比传统装裱墨韵更突出, 质感更艳丽, 能揭裱而且防霉蛀, 寿命长,因为霉菌永远都不会去吃这种“颜料稳定剂”的化工原料,太神奇了!张氏装裱真是太绝了,这项专利的发明使用为当代水墨丹青国画精品提供了最好的传世保护。
经过6天深入细微的考察,2013年10月30日我们一行三人终于道出了此行的真实目的,强烈要求拜见张氏装裱发明人张永祥老先生。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张永祥艺术馆老先生的画室,只见一慈祥老者正在专心致志地画一幅工笔人物画,画面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见我们到来,老先生停下画笔招呼我们坐下喝茶,我们说明了来意:为安徽当代书画院签约的100多名书画家寻找国内最好的装裱技术,经考察并报安徽当代书画院主管部门安徽省文化厅领导同意, 希望将北京张氏装裱专利技术全面引进合肥, 为安徽当地优秀的书画作品提供国内一流水平的字画装裱服务。
张永祥老师听后欣然答应,并给我们讲了研究张氏装裱的艰难历程及张氏装裱的种种特点、绝活。还给我们题词如下
张氏装裱培训现场
这是常年挂在店门口饱经风吹日晒的裱件,依然平挺如初, 墨色润味十足。
张永祥作品:那难忘的岁月,画的是当初他们进行裱画材料研究时的一个住处场景。
在与张永祥李琳茹二位老师接触过程中,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技艺双臻,为人热情朴实的人品。特拟此文, 以便留下温馨回忆, 并祝福张永祥李琳茹二位老师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安徽当代书画院副秘书长
吴级成
2013年11月6日于合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