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硫化钠
中文别名:硫化碱,九水合硫化钠,臭苏打,臭碱

英文别名:Sodium sulfide nonahydrate,Sodium sulfide nonahydrate,Sodium sulfide crystal,sodium sulfuret, Sodium sulfuret
CAS:1313-82-2 [1]
管制信息 硫化钠(*)
本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化学式 Na2S(·9H2O)

硫化钠化学结构图
相对分子质量 (78.04)240.18
PH:12
溶解性:易溶于水、强碱。
性状 浅黄色片状物。有硫化氢气味。有吸湿性。见光和在空气中变成黄到棕黑色,并逐渐产生硫化氢。遇酸甚至碳酸也能分解。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水溶液呈碱性,溶液露置在空气中逐渐成为硫代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相对密度(d164)1.427。 熔点950°C 。易燃。有腐蚀性。
储存 密封阴凉避光保存。炎夏季节应防潮解。
编辑本段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钠 ≥60.0% 7757-83-7

生成硫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① 2Na+S===Na2S
②H2S+2NaOH===Na2S+H2O
编辑本段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在胃肠道中能分解出硫化氢,口服后能引起硫化氢中毒。对皮肤和眼睛有腐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危险特性:结晶硫化钠为

强碱性腐蚀品。无水硫化钠为自燃物品。结晶硫化钠与酸类发生反应,散发出有毒和易燃的硫化氢气体。对大多数金属有轻微腐蚀性。燃烧时释放出二氧化硫气体,硫化钠粉末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硫化碱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强碱性,与皮肤和黏膜接触时有极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九水硫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产生硫化氢,接触酸类会剧烈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硫化氢气体,吸入会严重中毒。消防方法:用水灭火。急 救:眼睛受刺激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诊治;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误服时立即漱口,就医诊治。 检验项目GB/T10500-2000I类一等品标准值实测值 硫化钠(Na2S)含量%≥60.060.32亚硫酸钠(Na2SO3)%≤1.08硫代硫酸钠(Na2S2O3)%≤0.86 铁(Fe)含量%≤0.120.10碳酸钠(Na2CO3)%≤5.02.45水不溶物含量%≤0.400.30
编辑本段急救措施 皮肤接

硫化钠
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编辑本段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水物为自燃物品,其粉尘易在空气中自燃。遇酸分解 放出剧毒的易燃气体。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水溶液有腐蚀性和强烈的刺激性。100℃ 时开始蒸发,蒸气可侵蚀玻璃。
有害燃烧产物:硫化氢、二氧化硫。

较纯的硫化钠
灭火方法: 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
编辑本段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编辑本段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编辑本段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0.2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